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近四年國家優青等青年人才,哪些高校表現出色?
原創 數據洞見未來 青塔

在最近幾輪學科評估中,師資隊伍與資源都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指標,該指標重點考察骨干教師以及科研團隊的情況,并由專家綜合考察師資隊伍的水平、結構、國際化程度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作為師資隊伍中的組成部分,優秀青年人才也將是重要的得分項。
近日,依托青塔最新推出的全新一代學科云數據平臺,青塔數據團隊選取了國家優青項目獲得者、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和博士后創新人才入選者等代表性指標,對各大高校新一輪學科評估周期優秀青年人才的表現進行了分析,供大家參考。
▎國家優青獲得者
目前,國家優青獲得者得到了國內科學界的廣泛認可,幾乎成為每一個中青年學者的奮斗目標,也是每一個科研單位所必爭的人才。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統計數據,近幾年國家優青的資助率均低于10%。
各大高校中,清華大學總的國家優青項目數量最多,達到了86項,居各大高校之首。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北京大學歷年來國家優青項目數量均在60項以上,居國內高校第二到第四位;國家優青項目數在30項以上的高校還有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復旦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以上高校均是國內綜合實力強、發展快的知名高校。
對于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來說,蘇州大學獲批項目數最多,為19項,完全不弱于一眾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而暨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化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也獲得一定數量項目,實力強勁。
對非雙一流高校來說,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弱于雙一流高校,但南京醫科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深圳大學等高校在國家優青項目數上就表現不俗,與部分雙一流高校獲批項目數接近。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些表現突出的非雙一流高校,第五輪學科評估或許會有較好成績。


“青年人才托舉工程”是由中國科協2015年啟動的人才支持項目,旨在幫助青年科技人才在創造力黃金時期做出突出業績,努力成長為品德優秀、專業能力出類拔萃、社會責任感強、綜合素質全面、具有國際視野的學術技術帶頭人,成為國家主要科技領域高層次領軍人和高水平創新團隊的重要后備力量。
該人才支持計劃主要對32歲以下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科技人員采用穩定支持方式,給予每位入選者連續3年的支持,每年15萬元,支持的力度還是比較大的。該項目由中國科協所屬全國學會選拔、推薦與培養。
近四年,清華大學共有39人入圍,穩居首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30人的入選數緊隨其后,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等有15人或超過15人入選,表現不俗。


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委會新設立的一項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旨在加速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青年科技創新人才,是我國培養高層次創新型青年拔尖人才的又一重要舉措。
青塔統計了2016-2019年度各大高校、科研機構入選數量和學科數量的變化趨勢。從設站單位的入選人數來看,清華大學入選人數最多,四年達到76人,位居各設站單位首位;上海交通大學共有64人入選,位居第二;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分別有60和50人入選,位列第三和第四位。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吉林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等單位入選人數超過30人,表現突出。其他單位入選人數在30人以下。


原標題:《近四年國家優青等青年人才,哪些高校表現出色?》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