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穆夏在世博會上一戰成名,原來是因為她
原創 小鹿 LicorneUnique
在上世紀初的巴黎,一場跨世紀的世博會讓新藝術大師穆夏在國際舞臺“一戰成名”,一時風頭無兩。

世博會亦成就了一段大師間的佳話:彼時巴黎最為著名的珠寶設計師——喬治斯·弗凱,邀請穆夏為自己的珠寶店做室內設計。

兩人甚至合作打造珠寶,天馬行空的兩位藝術家強強聯手,比起今天的大牌“聯名款”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然而,讓弗凱對穆夏刮目相看,并主動提出合作的理由,是她和她代表的一切。
▼

時間要回到1897年,也就是巴黎世博會舉辦的三年前。那一年的穆夏,靠著這幅裝飾海報《黃道十二宮》驚艷人心。這幅作品讓全巴黎看到了穆夏驚為天人的才華,也讓穆夏被稱為藝術性與商業性兼具的天才畫家。

然而當中最能代表穆夏的靈感元素,便是充滿異域風情的拜占庭藝術色彩。拜占庭帝國也稱東羅馬帝國,對于穆夏來說,拜占庭文明是故鄉斯拉夫文明的精神之源。不僅僅是《黃道十二宮》,穆夏的所有創作無不向拜占庭藝術致敬,這無疑成為了他的個人特色。

新藝術巨匠的精髓
穆夏集結百家之長,復雜神秘的符號、汲取了日本浮世繪精髓的美人繪、強烈對稱的布局、大自然的元素……融匯成了獨屬于穆夏的繪畫風格。

穆夏的版畫中,美人們總是身著華麗裙裝,佩戴的珠寶配飾極具異域風情。頭像背后的圓框繪以細膩繁復的紋飾,或為馬賽克,或為花卉裝飾。

穆夏十分喜愛描繪女子的側面肖像,這種描繪方式能夠完美勾勒出人物的五官輪廓,令人聯想起古羅馬時期銀幣上的帝王肖像,神秘端莊,卻威嚴依然。


同樣是1897年,穆夏創作了最具個人色彩的版畫《拜占庭頭像》。鑲嵌著寶石的黃金頭飾、神秘莊嚴的平面側身像、華麗復雜的幾何與植物紋樣……整件作品充滿了拜占庭式的異域元素。

《拜占庭》集結了穆夏的藝術精髓,可見他對不同復雜元素的完美把控與掌握,也正是如此,珠寶大師喬治斯·弗凱最終決定與穆夏合作,不僅是珠寶作品、室內設計,還共同打造巴黎世博會的項目,成為了新藝術時期的世界級巨匠。

1897年新藝術大師穆夏簽名創作
原版版畫《金發拜占庭女神》

古雅柔光,驚艷世人
見證著大師的巔峰杰作
穆夏原版版畫珍藏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洽購
《拜占庭女神》在19世紀末一面世便受到熱烈追捧,人們熱烈地渴求收藏穆夏的這件作品,如今的穆夏信托基金會中也有收藏1897年出品的拜占庭女神。這件作品將穆夏對拜占庭文化與對故國藝術的眷戀悠悠呈現,高貴而又神秘。






原標題:《穆夏在世博會上一戰成名,原來是因為她》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