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必新:判賠數千萬元的專利、商標侵權案件已屢見不鮮
澎湃新聞記者 林平
字號
4月21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江必新在介紹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有關情況時指出,人民法院通過適用懲罰性賠償、提高損害賠償額度、嚴懲知識產權犯罪,判賠數千萬元的專利、商標侵權案件已經屢見不鮮。
澎湃新聞注意到,今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的主題是“知識產權與健康中國”。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法院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案件475262件,審結469569件,同比上升41.89%和46.91%。
江必新表示,過去一年,人民法院聚焦“舉證難、周期長、賠償低、成本高”等頑癥痼疾,取得新的成效:審結了一批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專利授權確權行政案件,有效提升了專利授權質量;依法遏制商標注冊惡意申請,積極劃清商業標志的界限;對惡意取得的知識產權依法不予保護,倒逼知識產權授權質量的提升。
在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上,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查知識產權糾紛行為保全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正式施行,使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得到更加及時的救濟。
江必新舉例說,比如上海、重慶法院在多起訴前行為保全申請案中,依法裁定被申請人立即停止對涉案網絡游戲的“外掛”行為和錄制視頻網絡傳播行為;浙江法院在涉及淘寶店鋪的訴前行為保全案件中,裁定被申請人立即停止針對申請人知識產權侵權投訴的行為。同時,通過適用懲罰性賠償、提高損害賠償額度、嚴懲知識產權犯罪,進一步加大了侵權成本。判賠數千萬元的專利、商標侵權案件已經屢見不鮮,涉及單首歌曲著作權侵權案件的判賠數額也在逐步提升。上海、廣東、江蘇等地法院對惡意侵權情節嚴重的案件,依法適用懲罰性賠償,最大限度地維護權利人合法權益。
責任編輯:蔣晨銳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