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林中路|機構改革后,森林消防要更專業,并能應對多災種救援
時下中國許多地區仍處于防火期當中。與新冠疫情相似,森林火災也是全球性的挑戰。
2019年春天起,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就中國森林火災的防治工作,在多地進行探訪,形成“林中路”系列。
2019年7月,廣東省林科院森林防火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王振師,對澎湃新聞分享了該省森林消防的經驗,以及自身的工作心得。

2017年5月,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代家壩鎮的鄉間野樹。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周平浪 圖
澎湃新聞:近年森林防火形勢怎么樣?
王振師:森林防火形勢很嚴峻。
首先是氣候變化。以廣州市為例,一般來說,廣州市年降水量在1800至2000㎜,2019年上半年下了1600mm,還有八九月份的臺風大降雨,整年的雨量幾乎都下完了。這意味著,秋冬春連旱現象將出現。長時間的干旱和高溫,成為森林火災多發、高發的有利條件。
第二是可燃物。廣東省近些年來沒發生大的火災,都是小火就被打滅。表面上,廣東的山地環境、林地環境,似乎發生不了大的森林火災。其實不然,長期的封山育林,使林地的可燃物每年都在積累。如果出現干旱、大風天氣,發生森林大火的可能性很大。我們也時常擔心這個問題。
第三是部門職能變化。機構改革以后,林業對林火預防有職責,但有的地方沒機構沒編制沒人員,也沒有行使指揮的權力,預防能力削弱、撲打早期小火能力減弱;
另外,原來建立的專業森林消防隊伍,很多都是在充當專業隊員的同時,還要做護林員的工作,身兼兩職。如今,專業隊被劃到應急,護林工作被削弱。還有,森林火災的撲火指揮,一定要由熟悉山地林地環境、熟悉林火特點的人來指揮,才能安全、有效。
澎湃新聞:您在工作中,有哪些經驗和體會?
王振師: 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項非常艱苦、復雜的工作,需要在政府的統一領導、多部門協調配合下來完成。
第一是我們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工作,分別出臺了《廣東森林防火條例》 、《廣東省森林防火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 。省森林防火指揮部也出臺了《廣東省專業森林消防隊伍建設管理規定》 、《廣東省森林消防隊伍裝備和物資儲備規范》等有關森林防火工作的責任要求和實施辦法,指導全省有序、有力、有效開展林火撲救工作。
第二是強化護林隊伍工作責任。按每5000畝林地一名護林員的要求落實護林責任。加強了專業森林消防隊伍建設,建立了105支專業森林消防隊伍,提升了廣東護林防火的能力。
第三是建立了航空護林站,提高了航空護林水平,提升了森林火災撲救能力。
第四是成立了廣東森林防火研究中心,為廣東省森林防滅火工作提供科技支撐。
干了這么多年的森林火災相關研究和具體工作,我認為,森林火災必須靠專業森林消防隊伍來撲打。專業隊伍能熟練使用撲火機具,能合理使用滅火技術,安全、有效開展滅火戰斗,所以,只要指揮部把撲火的任務交給專業隊伍,他們就會想方設法來把火打滅。

2017年5月,云南大理一間旅社的庭院景觀。
澎湃新聞:廣東專業森林消防隊伍有哪些特點?
王振師:目前,廣東省建立了105支專業的森林消防隊伍,包括以水滅火隊伍和風力滅火隊伍。
珠三角的廣州、深圳、江門、珠海、佛山等地區交通比較方便、天然水源條件較好,有利于建設以水滅火為主的隊伍,所以在裝備配置上以消防水車、高壓消防泵為主要方向。
而粵西北山區,由于交通不便,森林消防隊伍以風力滅火為主,像清遠、肇慶、河源、梅州、韶關等地區,主要采用風力滅火。風力滅火隊伍除了直接撲打低火線外,還要求熟練掌握以火攻火戰術。
澎湃新聞:森林防滅火研究,如何支撐實踐?
