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碘鹽吃多了甲狀腺容易出問題?能不能吃碘鹽?
原創 孫蔚 好大夫

近年來,在接診甲狀腺疾病患者的過程中,我發現越來越多的患者及家庭選擇使用無碘鹽,無論這位患者及其家庭是何種甲狀腺疾病,甚至無論這位患者及其家庭是否有甲狀腺疾病。
現在社會上流行一種觀念:似乎碘是一切甲狀腺疾病的罪魁禍首,即使對于正常人碘似乎也是有毒有害物質,避之惟恐不及。于是家家戶戶,不問青紅皂白,爭相購買無碘鹽,連孕婦都不例外。那么事實真是如此嗎?碘真的那么可怕嗎?我們人體真的不需要碘嗎?下面就給大家科普一下與碘相關的知識。
碘對人體有什么用?
很多患者避碘惟恐不及,認為碘對人體似乎是沒用的、甚至是有害的物質。事實上,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狀腺激素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也就是說,碘的生理作用是通過甲狀腺激素實現的。那么甲狀腺激素又有什么用呢?
首先,甲狀腺激素對蛋白質、脂肪、糖的合成和分解代謝均有促進作用,通過增加耗氧量、產生能量、影響基礎代謝率,從而增強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維持人體新陳代謝和保持體溫。
第二,甲狀腺激素與生長激素具有協同作用,調控生長發育。甲狀腺激素可刺激骨化中心的發育成熟,使軟骨骨化,促進長骨和牙齒生長。此外,由于甲狀腺激素能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和維生素的吸收利用,活化100多種重要的酶,促進生物氧化和代謝,因此能夠促進發育期兒童身高、體重的增加,促進骨骼和肌肉的生長和性發育。
第三,在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從妊娠開始至出生后2歲),神經系統的發育也需要依賴甲狀腺激素。神經元的增殖、遷移、分化,神經突起的分化和發育,特別是樹突、樹突棘、突觸及神經聯系的建立,以及神經纖維的髓鞘形成等,都需要甲狀腺激素的參與。碘缺乏導致的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影響神經元的分化與發育,使腦細胞數量減少,體積減小。最后,甲狀腺激素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必需的激素,對人體幾乎所有的組織系統,包括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等的功能都有重要的影響。
說到這里,大家就知道了,碘對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有著重要的作用,尤其對于孕婦、哺乳婦女、嬰幼兒等特殊人群,合理的碘營養狀況對健康十分關鍵。
碘缺乏有什么危害?
既然以碘為原料合成的甲狀腺激素對人體有這么重要的作用,碘缺乏自然會有很大的危害了。
碘缺乏除了引起俗稱“大脖子病”的代償性甲狀腺腫以外,孕婦碘缺乏會導致胎兒流產、死產、先天畸形、圍產期死亡率增加;
在腦發育關鍵時期(從妊娠開始至出生后2歲),攝入碘不足或碘缺乏會導致新生兒或嬰幼兒克汀病,包括智力落后、聾啞、痙攣性癱瘓、斜視、甲狀腺功能減退、身材矮小、死亡率增加,以后即使再補充碘或甲狀腺激素也不能逆轉;
兒童和青少年碘缺乏會導致精神功能受損、體格發育遲緩;成人碘缺乏會導致包括精神功能等全身多系統功能受損。
得了甲狀腺疾病就都要限碘嗎?
了解了碘缺乏的危害,可能有人會說:“我們一家人都有甲狀腺結節,人家說這是碘引起的,所以我們還是要嚴格限碘的。”那么任何甲狀腺疾病都是由碘引起或加重的嗎?有了甲狀腺疾病的患者就一定要嚴格限碘嗎?
事實并非如此。在甲狀腺疾病中,只有甲狀腺激素自主高分泌的甲狀腺機能亢進(通俗地說,可以稱之為真性甲亢)的患者,對碘的生物利用能力高于正常人,正常的碘攝入量就有可能誘發或加重甲亢病情,需要相對嚴格地限碘。
其它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炎或甲狀腺結節,正常的碘攝入量并不會誘發或加重病情。尤其在亞急性甲狀腺炎的恢復期,甲狀腺需要大量的碘作為原料,來合成甲狀腺激素、恢復甲狀腺功能;此時不但不能限碘,反而要酌情增加碘的攝入;如果限碘,反而會使甲狀腺長期處于功能低下狀態,無法恢復。
因此,甲狀腺疾病是否限碘不能一刀切,要具體疾病具體分析。錯誤地限碘可能會加重疾病。
每天需要攝入多少碘合適?
既然碘對人體這么重要,是否攝入越多越好呢?當然不是,碘過量或碘缺乏一樣都有可能導致疾病。所以需要把碘攝入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那么碘攝入量究竟多少合適呢?營養學會給出了膳食碘的參考攝入量(見表1)。

