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糖尿病患者請小心:這個癥狀可能會危及生命
本文已發表于公眾號“燒傷科醫生陳鄭禮”
發現異常請務必做一個B超檢查
前幾天我們的治療小組收治了一個糖尿病患者,一開始病人自己沒當回事兒,結果差點丟了一條命。
我今天來說說他的故事。
這位病人最早的癥狀僅僅是左小腿疼痛,過幾天出現了紅腫。

這是很常見的皮膚軟組織感染,一般人用點抗生素就可以治愈。
但這個病人的血糖特別高,達到27mmol/L,是正常人的5倍左右。這種情況是值得醫生重視的,我們見過很多因為下肢感染最后送了命的糖尿病病人,所以把他收治入院了。
病人入院的時候,體溫不是很高,僅僅有一點低燒,其他方面和正常人差不多。
我們首先給病人做了一個糖化血紅蛋白的檢驗,這是判斷糖尿病嚴重程度的指標。
為什么不用血糖指標判斷糖尿病的輕重呢?
因為血糖的波動很大,有些病人盡管糖尿病多年,但是由于使用藥物控制的比較好,血糖不一定會增高;而另一些病人可能處于糖尿病的早期,由于飲食控制的不好,測出來的血糖會很高。這樣的話,血糖值就不適合客觀判斷疾病輕重了。
糖化血紅蛋白可以比較準確地反應實際病情。正常值是3.6-6%,這位病人是11.8%,高出了一倍左右,提示患病時間比較久且控制得不好。

隨后我們做了一個紅腫部位的B超檢查。
B超是簡單易行的局部檢查方式,即使經驗豐富的醫生,有時也難以通過表面的情況判斷皮下到底有沒有膿腫。
在B超廣泛應用于臨床之前,醫生們使用穿刺的辦法進行診斷,就是用一根粗針扎進去,看看有沒有膿液流出。但穿刺會造成一定的損傷,也容易導致感染的加重。

這位病人的B超結果提示皮下有膿腫,但是邊界不清晰,無法判斷膿腫的大小。
B超結果很重要,因為這是手術的指證
于是,我們開始手術……
特別感謝賁道鋒教授的親自操刀和照片收集,讓我們有機會全程感受手術的過程:



向右滑動可查看原圖,圖片可能引起強烈不適,需謹慎
手術中探查到了膿腔,然后順著間隙往下繼續清創


向右滑動可查看原圖,圖片可能引起強烈不適,需謹慎
膿液的量有點出乎意料,像一瓶打翻的牛奶,不斷地往外冒


向右滑動可查看原圖,圖片可能引起強烈不適,需謹慎
膿液一共大約引流出200毫升,快從手術臺上流到地上了


向右滑動可查看原圖,圖片可能引起強烈不適,需謹慎
這是完全沖洗干凈后的創面,曾經的千瘡百孔依然依稀可見
手術的過程比較震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回復關鍵字“視頻”觀看,感受一下“流膿如泉涌”的場面。


圖片可能引起強烈不適,需謹慎
膿腫的傷口是不能馬上縫合的,因為不可避免的還會有膿液殘留。我們經過一周時間的換藥后,簡單縫合了傷口,留下一條縫隙,便于最后的一點膿液可以順利流出。
病人最后有驚無險、轉危為安。
假設一下,如果膿腫蔓延到膝蓋,那么這條腿可能就保不住了;膿腫周圍血管豐富,如果膿液進入血液循環,命都會丟掉!整個過程只需要1-2周。
糖尿病起病比較隱匿,起初并沒有什么癥狀,僅僅是血糖升高,對生活的影響不大,因此很多患者并不在意。
但是血液中糖分的浸潤,會日積月累地損害血管以及各種組織,進而累及到全身所有的器官。像這例病人如此嚴重的膿腫,往往都是常年血糖控制的不好造成的。
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就要平時注意血糖的控制,不能因為沒有不適的感覺,就放任自流。
血糖的升高就像欠下的債一樣,也許大腦會忘記,但是身體不會。今天的血糖不穩定,十幾年后就會演變成各種器官組織的感染衰竭,兌現給自己。
糖尿病引起的膿腫進展會非常的快。不少病人可能第一周截了腳趾,第二周截腳,第三周小腿,然后大腿截肢,最后甚至命都保不住。
很多人也知道糖尿病可怕,可真的到了需要考慮截肢的時候,往往又有很多顧忌。
所以,對于糖尿病患者,請平時務必防微杜漸,不能熟視無睹;到了有癥狀的時候,千萬記得要當機立斷,該手術就不能猶豫,諱疾忌醫的代價會很大。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