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險企變奏曲|李光榮低調卸任華安財險董事長,海航系上位?
“理財險教父”李光榮已低調卸任華安財險董事長一職。
5月8日,澎湃新聞注意到,華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官網披露的董事及監事簡歷顯示,李光榮現任華安財險副董事長、執行董事、董事會提名薪酬委員會委員、董事會戰略和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
有接近華安財險的人士向澎湃新聞表示,目前是由徐軍代行董事長職務。44歲的徐軍現任華安財險副董事長兼副總裁,分管財產險和人身險工作。
在加入華安財險前,徐軍曾在海航集團先后擔任人事部經理助理、出國事務管理辦公室經理、辦公室主任助理、辦公室副主任兼董事局秘書助理、國際事務發展部副總經理、國際投資管理部常務副總經理職務。
其實,李光榮卸任華安財險董事長已有一段時間。就時間線來看,在華安財險2019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董監高基本情況中,李光榮仍為華安財險董事長。在當年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李光榮的職務已變為執行董事,隨之在2019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李光榮的職務又變成了副董事長、執行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海航集團近期頻繁嘗試“上位”華安財險,而目前代行華安財險董事長職務的又是“海航系”的徐軍,不禁讓人有所猜想。在華安財險的管理層中,童清擔任總裁一職已有10年,其目前全面主持公司日常經營管理工作,主管行政管理、人力資源、資產管理中心和北京代表處工作。
2019年11月,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海航控股,600221.SH)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廣西北部灣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北部灣航空)擬以近13.09億元的價格從華安財險4家現有股東——海航資本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海航資本)、廣州市百澤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廣州百澤)、北京國華榮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北京國華榮)、廣州市鑫中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廣州鑫中業)手中分別受讓4.76%、4.23%、7.57%和1.30%的股權,合計17.86%。
交易完成后,北部灣航空將持有華安財險17.86%股權。海航資本、海航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海航投資,000616.SZ)和北部灣航空則合計持有華安財險32.74%股權。
但在華安財險股權轉讓上,根據《公司章程》規定,持股7.14%的海航投資擁有優先購買權。當年12月,海航投資則發布公告稱,經公司研究決策,擬放棄優先購買權。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自2011年引入海航集團旗下兩家公司海航資本和海航控股作為股東后,華安財險的股東結構至今未變。但是,華安財險的多家小股東背后的實際控制人卻在發生變化。這些小股東最初具有較為濃厚的特華系色彩(即李光榮控制的特華投資一方),但后來這些公司的股東多被與海航集團關聯密切的公司取代。比如,上述交易中的北京國華榮,該公司的歷史名稱為北京特華國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原法定代表人、總經理楊巍曾在2000年至2011年擔任特華投資總裁辦公室主任一職。但是,海航系公司后又成為北京國華榮的股東。
有意思的是,在宣布放棄對華安財險相關股權的優先購買權后,海航投資于4月30日一紙公告稱,正在籌劃支付現金協議收購海航資本持有的華安財險7.74%股權。在北部灣航空打算受讓的華安財險股權中,也有一部分來自海航資本。
海航投資同日發布的2019年年報則披露,海航投資以9.12億元銀行定期存單作為質押,為關聯方海航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海投控股)取得洛陽銀行長江路支行9.12億元借款提供質押擔保,上述質押資金將用于海航投資對華安財險的股權收購。
這一系列的動作隨即收到深交所《關注函》。深交所認為,海航資本為海航投資的控股股東,與海投控股互為一致行動人。上述擔保構成關聯擔保,尚未通過股東大會審議。深交所要求相關方核實并說明違規擔保發生的具體情況等,并結合對違規擔保事項的評估情況,說明公司是否應當對上述違規擔保事項計提預計負債。同時,還應說明放棄優先購買權后又進行收購的主要考慮等。海航投資應于5月7日前將相關核實情況書面回復深交所。
不過,海航投資在5月7日晚間公告稱,為保證回復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申請延期至2020年5月14日前回復《關注函》。
上述兩項交易既有各自的獨立性,又相互關聯。就目前披露的股權關系表來看,李光榮控股的特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是華安保險的第一大股東,持股20%。海航旗下兩公司持股19.64%,僅比特華投資的持股比例低了0.36個百分點。
但廣州市澤達棉麻紡織品有限公司(下稱廣州澤達)、廣州利迪經貿有限公司(下稱廣州利迪)、廣州百澤、上海圣展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圣展)、深圳市深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國華榮等華安財險小股東,合計持有40.78%的股權。這些股東中,多與海航系公司有千絲萬縷的聯系,還有不少曾相約入股了海航集團成員企業渤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無論華安財險的股權如何轉讓,均指向性非常明顯,即海航集團希望其持有的華安財險股權比例,在股權關系表中晉升為第一大股東。或者說,希望將股權“陽光化”。
對于華安保險背后的股權歸屬問題,此前亦有消息稱,2011年,海航集團入股華安保險使其賠付率達到監管部門要求的同時,也相當于簽訂了對賭協議:華安保險必須在三年內上市,以保障海航的利益;三年期滿不能上市,李光榮必須轉讓華安保險的控股權。
李光榮曾向身邊的人談起轉讓控股權的事情,有人就坦言他不應該放棄華安這個陣地。但李光榮當時的判斷是,海航離不開職業經理人,他認為即便自己不控股,海航還是會叫他當董事長。
但如今,李光榮卻低調卸任華安財險董事長。不過,海航能否如愿晉升華安財險第一大股東依然是個問題,一方面是其自身正因流動性風險不斷瘦身,另一方面則是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的穿透監管要求。
華安財險在介紹李光榮時稱,李先生精通風險投資、資本運營及現代企業管理,在擔任該公司董事長期間,致力于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提出了“責任、專業、奮進”的經營理念,大力推動產品創新,在履行保險企業社會責任的同時,為公司創造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帶領華安走上了一條持續健康發展之路。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