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他說胃不舒服,短短2個月就離世了,只因做錯兩件事
原創 李鴻政 聽李醫生說
劉三再次找到我的時候,說他叔去世了。
我愕然,也覺得意料之內。
他叔50歲出頭,是工廠老板,有錢。2個月前,劉三電話問我,說他叔胃不舒服,能不能買點什么藥吃。
胃不舒服是天底下最冤枉的癥狀,到底哪里是胃,大家知道么?我估計很多人都找不到體表胃的位置,即便找到了,也不能確定這個肚子不舒服到底是不是胃不舒服,肚子里面臟器很多,包括胃,肝,脾,胰,空腸,回腸,結腸,絕大多數時候,大家都誤會胃了,很多肚子不舒服(包塊所謂的“胃痛”)其實都不是胃的問題。
所以,我再三跟劉三叮囑,你叔那是腹部不舒服,不是胃不舒服。如果明確有反酸/噯氣/胃部燒灼感等等,那基本上就是胃的問題,但如果僅僅有左上腹或者右上腹疼痛,就不能直接說是胃的問題。肚子里面的神經錯綜復雜,有時候你感覺是左上腹疼痛,但出問題的器官卻是在右下腹(比如某些急性闌尾炎)。
劉三后來問清楚他叔了,說他有反酸,還有腹脹,經常會有肚子痛,有時候工作一忙,過了飯點,很快就出現胃不舒服了,這種情況持續了好幾年,斷斷續續,有吃過一些藥,但沒有斷根。
還吃過中藥,劉三特意強調了這點。
我本人是學習現代醫學的,不是太懂中醫藥,所以不能做評論。但從現代醫學角度來說,得先搞明白診斷,才能對癥下藥。胃不舒服只是他自己覺得的,真實情況不一定是胃的問題,可能是肝臟的問題,可能是膽囊的問題,比如慢性肝炎,或者慢性膽囊炎,尤其是很多病人的癥狀都是不典型的,不典型的東西就非常容易混淆,看起來像胃炎,也像肝炎,更像膽囊炎,沒辦法很好區別。
這時候怎么辦?
檢查??!
要做什么檢查,劉三問我。
胃鏡那是必須做的,醫生會用一根手指粗的管子從嘴巴插入,經過食管,到達胃部,這根管子頭部有個鏡頭,可以讓醫生清清楚楚看到胃里面的情況,這就是胃鏡。普通人做胃鏡肯定難受,試想一下,手指般粗的管子啊,從鼻腔懟人....
光聽著都覺得難受,劉三哭喪著臉說。
是的,我也知道難受。所以我們有折中的方法,那就是在做之前使用麻醉藥,讓你睡一覺,睡著后再把管子插進去,做完后你才醒過來。那就感受不到痛苦了啊,這就是無痛胃鏡啊,我很多朋友的父母都是做了無痛胃鏡的,評價都是一級棒。我調侃劉三。
除了做胃鏡,還要做什么?劉三似乎同意了胃鏡檢查。但他同意不重要,重要是他叔同意才行。
我告訴他,除了胃鏡,還要做普通的檢查,比如抽血化驗血常規,肝腎功能等等,腹部B超也要做,目的是排除有沒有慢性肝炎,慢性膽囊炎等情況。如果肝臟/膽囊有慢性炎癥,尤其是有肝硬化了,那么腹部B超是可以看的很清楚的,抽血化驗的指標也能有所反應。
好吧,我讓他抽個時間去做胃鏡和這些檢查。劉三最后說。
很可惜,我一直沒有等到劉三(他叔)的檢查報告。
這不對勁,一般來說,朋友們做了檢查都會把結果發給我看一遍,即便他們的醫生給他解釋過了,他們還是愿意讓我再解釋一遍。
這次,2個月時間過去了。劉三直接告訴我,他叔去世了。
所以我愕然,畢竟2個月前我們還討論過他的病情,還建議他做這些檢查。轉眼間人就沒了,很可惜,也很納悶。
我為什么說在意料之內?這也是猜測而已,50歲這樣的年紀,胃不舒服那么長時間,很有可能是有胃潰瘍或者十二指腸潰瘍的,必須胃鏡檢查來明確。單純是潰瘍到也不礙事,潰瘍就是胃爛了嘛,比糜爛還要嚴重一點,胃糜爛就是胃粘膜的不完整,有缺損,甚至有出血,而胃潰瘍則是直接砸了個坑,胃黏膜爛了一大塊,才能叫胃潰瘍。我們不怕胃潰瘍,我們怕胃癌。我跟劉三說了不止三遍這句話。
