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首批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區域公布:陸家嘴金融城等入選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游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游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

按照《關于開展上海市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區域認定工作的通知》的有關要求,上海各區精心組織、全力創建,推薦了一批單位申請上海市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區域。經現場檢查和會議評審,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最終認定首批16家上海市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區域。下面,和小文一起來看看首批名單吧!
首批上海市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區域名單
浦東新區陸家嘴金融城都市旅游區

陸家嘴金融城是全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以金融貿易命名的國家級開發區。區域內以東方明珠和“三高”為代表,花旗、震旦、匯亞等60余棟金融商貿型大廈馳名中外,勾勒出彰顯現代氣質的城市天際線。

各具特點的文化旅游點如同珍珠般散落于樓宇中,有以吳昌碩紀念館、藝倉美術館、船廠1862為代表的城市文脈延續;有以震旦博物館、觀復博物館為代表的典藏級文物藝術品展示;還有以正大廣場、國金中心商場為代表的頂級商業休閑設施。

綠地廣場、10km濱江綿延不斷的濱江慢行系統、“建筑森林”下的中心綠地,共同創造了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和極富魅力的都市人文環境;用溫度空間承載人文需求的望江驛更是兼具和豐富了陸家嘴金融城都市旅游的公共服務功能。
黃浦區思南公館


思南公館街區始建于1920年,是目前上海市中心唯一一個以成片花園洋房形式保留保護為特色的項目,擁有51幢歷史保留保護建筑,以復興中路以南,思南路兩側以及重慶南路以西為界,周恩來、曾樸、梅蘭芳、柳亞子等都曾居住于此。

思南公館著力打造上海充滿人文精神的城市公共空間,培育了思南讀書會、思南紀實空間、思南賞藝會、思南城市空間藝術節、思南露天博物館、思南街角之聲、海上思南市集等一批品牌項目和活動,持續用創意點亮公共空間,用人文傳遞城市溫度。
徐匯區衡復歷史風貌區

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區(簡稱“衡復風貌區”)初創于20世紀初,是上海首批以立法形式認定和保護的12個歷史文化風貌區之一,也是上海中心城區內規模最大、優秀歷史建筑最多、歷史風貌格局最完整的歷史文化風貌區。

衡復風貌區總面積7.66平方公里,其中徐匯部分達4.3平方公里,范圍西起華山路,東至陜西南路,北到長樂路,南達肇嘉浜路。區內共有31條歷史風貌道路,優秀歷史建筑232處,保留歷史建筑和一般歷史建筑約5000處,是上海海派文化的發源地和承載區之一。

衡復風貌區以風格多樣、富有特色、環境優美的花園住宅為主要風貌特征,是上海花園住宅最集中、覆蓋面最廣的地區。區內古樹名木密布,90%以上的道路兩側種植有濃蔭蔽空的法國梧桐。衡復風貌區內有31條歷史風貌道路,接近全市64條一類風貌保護道路總數的一半。
徐匯區濱江休閑區

上海西岸位于徐匯區黃浦江畔,岸線長度11.4公里,區域面積9.4平方公里,是“上海2035”城市總體規劃中承載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高品質中央活動區。

突出生態、文化、科技相融合,以“上海CORNICHE”為設計理念建成可以驅車看江的景觀大道,建設世界級濱水開放空間;

沿江龍美術館、余德耀美術館、西岸美術館、星美術館、油罐藝術公園、西岸劇場群等20+文化藝術空間串連成線,打造亞洲最大規模藝術區;布局西岸傳媒港、西岸智慧谷、西岸金融城,構建文化創意、科技創新、創新金融三大產業互為支撐的國際創新創意產業群。
長寧區愚園藝術生活街區

“長寧區愚園藝術生活街區”東至江蘇路,西至定西路,南至宣化路,北至長寧路。

以“藝術生活化 生活藝術化”為發展理念,通過對城市公共空間的藝術修復,街區景觀的微更新,藝術生活季、國際鋼琴音樂節系列藝術人文活動的打造,展現百年愚園人文歷史及“文化、藝術、生活”的特色風貌。

