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疫情開學季丨重返校園后,大家該怎樣調整心理
原創 喬穎(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精神科副主任醫師)

問題一:對于初三、高三畢業生來說,復習節奏被疫情打亂,重返校園后,大家該怎樣調整心理,以更好的狀態迎考?
開學在即,對于初三和高三的學子們每個人都需要調整心態,建議大家做好心理、身體、習慣三方面的準備。

心理準備方面
給學生們:首先,同學們都很有經驗,學校通常在開學時安排模擬考試。所以,不用緊張害怕,只要準備充分,知識點復習到了,對畢業班學生來說,應對考試是“家常便飯”。
其次,到了考前最后的階段,學習能力的提升空間已經不是很大了。此時大家比拼的是學習的節奏和良好的心態,這兩點對考場發揮非常重要。
給家長們:對于家長來說,現在要做的事適當表揚孩子,給孩子“優越的感覺”,讓他們覺得“我很好,我很優秀”。畢業生則要告訴自己:我真的很厲害,我可以在考試中發揮得很好。另外,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設定小小的目標,比如考試后想去做什么。這是一種美好的愿景。孩子會覺得,當跨過困難階段后,會有非常美好的事情在等著,而且這并非遙不可及。如果小愿景可以分階段實施,不妨在孩子取得進步時,給他們一部分嘉獎。目前,家長不用盯著孩子不停地學習,他們需要的是鼓勵和嘉獎,以及告訴他們美好的愿景。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孩子們在緊張焦慮時,會產生負面的情緒。我們常說,人體像容器一樣,會慢慢地裝滿負面情緒,如果不及時疏導,它就會溢出來。人類情緒的宣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對外的,就是沖動、攻擊、憤怒等表現;還有一種是對內,則是自責、自怨自艾、自傷等行為。對此,家長首先要接納孩子負面情緒的表達,要理解他們。不僅如此,家長要盡可能讓孩子能夠對外去表達情緒,這時每一位家長朋友都可以做孩子的“出氣筒”。

身體的準備方面
身體和心理是相通的,沒有良好的心理素養,身體往往會表達出不健康的信號。同樣,身體素質不夠好,心理也會受影響。所以,現在的階段,大家應注意能量和營養的補充,但不要過量;保持良好的睡眠,睡眠時間非常金貴。

習慣的準備方面
這不僅是對于畢業班的學生來說,經過漫長的網課學習后,大家可能對實體課堂教學不那么熟悉了。開學之前,請學生和家長逐漸回憶以前的狀態,讓自己的心理和身體,重新回到那時的習慣狀態,比如準點起床、睡覺。
建議學生做一些儀式性的動作,比如穿校服,升旗時間到了,在家里做一些相關活動。短時間里,學生需要建立起以前的上課習慣。有良好的習慣,才能夠帶動持續前進。

問題二:家長擔心孩子能否適應開學,應如何調整自我狀態,孩子對上學有抵觸情緒怎么辦?
對于成人來說,生活和工作環境變化以后,可能會有一些不適應,但成人的適應力很強。與成人相比,孩子的適應力不那么強。
因此,一方面,開學前要刻意地去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節奏和習慣,比如在家庭環境中,設置趨向于和學校課堂相近的學習時間段和學習強度。環境也要做好設置,趨向于學校的環境。比如家里環境很舒適有零食,而學校不是這樣。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適應時間可能會更長一些。家長和孩子要協議好,循序漸進地分階段進行。如果孩子做得好,要給予語言和精神上的鼓勵,甚至物質上的刺激;如果做得不好,家長不要過度責罰孩子,給予他們時間來調整。此時,“換位思考”很重要。家長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考慮他們心理和身體的適應度,不可過度著急。
正如“有一種冷,叫‘我媽媽覺得我冷’”一樣,“有一種急,叫‘我媽媽比我更急’”。這時,家長也得適度調整自己的狀態和心理,去接納孩子的不如意。
問題三:疫情防控期間復學,有家長表達了對開學的擔憂。五一后啟動分批返校,假期時的人員流動,也讓部分家長感到極度焦慮。
非常理解大家的緊張和焦慮。給大家“四顆定心丸”。

第一顆:信任丸。
其實家長不是最擔心的人,學校和老師才是,他們一定要給孩子提供足夠安全的環境。請家長能夠充分地信任學校和老師,他們有絕對的責任心,做好安全把控。
第二顆:交流丸
家長的擔心害怕,相信也不是個例。建議把焦慮和擔心的問題,與其他家長交流。家委會的家長對學校具體的部署措施更了解,可以和這些家長分享和交流。很多時候,一個人一直想,會讓焦慮極度膨脹,變得更加焦慮和緊張,而把焦慮釋放出來,去尋求答案的話,焦慮度會明顯下降。交流的過程,其實也是療愈的過程。
第三顆:自律丸
張文宏教授常說:你不要去管別人應該怎么做,你只要做好自己就行。那五一假期中,我們應該做什么?作為市民朋友,請建立充分的自律,不去做違規的事情,你要相信,每個人做好了自己的本分,社會一定非常和諧。
第四顆:宣教丸
相信教育部門已經做好了相應的部署和一道道把關,在開學之前,還要給家長相應的宣教,比如希望家長五一期間盡可能減少人員流動,為孩子順利開學營造好的環境條件;對于每一位老師來說,應在家長群里重復強調防控要求,引起家長的重視。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