王振師:安全有效控制和撲救森林火災,是世界各國都面對的難題。
我們對森林防火的研究主要有災前的預防預測、災中撲火方案建議、災后調查評估等工作。例如,預防預測方面,我們開展可燃物調查,某個年份里有多少可燃物,發生火災會怎么樣,什么情況下可能會發生火災。我們通過可見光煙感技術、紅外光熱感技術的研究,提早發現熱點煙點,及時報告火情情況,有利于對森林火災的早發現、早處置。利用無人機技術、激光雷達技術對地表進行可燃物掃描測量,計算出可燃物載量,分析可燃物燒出來的火會是什么樣的。根據這些信息,在撲火救災中指導撲火力量布署。在災后評估方面應用小型無人機進行多光譜航拍,通過圖片與植被的分析,提供火災評估報告,指導災情調查和災后重建。
同時,我們也對撲火裝備和撲火戰術開展研究,集成了柱塞泵中、小口徑高揚程、遠距離輸水系統,實現單泵有效輸水揚程300米以上,輸水距離3000到4000米的目標;研究總結了風力滅火小組5-6人的作戰小組,即1人持砍刀開路、2-3人拿臺風機滅火、1-2人清理,與輔助的風力滅火小組為最佳撲火組合,在指導隊伍建設和撲火戰法應用中有很好的效果。
森林消防這個行業,實踐性要求非常強,單純理論還支撐不了現實工作。發生較大的森林火災,我們研究中心的人員都要到火場去,參與組織指揮工作,還要去調查、去研究、去總結,編寫火災調查報告和案例分析,促進森林火災的撲救水平提升。我們到火場,需要了解山地環境;林地環境,樹是什么年份的,有哪些樹種;可燃物有哪些種類,可燃物不同,燃燒的火也不同。因為,火的強度和蔓延速度在這個地方是這樣的,到另一個地方又完全變了。指揮員也好,隊員也好,必須在火場上鍛煉,必須有撲火的經驗。
2017年5月,黃河北干流河段,老牛灣景區。
澎湃新聞:森林消防指揮員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品質?
王振師:撲救森林火災是一項危險且復雜的工作,必須進行精心的組織與指揮。
這就要求火線指揮員具備比較強的綜合能力。一要熟知撲火知識;二要能夠迅速掌握火情情況,預測火情的變化;三要能夠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四要能夠把自己的撲火方案通過所帶的撲火隊員得到貫徹實現;五要沉著、果斷,遇事不慌,始終把握和指揮好自己的隊伍;六要注意撲火隊伍的勞逸結合、保持撲火隊員旺盛的斗志。
火場越大,火場條件越難苦,火線指揮員的作用就越重要。合格的火線撲火指揮員,在思想上,對撲救森林火災這項艱苦的事業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在業務上,必須有一定的文化,懂得撲救森林火災的相關知識;在技術上,不但要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要經過一定訓練,具備多方面能力;在身體上,要有健康的體魄,能適應撲救森林火災的需要。總之,合格的火線指揮員的條件是:有健康的體魄,能吃苦耐勞;有撲火知識,能帶好隊伍;有指揮才能,能克火制勝;有撲火經驗,能安全撲火。
澎湃新聞:機構改革后,森林消防隊員能力是不是還要大大提高?
王振師:森林消防隊伍原來的工作以森林防火為主,機構改革之后,現在隊伍職能增加了,森林消防隊員的工作能力也要提升,逐步向一專多能方向轉變,不僅要做好森林防滅火工作,還要做好多災種的救援工作。因此,專業森林消防隊員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才能適應新時代應急救援工作的要求。
我們省專業森林消防隊伍已開展了這方面的工作。比如,深圳在臺風災害后,出現大量樹木倒伏,深圳市森林消防隊伍承擔了清理倒木、打通交通要道的工作。出色完成了任務,受到市民好評。河源市和平縣森林消防隊伍在洪澇災害期間,參與了城鎮救援和災后道路的清理工作,這都是森林消防隊伍向多災種救援方向轉變的好例子。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