愚園百貨公司、愚園公共市集、粟上海社區美術館、愚園路歷史名人墻、愚園路IP文創產品、本土潮流集成店……在“儂好 愚園路”小程序上精彩呈現,激活了具有人間煙火氣的特色文化旅游線路。
普陀區長風都市休閑區


“長風都市休閑區”以丹巴路-光復西路-中山北路-金沙江路為四周邊界,位于上海科技金融產業聚集區內。

休閑區整合長風公園、SKY PARK 高登公園等生態資源,聯動長風海洋世界、大悅城、樂高探索中心、成龍電影藝術館、蘇寧藝術館等優質資源,推進“旅游+”文化、體育、商業等多元業態融合。
虹口區上港郵輪城

上海上港郵輪城地處黃浦江的中心地帶,東起高陽路,西至溧陽路,北從東大名路,往南至黃浦江駁岸線,呈東西向貫通,總面積為73088平方米,西接外灘,南與陸家嘴、東方明珠電視塔隔江相望,全上海最美的兩岸景觀盡收眼底。

整個景區由“一滴水”國際郵輪碼頭、濱江綠地、彩虹橋、老上海露天碼頭文化博物館、嗨哌運動公園、航運浮雕墻等多個景點和功能區有機結合而成。

景區以濱江綠地和水上旅游產業為切入點、“互聯網+”創新融合為抓手,開發了體驗式濱江綠地休閑娛樂設施和水上旅游產品,完善碼頭周邊旅游休閑商業設施的同時,更創新構造水岸聯動的濱水高端生活方式,推動“文體商旅”融合發展,升級城市綠地、郵輪體驗及旅游公共服務中心,成為集標桿景觀、特色餐飲、購物消費、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城市濱江旅游景區。
楊浦區創智天地大學路

大學路是創智天地極富朝氣和活力的組成部分。整條大學路University Avenue是一條約長700米的林蔭道, 貫穿創業園及創業廣場,直通復旦大學。

由國際知名設計師和建筑師參與設計規劃的大學路,充滿著濃濃的文藝氣息。大學路的沿街商鋪,獨具創意,文化與格調,旨在為知識創意工作者提供開放自由的空間,特色工作室、咖啡書吧、創意DIY零售店、異國風情餐廳、露天咖啡吧、戶外運動品牌Outlets等多種業態匯聚于此。

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這里開始呈現有別于白日的活力十足,大學路上擁有營業至深夜的大隱書局、頗具文藝氣息的酒吧、讓人大開“視界”的極光私人點播影院、極具地方特色的餐廳、令人心跳加速的密室逃脫等等。
寶山區吳淞口國際郵輪旅游休閑區

寶山區吳淞口國際郵輪旅游休閑區位于寶山濱江,緊緊圍繞中國唯一一個郵輪旅游發展示范區核心功能區,助力寶山“國際郵輪之城”建設。

休閑區內旅游資源豐富,有亞洲第一、世界第四大郵輪母港——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有上海大陸地區第一家國家級濕地公園——吳淞炮臺灣國家濕地公園。

景區內有全國首家以河口科技為主題的長江河口科技館,將“長江之水天上來”的故事娓娓道來;還有全國唯一反映兩次淞滬抗戰的專題紀念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真實客觀地展示了八一三淞滬會戰的歷史原貌。
閔行區革新村

革新村是上海“中國傳統村落”和“歷史文化名村”之一。2019年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在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中,將集建區外的村莊進行歸并,形成相對集中的兩個歸并點,打造有田園,有水景,有鄉宅,有古跡,保留村落肌理的“離城市不遠,離鄉村很近”的都市村莊。

革新村轄區內的召稼樓古鎮有著800多年歷史,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在此基礎上推出了民宿、文創和養老“三位一體”的產業導入發展項目,建立合作社聯盟機制,依托召稼樓古鎮資源,因地制宜打造農旅、文旅特色旅游項目,吸引眾多游客前往。
金山區漁業村

