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閱讀使你成為更好的人,這里是來自科學界的證明
原創 as 科學藝術研究中心


讀書,被認為是一種性格較為內向者的活動,甚至有一點點不合群。但事實上,人類從事閱讀的時間已經有5000年之久了,在古代乃至近代,它都是一項可以有很多人參與的社交活動,人們選擇和其他人一起看書,會大聲朗讀出來并分享它。一些歷史記錄表明,在圣奧古斯丁的時代,悶聲不響的閱讀會被視作粗魯。
對于一個熱愛讀書的人來說,無論身處何處,書帶給他的好處都可謂數不勝數,近年來的許多科學研究,也從各個角度證明了這一點。


結果顯示,愛讀書的人對他人的感受有更強的意識和同理心,而那些喜歡看電視的人給人的印象則不那么友好,對他人的看法也不那么理解。
為什么讀書的人更有可能發展出更好的社交技能呢?研究者認為,閱讀是一種讓人們對人物有更深層次思考的個人體驗。
面對那些抽象的文字,我們必須在閱讀過程中進行“補白”,所以一邊在試圖理解角色所經歷的事情,一邊也會同步發展同理心技能。”


實驗中,參與者需要閱讀三種類型的文本:文學小說、通俗小說和非小說。之后,研究人員采用了幾種方法測試他們的ToM能力。其中一個測試要求參與者看演員眼睛的黑白照片,并指出演員所表達的情感。另一個是Yoni測試,包括情感測試和認知測試。
結果發現,被分配閱讀文學小說的參與者在ToM測試中的表現明顯好于被分配到其他實驗組的參與者,而其他實驗組的參與者之間沒有差異。
不過,2016年,賓夕法尼亞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心理學系的高級研究員Deena Weisberg等人進行了重復實驗,并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對2013年的這項研究提出了異議,他們提出,短時間接觸小說不會有什么效果,只有長時間接觸才有可能會提高你的ToM技能,而還有一個可能是,具有這項技能的人可能也更愛看小說。


相關實驗要求一組參與者去閱讀卡夫卡的《鄉村醫生》的簡略編輯版本,這是一個荒謬故事,里面充滿了某種令人不安的事件;而要求第二組參與者去閱讀同一個故事的重寫版本,里面的情節和文學元素不再像原版本那樣晦澀難懂。
之后要求兩組參與者都去完成一項人工語法學習任務,任務中的字母串處于隱藏模式下,而他們被要求復制單個字母串,并在那些遵循類似模式的字母串旁邊加上標記。
研究者發現,那些讀了這篇荒謬故事的人顯得更有動機去找到結構,他們檢查了更多的字母串,顯然比另一組參與者更好地學習了這種模式。對此,論文解釋說,當你面臨一種無意義的威脅時,大腦會在環境中尋找其他類型的意義,比如某種結構。


擴散各向異性指的是水分子在大腦中如何運動。在大腦白質中,水更容易沿著平行于大腦軸突的方向流動,而不太容易沿著垂直于軸突的方向流動,因為受到軸突膜和髓磷脂等結構的阻礙,于是擴散速率在不同方向上的差異增加了擴散的各向異性。
當一個方向上的擴散比其他方向上的擴散更多時,擴散各向異性也會更高。而人體的大腦白質各向異性值會隨年齡、損傷和疾病的增加而降低,一般來說,從30歲左右開始逐漸下降。
實驗中的測試對象為152名平均年齡為81歲的老年人,來自一項大規模研究阿爾茨海默病危險因素的項目。根據詳細的臨床評估,他們沒有癡呆或輕度認知障礙。
研究人員要求參與者在1-5分的范圍內對自己在過去一年中參與精神活動的頻率進行評分。這些活動包括閱讀報紙和雜志、寫信、打牌和玩棋盤游戲等。
在一年內,這些參與者一共接受了1.5 t掃描儀的腦MRI檢查。研究人員收集了解剖學和DTI數據,并使用它來生成擴散各向異性圖。
數據分析顯示,老年人的認知活動頻率與大腦中較高的彌散各向異性值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在經常進行認知活動的那部分對象中,擴散各向異性更高,表明這些人的大腦屬性與年輕人更為接近,也就是其衰老程度更低。


2009年,由蘇塞克斯大學國際心理實驗室咨詢公司招募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各種放松疲憊神經的方法當中,讀書的效果最好,也最快。
實驗中,被試們顯示通過一系列的測試和鍛煉來提高壓力水平和心率,然后再用各種傳統的放松方法——聽音樂、散步或喝杯茶——進行緩解。結果證實,閱讀的表現最佳,受試者只需默讀6分鐘,就可以降低心率,緩解肌肉緊張。整體壓力水平通過讀書能大幅度降低68%,而聽音樂是61%,散步是42%。
主持這項測試的David Lewis博士解釋說,這是因為人的注意力必須非常集中在閱讀上,而進入文學世界的分心會緩解肌肉和心臟的緊張。可以說,沉浸在書中是一種終極的放松。在不確定的經濟時期,當我們都渴望某種程度的逃避現實時,這一點尤為重要。
往期精選
有些人永遠不會和自己說話……別笑,你試試看大腦中能找到自己的聲音不?



科學藝術研究中心是一家非營利機構,以“跨界促生變革”為核心,致力于打造國內首家科學藝術家們的研究與創新平臺,來促進不同學科領域間的高度交叉融合。科學藝術研究中心集創作與傳播為一體,推動科學知識的大眾普及。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系:info@as-org.com
原標題:《閱讀使你成為更好的人,這里是來自科學界的證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