胃潰瘍算什么,只要我們正規用抑制胃酸分泌藥物(比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等)或者殺滅幽門螺桿菌治療,大多數胃潰瘍都是可以愈合的。
我們怕胃癌啊。
但其實胃癌如果早期能發現,也不是很悲劇,頂多就是切掉一部分胃。后期生活還是可以繼續。但如果胃癌一直沒有發現,發展到了晚期,尤其是有轉移的,大羅神仙都是沒辦法的了。
劉三告訴我,他叔一直不肯去做胃鏡,無痛的也不愿意做,說工作忙。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忙。半個月前,突然嘔血,整個人都白了,很嚴重,很嚇人,趕緊去了醫院,雖然疫情(新冠肺炎)期間大家不大敢去醫院,但這時候不能不去了。劉三沒有找到,知道我在武漢,沒打擾我。
醫生當晚就給做了胃鏡,還沒拿病理,醫生就口頭說是胃癌可能性大了,太典型了。他是在胃潰瘍的基礎上有胃癌的,這么典型的癌灶對于臨床醫學生來說是幸運的,大家多了一個學習經典的機會。但是對于劉三他叔來說則是不幸的,因為后來的CT證實了多處轉移,肝臟都有轉移了。
醫生說沒有機會做大的手術,只能保守治療。劉三說。
住院不到半個月,劉三叔就去世了。走之前還送入了ICU,掙扎了2天,是的,我用掙扎這個詞語,可能有些不敬,但事實的確如此。
這是個悲劇,讓人遺憾的悲劇。

劉三他叔的獨生女,也就是劉三的堂妹,今年剛大學畢業,本來家境優越的,一下子變得家道中落,還失去了父親,這對她是人生中最大的打擊。劉三問我,有沒有心理輔導方面的醫生,介紹給他,他想找來輔導輔導他堂妹,怕她走不出來。
劉三考慮是很周到的,及時尋找心理醫生干預是非常有幫助的,我把我院心理科醫生介紹給他了,隨時可以聯系。
但是你要注意哦,我說句不好聽的話,你叔因為胃癌去世,不是恐嚇你,你這是有癌癥家族史了,你自己得多注意,賺了幾個錢,別虧了身體,每年一次身體檢查還是必要的,也就一千來塊錢,可能還夠不了你吃一頓飯的錢。
劉三沉默了許久,說這件事對他打擊也大啊,好端端的一個人,突然就沒了。我說怎么叫好端端呢,好幾年的肚子不舒服也沒去理會,這叫好端端么,身體早就不堪重負了,早就出現問題了,早就提醒你了,是你自己不去處理而已。
再次提醒大家,尤其是超過35歲的朋友,如果長期有胃不舒服,比如腹痛/腹脹/早飽/噯氣等,尤其是時好時壞,呈現周期性不舒服,一定要警惕有胃潰瘍或者十二指腸潰瘍可能,要盡早做胃鏡檢查,看清楚還有沒有問題,如果單純是潰瘍,按正規流程吃些藥多數都是可以愈合/治愈的。
有人要問,哪些人更容易發生胃潰瘍呢?長期吸煙,喝酒,喝咖啡,喝濃茶的人,尤其是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或者是長期使用某些“傷胃”的藥物,比如阿司匹林/糖皮質激素等等,都容易發生胃潰瘍,要警惕。
另外,肚子不舒服時,不要再說是胃的問題,不一定是胃的問題。這次劉三他叔是胃癌,下次換了別人,一樣的癥狀,可能是肝癌,或者肝炎/膽囊炎等等,怎么才能盡早發現呢?我還是灌輸一個觀念:那就是有能力的時候定期做體檢。
跟三五個朋友吃頓飯也要一千多,做一個簡單的體檢套餐(其實多數已經足夠了)也就一千多,它不香么?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再上演。
(完)
原標題:《他說胃不舒服,短短2個月就離世了,他做錯了2件事,留下終身遺憾。》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