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聽力減退,竟會誘發這種令人傷感的疾病
原創 名醫話養生
電視機的音量是否越調越大?
子女是否經常抱怨與你的交流越來越費勁?
是第幾次燒干了熱水壺?
又是第幾次與身后的機動車擦身而過?
……
你的世界越來越安靜
你的生活卻與世界越來越遠

老年性耳聾誘發阿爾茲海默癥!
老年性耳聾誘發阿爾茲海默癥!
老年性耳聾誘發阿爾茲海默癥!

認知障礙的調研結果
根據2014年英國健康調查(HSE)中的數據顯示,:在老年認知障礙的發病因素中,有35%是明確已知的,這其中包括九種危險因素:受教育程度、中年高血壓、中年肥胖、聽力下降、晚期抑郁、糖尿病、缺乏運動、吸煙、社交隔離。其中,聽力下降所帶來的患老年認知障礙的危險性占9%,位居第一。

力不從心
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往往是通過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味覺等綜合完成的,每一種認知方式各司其職又相互聯系。在我們的大腦中,掌管聽覺的是顳葉。當我們的聽覺功能出現下降時,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就少了一個維度,這必然增加大腦的認知負擔,長此以往,大腦會“力不從心”。

對老年人而言,聽力下降所帶來的種種不便,會增加老年人的“病恥感”。這會推動老年人進一步走向孤僻,帶來社交隔離,進而演變為社交恐懼與社交障礙。這一系列負面狀態,都會加劇腦萎縮的程度。可以說從聽力下降到社交減少再到腦萎縮,這是一個“破罐子破摔”得惡性循環。
拆東墻補西墻
當我們的聽覺功能出現下降時,我們對事物的立體認知就少了一個維度。這時,我們的大腦為了繼續保持認知習慣,會調動其他認知資源來填補聽覺認知的缺失。可是大腦中的其他認知資源也是有限的,大量彌補聽覺認知的缺失后,其他認知資源就會供不應求,導致大腦整體認知水平下降。所以“拆東墻補西墻”的事,往往沒有好結果。
導致老年性耳聾的原因是什么?
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
外耳,負責收集聲音;
中耳,負責將聲音轉化為振動;
內耳,負責將振動轉化為聽覺信號,并通過聽覺神經傳遞給大腦。
這其中,將聲音轉化為聽覺信號的秘密就藏在耳蝸中。在我們的耳蝸中分布有聽覺細胞,因為形似纖毛,也稱毛細胞。它們長這樣:


老年性耳聾的發病過程,如同電話機的受話器(話筒)出了問題。說話一方說出的聲音無法被話筒轉化為電信號,所以聽話一方就無法聽到聲音。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隱藏了一些容易“被忽視的致聾因素”。
它們或是因為不良的生活方式,日積月累地造成聽力下降;或是疏于慢病管理,使得聽力成為犧牲品;或是在特定的條件下,快速觸發耳聾……
小編只想說,生活不易,我們要謹慎避開健康的雷區!“被忽視的致聾因素”盡在下方視頻,千萬要重視!
如何干預老年性耳聾
當然,如果老年性耳聾已經成為事實,那我們應該將聽覺損失對大腦的影響降到最低。目前國際上通行的辦法是配助聽器。
早年的助聽器長這樣:


細心的朋友會發現,我們的建議是“配助聽器”,而不是“買助聽器”,一字之差,說明了助聽器作為高度個人化的電子產品的屬性。如同眼鏡,助聽器需要到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驗配,而不是隨意在網上進行購買。
如果自行購買的助聽器不能調試到合適的狀態,那么其使用效果及延緩認知障礙發生的作用將大打折扣。門診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子女反映家中老人不愛戴助聽器的情況,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為自行購買的助聽器,佩戴體驗不舒適所致。

從營養角度維持良好的聽覺,要做到兩點:
第一,保護好毛細胞。
葉酸便是保護毛細胞的功臣。
第二,遠離“三高”。
α-亞麻酸的攝入將有助于維持血脂和血壓健康。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