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Nature:重癥新冠肺炎患者體內出現不明原因血塊
原創 iBioWorld BioWorld

紫色的皮疹、腫脹的腿、堵塞的血管和突然死亡,這是重癥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常見的并發癥,而患者體內異常凝血生成的大大小小的血塊就是這些并發癥背后的元兇!任何患有嚴重疾病的人都有發生血栓的風險,但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似乎更為容易。
來自荷蘭和法國的研究表明,20%到30%的重癥新冠肺炎患者體內出現血塊。目前,科學家們已經提出一些合理的假設來解釋這一現象的發生,然而,隨著死亡人數的劇增,研究人員不得不競相測試凝血抑制藥物。
近日,Nature News刊發了一篇題為:Coronavirus blood-clot mystery intensifies 的文章,對重癥新冠患者出現的異常凝血現象及其針對性治療方法進行報道。

血凝塊是由細胞和蛋白質組成的膠狀團塊,同時也是人體止血的機制。一些研究發現凝血已經成為重癥新冠患者的一個關鍵特征,但令人困惑的是——新冠病毒是如何影響機體進而產生異常凝血的?
血液稀釋劑不能完全防止新冠患者的凝血,許多感染了SARS-CoV-2的年輕人死于大腦血管堵塞引起的中風。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許多住院新冠肺炎患者體內的一種蛋白片段——D-dimer的水平大幅度升高,在正常情況下,這種蛋白質片段是在血栓溶解時產生的。因此,高水平的D-dimer似乎成為預測住院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的一個強有力的預測因子。
更令人驚訝的是,研究人員還在毛細血管中觀察到了微型血塊:紐約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的血液學家Jeffrey Laurence及其同事檢查了3個新冠肺炎感染者的肺和皮膚樣本,發現毛細血管被血塊堵塞。同時,其他的研究小組也有類似的發現。
這是一個非常新的研究發現,這可能有助于解釋為什么有些人的血氧指數非常低,以及為什么機械通氣往往沒有幫助,這同樣是一種‘雙重打擊’,不僅僅痰液等阻塞了呼吸道和肺泡,微型血塊也限制了含氧血液的流動。
病毒的影響
直到目前,新冠肺炎患者為什么會發生凝血仍然是個謎。一種可能性是SARS-CoV-2直接攻擊血管內皮細胞——血管內皮細胞也表達ACE2受體。之前,多項研究也表明血管內皮細胞是可以被感染。
渥太華大學心臟研究所的Peter Liu表示:“對于健康人來說,血管是一條非常光滑的管道,因此能有效阻止血塊的形成。但是病毒感染會破壞這些細胞,促使它們大量產生蛋白質,從而觸發凝血這一過程。”
除此之外,病毒對免疫系統的影響也會影響凝血。在一些患者身上,病毒感染會促使免疫細胞釋放大量細胞因子,從而加劇炎癥,而炎癥與凝血的各種途徑密切相關。病毒感染還會激活補體系統,這也是一種引發凝血的防御機制。
哥倫比亞大學血液學研究項目主任Agnes Lee談到:“補體、炎癥和凝血,所有這些系統都是相互關聯的,而在一些新冠肺炎患者體內,這些系統都處于過度激活狀態。”
競相采用新療法
研究人員在研究新冠肺炎患者異常凝血的具體機制的同時,他們也在加緊試驗旨在預防和消除凝血的新療法。血液稀釋藥物是重癥監護病房患者的標準治療藥物,新冠肺炎患者也不例外,然而,其劑量一直是一個值得爭議的問題。
對此,紐約市西奈山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報告稱:接受了血液稀釋劑治療的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死亡率低于未接受治療的患者。但研究小組不能排除造成這種結果的其他可能性解釋,而且大劑量服用這些藥物也存在風險。
美國、加拿大和瑞士等國家的研究人員正在開展一項臨床試驗,對重癥新冠肺炎患者使用的標準血液稀釋劑和更高劑量的血液稀釋劑進行比較。同時,美國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的科學家也開始組織一項臨床試驗,以評估一種更有效的凝血藥物——組織纖溶酶原激活劑(tPA)的治療效果。這種藥物藥效更強,但比血液稀釋劑更容易引起嚴重出血。
科學家們希望這些臨床試驗可以提供必要的數據,從而幫助醫生做出艱難的治療決定。對此,Agnes Lee較為擔憂地表示:“人們正在改變他們的治療方法,以應對當前的情況,但我們必須記住,最重要的是首先不要對患者有傷害。”
原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1403-8
原標題:《Nature | 重癥新冠患者體內出現不明原因血塊,針對性研究和治療刻不容緩》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