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周裕鍇:研究的本質是什么?

2020-05-09 16: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闡釋學是有關理解和解釋的學問,這是西方對闡釋學的定義。理解就是understanding,解釋就是interpretation。

其實在中國和西方都有源遠流長的文本解釋的傳統(tǒng)。曾經(jīng)在上海復旦大學舉辦的中國古今文學國際學術會議上,有位中國學者寫的是中國闡釋學方面的文章,一位名叫白馬的德國漢學家就說,闡釋學是他們德國的傳統(tǒng),中國人怎么能夠研究闡釋學。另外有一位美國的華裔漢學家反駁他說:“闡釋學雖然是發(fā)源于德國,但是理解和解釋的學問是所有國家和民族都可以用的。”就是說這門學問不能夠被德國所壟斷。

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人類學術的發(fā)展就是一個不斷地對經(jīng)典文本理解和解釋的過程,也就是闡釋的過程。比如說西方的闡釋學是源于對《圣經(jīng)》的解釋,中國的闡釋學最經(jīng)典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對經(jīng)學的解釋,現(xiàn)代也有學者研究經(jīng)學闡釋學。除了經(jīng)學以外,中國還有大量的有關文學文本的理解和解釋,所以我們也可以把它稱為文學闡釋學。西方的《圣經(jīng)》闡釋就不用說了,它是一種正宗的闡釋學的傳統(tǒng),但是其他的文化現(xiàn)象,比如說歐洲14世紀開始的文藝復興,我們也可以把它看作對古希臘傳統(tǒng)的一種全新的詮釋。

在中國其實也是這樣。從傳統(tǒng)學術來看,儒家經(jīng)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的考據(jù)學,都與文本的闡釋密切相關。也是各個時代,不同的學者對經(jīng)典進行重新闡釋,開創(chuàng)了自己一代新的學問。

比如以經(jīng)學闡釋學來說,在漢代就有今文經(jīng)學和古文經(jīng)學這樣兩個不同的解釋傳統(tǒng),到了后來魏晉時期對經(jīng)學的解釋又有新的發(fā)展,變成了玄學的一種解釋。魏晉玄學大多還是講解儒家經(jīng)典《論語》《周易》等,用玄學觀點重新解釋儒家經(jīng)典。當然唐代的經(jīng)學解釋主要繼承了漢代。不過到了宋代,學者們就對漢唐的經(jīng)學產(chǎn)生了全面的質疑,這種全面的質疑從北宋歐陽修等人開始,一直到南宋的朱熹講《詩經(jīng)》都有很多新的發(fā)現(xiàn)、發(fā)明,也就是說宋代的經(jīng)學傳統(tǒng)又是一種對經(jīng)典文本的重新解釋、重新認識的過程。

歐陽修《詩本義》對“毛傳”、“鄭箋”提出懷疑,提出回到“本義”。《周易》在宋代有好幾家著名的“傳”。宋人對《詩經(jīng)》翻案最多,南宋王質《詩總聞》、朱熹《詩集傳》,對毛詩序進行質疑,從義理方面推斷其是否符合人情常理。歐陽修《詩本義》核心是“人情”,即合不合理,是否符合常理。

南宋朱熹更注重義理。朱熹用“四書”取代“五經(jīng)”,因為“四書”是儒家最經(jīng)典的讀物。儒家的“四書”可能是仿照佛教“四書”,在之前儒家沒有“四書”的說法。佛教“四書”《金剛經(jīng)》《圓覺經(jīng)》《維摩經(jīng)》《楞嚴經(jīng)》都易于閱讀,是宋代士大夫最愛閱讀的四部佛經(jīng)。佛家這幾部書就是對“心性”的解答,受到士大夫的歡迎。朱熹為了響應佛家“四書”的挑戰(zhàn),找出儒家《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部蘊含心性討論的書,編為儒家“四書”。佛教“四書”的說法見于北宋徽宗時期郭印《云溪集》,儒家“四書”的編者朱熹生活在南宋孝宗時代,比前者晚了幾十年。清代的乾嘉學派繼承了漢代的古文經(jīng)學的傳統(tǒng),但是同時也有與乾嘉學派對立的學派,就是宋學學派。宋學學派繼承了宋代經(jīng)學研究的傳統(tǒng)。因此在中國來說,學術的發(fā)展,都是對儒家經(jīng)典文本的重新的、不斷的解釋,形成了各個時代的學術風格和新的思想

隋唐佛學也是如此。漢譯佛經(jīng)最早的解釋方法“格義”,把佛教文化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進行比對,有點像比較文學的中國學派,比如把佛教的“空”和老子的“無”進行格義。隋唐對佛經(jīng)進行解釋,形成不同的佛教宗派,比如天臺宗主要對《妙法蓮華經(jīng)》(簡稱《法華經(jīng)》)進行解讀,建構了自己的佛學體系。華嚴宗對《華嚴經(jīng)》進行解釋。玄奘的法相宗,編譯《成唯識論》。玄奘翻譯更注重文義的可靠性,翻譯得最好,但是閱讀的人比較少,太學者化。

我們要講的是文學闡釋。在中國古代,有各種各樣的詩文選本、評點本,有各種各樣的詩話,有各種各樣的筆記,對中國文學有很多精彩的解釋。我們這門課就是希望大家從現(xiàn)代學術的立場,用現(xiàn)代學術的眼光去重新觀照中國古典文學,重新觀照中國古代的文學闡釋傳統(tǒng)

在中國,經(jīng)學、玄學、佛學、理學、考據(jù)學等無一不與文本闡釋密切相關。可以說各個時代各種學術思潮就是在對經(jīng)典的不同闡釋中誕生。當今我們寫論文、從事學術研究其實也就是對我們課題所涉及的古典文本進行理解和解釋的過程。因此了解一些古今中外的闡釋學理論對于我們如何選擇一種學術的方法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具有很大的啟示意義。這不僅對于古代文學專業(yè),而且對于現(xiàn)代文學、外國文學、文藝學、漢語史、文獻學等專業(yè)的同學都會有所助益。就我個人的治學經(jīng)驗來說,我把它總結為五個字:研究即闡釋。當然我們不要說建立什么學派,但是我自己的一種學術風格就是對文本進行細讀,提出自己的一些新的見解。

 

周裕鍇 著
定價:86 元
ISBN:978-7-309-14501-4
2020年1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汇区| 喀喇| 鄱阳县| 收藏| 五常市| 遵义市| 鹤庆县| 普宁市| 靖宇县| 汾西县| 新昌县| 红河县| 元谋县| 普陀区| 巴中市| 峡江县| 左权县| 云林县| 无极县| 定陶县| 沭阳县| 双辽市| 汝阳县| 河间市| 阿拉善左旗| 鲁甸县| 广西| 武夷山市| 永年县| 祥云县| 黄石市| 新宾| 墨玉县| 三门峡市| 汾西县| 竹北市| 乌鲁木齐市| 黄浦区| 广昌县| 蓬安县| 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