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限制寨卡病毒導致的胎兒缺陷有辦法了?科學家找到抗體組合
原創 則生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如果在懷孕期間感染ZIKV,可導致一系列出生缺陷,主要涉及中樞神經系統,包括小頭畸形。不良結局的發生率各不相同,但在某些地區可能超過40%。在獼猴中觀察到類似的結果,在妊娠期間,實驗性感染可導致胎兒神經病理學和死亡。
由于流行病的減弱,批準途徑充滿了挑戰,但仍有幾批ZIKV候選疫苗進入了臨床試驗。在臨床實驗環境中,已在小鼠和獼猴、包括懷孕小鼠和獼猴模型中證明了疫苗的有效性。疫苗接種的潛在問題之一是主動免疫方案需要時間來誘導保護性免疫,因此受孕后的疫苗接種在疫情爆發時可能無法有效地預防胎兒疾病。此外,人們擔心疫苗介導的增強作用,因為在體外增強ZIKV感染的母體抗體的特征與人類小頭畸形以及人類和獼猴的其他神經系統缺陷的風險增加有關。因此,需要開發快速、有效和安全的限制母嬰病理的策略。
在動物模型中,抗體的預防性給藥可以減少或預防ZIKV感染,但是尚未確定被動免疫能否在懷孕期間保護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及其胎兒。Z004和Z021是針對ZIKV包膜結構域III(EDIII)的中和單克隆抗體。即使在Fc修飾后,這兩種抗體也可以保護未懷孕的獼猴免受感染,從而在體外防止抗體依賴性增強(ADE)并延長其半衰期。
在本篇文章中,報告了Fc修飾的抗體在妊娠前三個月和孕中期用ZIKV攻擊三遍的懷孕恒河猴的預防性聯合給藥。這兩種抗體不能完全消除母體病毒血癥,但可以限制垂直傳播,從而保護胎兒免受神經系統損害。
因此,母體用兩種EDIII抗體被動免疫可以使靈長類胎兒免受ZIKV的有害影響。

《美國科學院院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于1914年創立,是與《Nature》、《Science》、《Cell》齊名的,世界上被引最多的綜合性、跨學科連續出版物之一。PNAS主要刊載世界尖端的研究報告、學術評論、學科回顧及前瞻、觀點展示、學術論文以及美國科學院學術動態報道等,所涵蓋學科領域主要為生命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論文全文
(責任編輯:小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