每日碘攝入量超過可耐受最高攝入量和低于平均需要量都可能造成健康危害。因此每日碘攝入量應以推薦攝入量為目標,同時不要超過可耐受最高攝入量。
食用加碘鹽會不會引起碘過量?
了解了碘的合理攝入量,又有人擔心:“人家說加碘鹽碘含量太高,天天食用加碘鹽會引起碘過量。”那么加碘鹽會不會引起碘過量呢?
按照我國《食用鹽碘含量》標準,食鹽強化碘量水平約為25毫克/公斤。按照營養學會推薦每天食鹽攝入量4~6克,烹調損失率按WHO等國際組織推薦的20%計算,每天從加碘鹽中將攝入碘約為80~120微克。加上每天從飲水中獲得的碘約為10微克,一般人群每天從食物中攝入的碘約為25~50微克,則每日碘攝入量能達到一般人群碘推薦攝入量,又不會超過可耐受最高攝入量。
因此除了居住在水源性高碘地區的居民不須食用加碘鹽外,其他居民都應食用加碘鹽。
通過食物補碘是否可行?
到這里又有人要問了:“我特別愛吃海產品。我多吃些海產品,不用加碘鹽,可以嗎?”這當然是可以的,但是你必須了解一下食物的碘含量(見表2),算一算每天從食物里攝入的碘夠不夠。如果不夠,就還需要通過其它途徑來補充。

生活在水源性高碘地區的居民,由于外環境飲用水碘含量超標(大于100微克/升),會造成人體碘攝入過量。因此水源性高碘地區的居民應使用未加碘食鹽。
根據2005年的水源性高碘地區調查結果,我國水源性高碘地區和病區主要分布在黃河泛濫地區、渤海灣沿海地區、山西省晉中盆地和大同盆地的低洼地帶,包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河南、山西等省(市)的110個縣(市、區)。
我國已經在水源性高碘地區和病區供應未加碘食鹽。但是水源性高碘地區改水后,如水中碘含量下降至碘缺乏水平,居民無法從飲水中攝入足夠的碘時,仍需要改用加碘鹽。
哪些藥物含碘?用藥期間是否還需要補碘?
最常用的含碘藥物有胺碘酮、含碘CT造影劑、多維生素類復方制劑等。
胺碘酮每片約含碘75~200毫克,遠高于任何年齡段可耐受最高攝入量;而且胺碘酮口服吸收后,清除緩慢,停藥后藥物完全清除需要數月時間。因此,在胺碘酮服用期間以及停用后一年內,建議食用無碘鹽,且不要食用海帶、紫菜等富碘食物。
含碘CT造影劑每劑約含碘400~4000毫克,遠高于任何年齡段可耐受最高攝入量。不過含碘CT造影劑清除較快,經靜脈給藥后24小時內基本完全排泄;ERCP經膽管和/或胰管給藥后尿碘濃度于7天內恢復至給藥前水平。因此用過含碘CT造影劑后,建議兩周內食用無碘鹽,且不要食用富碘食物。
多維生素類復方制劑,如金施爾康、善存等,每片含碘150微克,達到了成年人每日推薦攝入量。如果你正在服用這類藥物,可以不食用加碘鹽及富碘食物,也不會出現碘缺乏。即使同時食用加碘鹽,偶爾食用富碘食物,碘攝入量也不會超過可耐受最高攝入量,也不必擔心。
不過需要注意,某些多維生素類復方制劑,每片僅含碘50微克,沒有達到每日推薦攝入量,那就需要通過加碘鹽或富碘食物等其他途徑補足。因此,在服用多維生素類復方制劑時,需要關注一下你所服用藥物的碘含量。
本文作者為孫蔚醫生,內容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代替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