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大會址”日記|外公帶6歲外孫來參觀:愛國情要從小體驗
【編者按】
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在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4月21日,星期二,陰。
“外公,您看這里寫他剛滿5歲就讀書,比我還小呢。”參觀一大會址紀念館《周恩來與中日友好文物史料展》時,今年6歲的王梓宸對外公錢寶祥說。

祖孫倆一般參觀,一邊討論。王梓宸忍不住想用手去摸展品,錢寶祥提醒他不用要手摸,要愛護文物。

王梓宸就讀幼兒園大班,因為疫情原因幼兒園沒有開學,這段時間就和外公一起待在家里。
宅在家里時間長了,錢寶祥決定帶外孫到戶外走走,他騎著電動車帶外孫到老房子舊址參觀,“老房子就在興業路上,當年動遷,我們就搬走了,當時他還沒出生呢。”看完老房子舊址,看到對面就是一大會址紀念館,祖孫倆決定進館參觀。
“讓他感受一下紅色文化,愛國情要從小體驗。”錢寶祥說,自己舊地重游,變化很大,心情有點激動。
15時6分,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在一大會址紀念館門口看到,入口處的屏幕顯示“今日到館總人數90人”。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最近工作日參觀人數為一百多人,雙休日參觀人數為兩三百人,而2019年同期的參觀人數是五六千人,館內最高峰時接待的參觀人數曾經破萬。

館內的防疫措施也做得十分到位,進館前要出示綠色健康碼,進館后需要用館方提供的餐巾紙包好身份證進行無接觸式刷卡。場館入口處和出口處都放置了種類齊全的消毒防疫用品,還配有專門的“廢棄口罩回收點”垃圾桶。工作人員也會適時提醒參觀人員保持距離、全程佩戴口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