- +1
中科院揭示HIV-1攜帶衣殼的病毒核心進入細胞核機制
經典理論認為,HIV進入細胞后,在細胞質發生反轉錄和脫殼,釋放的基因組通過核孔入核,再發生染色體整合。然而,近年研究發現細胞核中也存在病毒衣殼,且發揮整合位點選擇、免疫逃逸等功能。最新的報道證明,病毒在染色體整合位點附近完成脫殼。由于攜帶衣殼的病毒核心尺寸遠比細胞核孔大,其穿越核膜的方式成為質疑要點。
今日,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張先恩研究團隊最新研究進展“HIV-1 viral cores enter the nucleus collectively through the nuclear endocytosis-like pathway”。該研究對病毒和細胞的多種組分進行差異性復合熒光標記,以便動態示蹤觀察病毒-細胞相互作用。觀察發現,病毒粒子在進入細胞后沿微管運動并逐漸在核膜外側微管組織中心(MTOC)附近聚集,導致鄰近核膜發生凹陷;病毒粒子趁勢進入凹陷區域;在ESCRT-III系統參與下,變形核膜開始被修復,凹陷邊緣兩端生成的新核膜向中間延伸形成核膜囊泡結構并將病毒粒子包裹;繼而,囊泡內側膜破裂,釋放病毒粒子入核。這種入核過程類似于細胞內吞,故稱為似核內吞途徑(nuclear endocytosis-like pathway)。這一發現,揭示了HIV-1攜帶衣殼的病毒核心進入細胞核的機制。說明HIV-1在細胞中的有多種命運,是對HIV-1細胞感染的經典知識的一種補充。相關的分子機制和病毒生物學意義有待進一步闡明。

動態追蹤病毒顆粒在MTOC附近的聚集行為和由細胞質到細胞核的轉運過程。細胞核DNA(藍色),微管(綠色),MTOC標志蛋白γ-tubulin(綠松石),病毒Vpr蛋白(紅色)。標尺:10 mm。

該文第一作者李俠是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聯合培養的博士,周宜開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和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參與研究。該研究受到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XDB29050100)資助。
(原題為《張先恩團隊發現HIV-1可借助核內吞方式進入細胞核》)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