上海金山嘴漁村是上海沿海成陸最早、保存最為完整的漁業村落,地處東海之濱美麗的杭州灣畔,距離金山鐵路終點站僅500米,緊鄰城市沙灘,與金山三島遙相呼應。

千百年來就是滬浙交界有名的漁港,漁村擁有源遠流長的海漁文化、豐富的海產資源。現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建有漁民老宅、漁具館、海漁文化館、媽祖文化館等海漁文化濃厚的免費參觀展館。

近年來,金山嘴漁村依托得天獨厚的海洋生態環境和世代傳承的海漁文化積淀,成為金山濱海旅游新亮點,將金山嘴打造成上海最后一個精致的小漁村。
松江區廣富林文化遺址

廣富林文化遺址位于松江新城北部,南鄰大學城,北靠佘山國家旅游度假區,西接廣富林郊野公園,東依國際生態商務區。總占地面積約850畝,是目前經考古發現的上海29處遺址中內容最豐富、最具保護與開發價值的古文化遺址。

廣富林文化遺址開發保護項目于2009年啟動,經過十年的建設,一期于2018年6月對外試運行。廣富林的核心價值在于地下珍貴的史前遺存,秉承保護為先,考古為主的理念,以原生態方式進行保護和呈現核心區域。

同時,收建了少量蘇浙徽的古建筑,主要作為展示空間。眾多展示和功能空間,壓入地下和深藏水中,不讓建筑喧賓奪主或越界、侵入圣土。廣富林眾多專題展示館,具有復合展示功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青浦區環國家會展中心都市旅游區


作為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主要承載地,以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為機遇,以“游進博,看開放”為主題,疊加虹橋商務區獨一無二的地理優勢,推出以國家會展中心為核心,綠地虹橋世界中心為重要承載主體的優質文商旅融合項目。

著力打造以國家會展中心核心區、非遺展示區、購物休閑區、文化演出區為主的四大核心觀光區,同時結合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的獨特商業資源,全力打造“游、賞、娛、購”沉浸式體驗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區域。
青浦區環城水系公園

青浦環城水系公園由淀浦河、油墩港、上達河、西大盈港共4條約21公里骨干河道組成,并圍合而成約24平方公里青浦新城核心區。

青浦環城水系公園新建31座橋梁、內外兩環約43公里的濱水綠道,形成3000畝濱水開放空間;更新改造約28公里河岸,新建1600畝綠地林地、160畝水面;新建35處休閑運動場地及騎行道、步行道,建設18座碼頭,打造青浦特色水上旅游線。

通過雕塑和小品系統地展示青浦厚重的水文化、漕運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再現了清代的水城門、青溪書院,圍繞崧澤遺址和萬壽塔打造歷史遺址公園。環城水系公園以獨具匠心的設計勾勒出一條美麗的水城金腰帶,把水系打造成一個獨具水鄉特色的兼顧歷史文化、生態水景、健身運動和休閑旅游的綜合性公園。
奉賢區潘墊村

潘墊村地處古鎮莊行菜花節主景區,近年來發揮自身優勢,圍繞“生態、旅游、休閑、宜居”發展思路,全力營造江南水鄉特色的優美環境,大力發展規模化現代農業和“四季節慶”鄉村休閑旅游。

潘墊村依托12公里“美麗鄉村大環線”為主軸,營造由民居墻面畫構成的“鄉村大畫廊”、由千畝梨園、千畝油菜田和千棵櫻花樹形成的“三花并開”美景和“倩舍意象園”、“潘墊修身園”等多座鄉村公園。

同時以秀美的田園風光、悠久的農耕文化和原生態的民俗風情,高聲唱響“春賞菜花,夏食伏羊,秋品新米,冬看民俗”的鄉村旅游四季歌,羊肉燒酒、“土布貼畫”等特色農耕文化產品更是蜚聲滬上。
崇明區長興島郊野公園

崇明區長興島郊野公園位于崇明區長興島的中部,總體規劃面積29.69平方公里,是上海規劃建設中規模最大的郊野公園。

公園以“自然、生態、野趣”為特色,規劃定位為遠郊生態涵養型郊野公園,以現狀生態杉林、有機橘園和農田等優質生態資源相結合。

(原題為《首批上海市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區域名單公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