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父母對孩子哭窮,這種教育有毒
原創 團長和他的主創團 團長說心理

如何跟6歲小孩解釋爸爸媽媽離婚了,以后我們生活會變窮了。

A:你好,薇莪拉。
有部韓劇《山茶花開時》,女主角東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獨自撫養8歲的兒子,有一天兒子要參加夏令營,需要交一筆費用,他擔心媽媽支付不起,就沒告訴她這個消息。
后來媽媽知道了,問他為什么不告訴她夏令營的事,兒子說:“家里沒錢啊,你經常說想做個飽死鬼都沒有錢。”

看似兒子懂事的背后,是以壓抑自己的真實需要和感受為代價的。
一般很多父母會選擇這樣和孩子說:
“你就知道買玩具,爸媽賺錢那么辛苦,怎么這么不懂事?!”
“為了給你讀書,你知道我們賺錢有多辛苦嗎?”
“不要跟人家比,他們家什么條件,我們什么條件,比不起。”
總之:我們很窮,沒錢,你要懂事。
這就是影響了我們很多人一生的“哭窮教育”。

只是,這份擔心,很有可能讓孩子在學會“體諒”父母的同時,產生深深的“不配得感”。

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來養育孩子,不刻意裝窮,也不虛偽炫富。孩子提出的要求,能滿足的,我們就心甘情愿地滿足,不能滿足的,也可以坦蕩蕩地拒絕。
與其去想怎么和孩子談“窮”,不如把目光放到自己身上來,看看自己頭腦里的擔憂和假設是什么,然后讓自己變成一個有富人思維的人,具體的轉變方法可以了解我的財商課程。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與金錢關系的改變才是孩子最好的財商課。
即使已經離婚了,只要你是一個心中有愛,目中有人的人,同時愿意學習和成長,你就值得過上富足的生活。

您好請問一下我怎么幫助我侄子他們讓他們想學習,喜歡學習,我侄子他們現在12歲了,上初中,天天玩手機,不愛學習也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們爸媽離婚,也都不管他們。我爸媽也管不到他們,謝謝!
康妮
A:你好,看得出來你是一個很愛孩子的姑姑,很幸運你的侄子們并不是沒人管的孩子,還是有人在牽掛他們的學習。
但是,你在想幫助孩子的同時,要明確,你并不是孩子的父母,親子教育最好是父母的工作。如果孩子并沒有在心里把你放到父母的位置,你的干涉可能會有反效果。
作為姑姑能做的,可以是和孩子的父母交談,告訴他們必須重視孩子的學習。
同時,你要是真想引導孩子,最好還是讓他們擁有一個愛學習的環境,家里人如果吃完飯都抱著手機,周末睡到日上三竿,孩子都是有樣學樣,怎么會去書桌前抱起書本呢?即便是和他們講很多大道理,比如不學習以后沒飯吃,孩子也很難聽進去。
我的老師張國維博士,他有三個兒子,三個都是博士,他的教育成果讓不少家長羨慕不已。他是如何教育出這么多優秀的孩子呢?我們來看其中一個案例。
和大多數孩子一樣,他的二兒子在小時候瘋狂地迷戀上了游戲,但張博士沒有像一般家長那樣指責和控制,而是和孩子一起玩,與孩子打游戲的結果當然是輸給孩子,有一次他又輸給了兒子,在孩子正高興的時候他說:
"你打游戲是很厲害,可是你能打得過設計游戲的那個人嗎?",這個挑戰不得了,直接把兒子挑戰成為了電腦工程系的博士,因為這個問題讓他的孩子從迷上游戲變成了迷上電腦。
當然,這種對孩子的啟發,需要有懂心理學的家長才能夠做到。
如果有能力和機會的話,可以帶孩子參加一些正規的青少年成長訓練營,同時,最好還是和孩子的父母好好談談,如果自己實在能力有限,也不要太過愧疚。
祝福!

@阿波羅尼亞:
團長,我研究生畢業,剛剛參加工作,小組長讓一個和我年齡一樣大的女生D來做我的帶教老師(她比我早半年畢業進公司),說這樣關系會好一點。可是D私下里總是一副老大的樣子教訓我,像領導教訓小學生一樣。但人多的時候又一副熱心腸關心我的樣子。一開始我還可以忍受,可是后來她說的話越來越難聽,我無法忍受,正好那一陣子去其他部門輪崗,就決定冷落她一段時間。可是我發現冷落她的時候一開始她態度會好轉,等我覺得她變好了,心一軟,想和她好好說話的時候,她又開始找我各種疏漏的地方批評我,把我說的一文不值。后來,我就一個人學習,問公司其他員工問題。組長發現情況不對,她又跑到組長那里說我這人性格張揚,名牌大學畢業,不愿意向她學習。這個時候已經是放年假最后一天了。我整個春節想到這件事就非常生氣。可是今年一過來,她居然看見我就像看見老朋友一樣,經常當眾關心我,我不理她,她也表現的根本不介意,一次又一次當眾和我說話。語氣都很好。D是小組長帶出來的第一個員工,深得小組長信任。和辦公室其他員工也好得不得了。(其實她很會做人,但我想不明白為什么我剛進公司時,非要惡狠狠地和我說話)她是那種在辦公室話特別多,經常一副天真活潑樣子的人。我真的不知道應該怎樣和這樣的同事相處,我感覺我無法再忍受她了,可是根本找不到切入點去談這件事,她今年變得“特別好”。我們部門是新成立的,一共四個人,她是小組長的第一個徒弟,后面來了一個男生,我是第四個進來的,也是除了她之外唯一的女生,我感覺這個人兩面三刀的,但是有火發不出,很憋屈。我應該怎樣調整情緒,團長對這樣的事情有好的建議給我嗎?
A:你好,看得出來你很難過,你開始尋找方法來幫助自己,這很好。
但,我們首先要看到扎心的一點:別人怎么對你,都是你教的。
如果一切真的如你所說,遇到這么一個“兩面三刀”的同事,你是做了什么,讓她覺得可以繼續這樣對你呢?
這里沒有指責你的意思,也不是說你“錯”,而是你需要把目光放回到自己的身上來,這個問題才有它發生的價值,否則,你就算辭職去下一家公司也還是會遇到翻版的D。
你做了什么呢?也許是不敢直視她的眼睛讓她覺得可以對你動輒大罵,也許是迫于她是你上級的權威而不敢發聲,無論是什么,你都需要自己去看到。
我留意到你提起D時的用詞,有很多負面的評判,對方就是大灰狼,而自己就是小白兔,但真的是這樣嗎?我不知道。
但我希望你多一個視角來看她,她所謂的“受領導喜歡”,“同事面前天真活潑的樣子”,這些從另一個角度說,是她受同事歡迎的體現啊,而這,你是可以去學習的(不是要你學習兩面三刀),任何人的身上都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當她指責你的業務能力時,是不是你確實沒有做好呢?如果是的話,好好用心學習,也是對你很有利的方法。這些都能夠幫助你把職場路上的絆腳石變為墊腳石。
至于,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這是一個很核心的問題,可以問問自己,為什么那么在意她,為什么在意她對你的看法、對你的態度,這背后也許有意想不到的答案在等著你。
情緒不要壓抑,找一個安全的環境,哭一哭,喊一喊,都是可以的。
當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提升自己,有一天你會發現,眼前的困難,早就不再是困難了。
原標題:《問答|父母對孩子哭窮,這種教育有毒》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