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紡織重鎮吳江盛澤的雄心:對標意大利科莫,欲轉型為時尚之都
地處蘇州吳江區的一個小小盛澤鎮,年產紡織品達230億米,約占全國的45%。紡織產業規模達上千億,可謂是接近發展的“天花板”,未來將往何處去呢?
“用時尚創意融匯生態科技,賦予‘衣被天下’全新定義。”在5月8日舉行的盛澤時尚周新聞發布會上,蘇州吳江區委常委、吳江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盛澤鎮黨委書記王益冰說。
王益冰表示,盛澤鎮以綠色、科技、時尚理念優化產業機構,對標意大利米蘭、科莫等城市,推動紡織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讓盛澤由“紡織名城”轉型為“時尚之都”。

爭做“時尚之都”
早在明清時期,盛澤就以發達的絲綢織造和繁榮的絲綢貿易而名聞遐邇,曾創造了“日出萬匹,衣被天下”的輝煌,使得其作為一個鎮躋身于中國四大綢都,與蘇州、杭州、湖州齊名。
據統計,盛澤全鎮目前有絲綢紡織企業2500多家,各種織機10多萬臺,年化纖絲500萬噸,產量約占全國的七分之一,已形成了一條從原料、織造、印染、織物后整理、深加工到服裝、家訪產品的完整紡織生產鏈。
正如王益冰所說,盛澤打造了“從一滴油到一匹布”“從一根絲到一個品牌”的完整紡織產業鏈,形成了千億級產業、千億級市場、千億級企業齊頭并進的發展態勢,2019年盛澤鎮位列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第九名。
“從目前看來,盛澤的紡織產業把‘量’做到了極致,如何做到不僅依托資源要素、規模優勢謀發展,更多地依靠品牌引領、延伸產業鏈,實現高質量發展?”對于這樣的發展“困惑”,王益冰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其與該鎮班子商議提出,將米蘭及其衛星城科莫作為對標城市,打造盛澤“時尚之都”新名片。
談及對標城市,王益冰表示,經過考察學習,他和其他鎮領導發現,科莫與盛澤鎮在城市特質、產業基礎、文化傳承等方面具有高度相似性,均是從傳統的絲綢產業轉型發展現代紡織產業,如今科莫已培育一系列時尚品牌,其發展路徑值得盛澤借鑒學習。
在王益冰看來,盛澤作為一個以絲綢文化為傳承、以紡織產業為主導產業的重鎮,可以學習米蘭打造時尚周,讓盛澤不僅僅做一個紡織生產基地,未來更要成為時尚潮流的首發窗口、創意發布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創造與共享紡織產業鏈的新潮流、新趨勢、新理念。
對于打造“時尚之都”的進展,王益冰介紹,近年來,盛澤時尚紡織的創新引領力顯著提升,國家級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等載體平臺,打造了產業“高原”、創新“高峰”,增強了時尚產業基礎支撐力。
同時,時尚紡織的創意源動力加速集聚,盛澤“設界”平臺、設計師團隊、設計企業孵化激發了綢都盛澤的時尚基因,構建了“吳江南部新時尚組團”的鮮明品牌和全球性產業地標,讓創新引領的“時尚之都”持續領跑全國。
“小鎮”如何吸引時尚創意人才?
澎湃新聞從盛澤鎮獲悉,2020盛澤時尚周是第一年舉辦,將于6月16日至19日同時舉辦第七屆江蘇(盛澤)紡織品博覽會云展會。
以“絲韻東方、時尚盛澤”為主題的盛澤時尚周,將集聚絲綢文化、紡織產業集群和時尚創意設計資源。
盛澤時尚周將通過“秀、展、賽、會、商”的深層聯動和線上線下的多維互動,讓紡織產業嫁接時尚創意、讓流行面料對接多元設計,助力盛澤紡織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吸引并留住時尚創意人才,是“時尚之都”的標配。在這一點上,盛澤以一鎮之力與北上廣深競爭似乎幾無優勢。
對此,吳江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盛澤鎮黨委副書記張建華表示,該鎮的對策是“以賽聚才,以賽引才,以賽留才”,通過盛澤時尚周的四大賽事,吸引服裝院校學生、新銳設計師、原創設計師等時尚界的新生設計力量,向他們全方位地展示盛澤絲綢紡織產業集群地的原發優勢和原創動力,讓這些優秀的設計人才關注盛澤、了解盛澤,最后愿意留在盛澤。
“盛澤十分重視時尚人才的引進和培育。”張建華說,一方面,盛澤正在積極地為時尚人才打造一個生態大平臺——盛澤“設界”。這個平臺可向設計師提供全方位服務,為創意設計到產品轉化之間的各個環節牽線搭橋,解決設計師的“后顧之憂”。同時支持各類時尚平臺、創意研發機構、設計師工作室等落戶盛澤。
另一方面,盛澤正在創新時尚人才的培養渠道和孵化方式。在發揮盛澤產業優勢、區位優勢、平臺優勢的基礎上,加強與設計院校之間的合作,構建時尚人才“定制式”的培育模式,建立人才孵化“飛地”,打造有核心企業、大專院校、設計機構組成的設計創意生態系統,構建設計創意人才基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