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擔心有輻射,CT、磁共振多久可以做一次?
放射診斷科
CT和磁共振檢查
在腫瘤診斷和隨訪中
發揮著重要作用

這兩種檢查產生的輻射
會對身體健康有影響
真實情況是怎樣的呢?
實際上
日常生活中的輻射無處不在

在安全范圍內
就不會對人體產生實質性的危害!
CT檢查
兩害相權取其輕
自然環境中存在天然的電離輻射,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報告指出,成年人人均受到的天然電離輻射劑量約為2.4毫西弗/年。我國對公眾推薦的輻射劑量限值是:除天然照射外,附加的人工輻射劑量不應超過1毫西弗/年,并且如果5個連續年平均劑量不超過1毫西弗,則某單一年份接受的有效輻射劑量可以提高到5毫西弗。

不過,對于高危人群和患者而言,如果是為明確診斷或指導治療而進行CT檢查,患者應充分相信醫生、配合醫生進行檢查,切不可因為擔心輻射而拒絕檢查,錯失早期診斷的機會。

例如,若在常規體檢中胸部低劑量CT檢查發現了肺部占位,為進一步明確診斷,可能需要加做胸部增強CT檢查,這不僅能幫助醫生明確診斷,還能對腫瘤的大小、位置、分布、侵犯周圍組織及淋巴結轉移的情況進行準確評估,從而確定腫瘤分期分型,以便實行最佳治療策略;后續也需要根據治療方案定期進行CT復查,幫助醫生了解治療效果以及監測腫瘤的發展情況,從而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以免延誤病情、錯失治療最佳時機。

為減少非檢查部位受到的輻射量,醫生一般會在進行CT檢查時采用鉛板遮擋等防護措施,以保護患者。
特別提醒
40歲以下健康人群的常規體檢不建議進行胸部CT篩查,40歲以上人群如選擇胸部CT作為體檢項目,可選擇低劑量CT,其輻射劑量為常規CT的1/5~1/3。

沒有電離輻射,更安全
磁共振檢查是利用原子核在高磁場下的共振成像的技術,因此不產生電離輻射。故從理論上講,做磁共振檢查的次數可以不受限制。但是否需要進行還是要根據疾病的特點以及個人的身體狀況,遵從醫生的建議。

來源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