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史上寫得最像柳公權的書法
編者按
經幢為我國寺院常見之物,源于絲織做成的幢幡。唐人文字多曰:"寶幢"或"花幢",遼金多稱為“頂幢”,或以經文稱為“尊勝幢子”。陜人統稱為石柱,俗稱“八楞碑”,以其八面有楞也。亦有四面、六面、十面刻字者。高者逾丈,小者徑尺。

宋 陀羅尼經幢 原石 高96厘米 單面寬11厘米
經幢建于宋太宗太平興國九年(984年)二月十五日,為近年所新發現。經幢為青石質,八棱柱形,發現時已斷為兩截,所幸損字不多,每棱高96公分,寬11公分。是幢乃隴西縣君李氏為其亡母清河郡夫人張氏所建。據現藏于千唐志齋的《大宋故清河郡夫人張氏內志銘》知,張氏為后蜀將領李廷珪之夫人。李廷珪其人,見于《五代史》、《宋史》、《九國志》等。據《宋史·李廷珪傳》、《九國志· 李廷珪傳》載,李廷珪自七歲起開始侍奉后唐太原留守孟知祥。同光三年(925年),孟知祥奉命出兵滅亡前蜀,李隨軍。應順元年(934年),孟知祥自立為帝,建立后蜀,李被授予軍職。后主孟昶繼位后,對李信任有加,以其為主要軍事將領。965年,李隨孟昶投降北宋,被任為右千牛衛上將軍,宋太祖乾德元年(967年)去世。

陀羅尼經幢朱拓本
經幢書丹者柳丕,為張氏之外孫壻,屬河東柳氏一脈,而唐代著名書法家柳公權亦出自河東柳氏,且被封為“河東郡開國公”。觀柳丕所書此經幢及同時書丹的《大宋故清河郡夫人張氏內志銘》之書法,為標準“柳體”風格,書法中的家族傳承性,于茲可見一斑。
經幢鐫刻者翟彥進、翟彥珣兄弟,名不見經傳,然就其刻工來說,必為當時名手。














以下是柳丕書《陀羅尼經幢》
與柳公權書《玄秘塔碑》同字對照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