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青春一夢三十年,一首歌穿越回90年代
?讓流浪的足跡在荒漠里寫下永久的回憶
飄去飄來的筆跡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語
前塵后世輪回中誰在聲音里徘徊
癡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終難解的關懷

在時光機還沒有被造出來之前,人可以用什么方式穿越時空呢。每每聽到這首《追夢人》,就仿佛坐上了時光飛船,飛躍30,看見長白山皚皚白雪下深藏的大俠和飛狐,以及被騎摩托的華仔鮮血染紅的吳倩蓮的婚紗。

不知什么時候開始,90年代已經逐漸成為記憶中的一個盲點,仿佛它就是一個過渡和銜接,對接著灰暗和鮮亮的兩個對比。在熟悉數碼清晰度的人們眼中看來,90年代的記憶已經無法滿足畫質要求,那略帶膠片顆粒感與泛黃的年代感,就猶如一架老式唱片機中放出有些走樣的旋律。
但正是這旋律的重現,總能在特定的時刻,擊中靈魂中潛藏的密碼,在無法入眠的深夜里,生長出一種懷舊的鄉愁,那里有《我愛我家》式的日?,嵥椋灿小豆呕笞小钒愕那啻簾嵫懈鞣N武俠世界的愛恨情仇,也有一張張街邊臺球、錄像、游戲廳里故作老練的稚嫩臉。

逝去的日子,總是自帶一種浪漫的濾鏡,環顧回憶的角落時,曾經再熟悉不過的日子,也帶有一種陌生之后的美感。枯燥的學習生活,似乎被夕陽灑下的暖紅映的無比美妙,藏在男孩女孩心中的情愫,就如那暖紅中待開的嫩花,學校邊的美食就是滋養這些花朵的原料,在略微擦黑的天色中,那烤著什么東西的微光里包裹著可能是這輩子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
即便是在被管教的家中,那種煩躁和迫不及待長大的心情,也早已被歲月磨平,透過如今白發斑駁的父母,想念那段他們生命力最旺盛的共處時光。兩種不同的生命階段,在各自旺盛的生長時,總是尖銳的碰撞著。

與父母玩著看電視不被發現的游戲,遠遠的聽到父母的腳步,就關上電視,豈料姜還是老的辣,摸了電視的溫度,順手一頓打是跑不掉了,從此也就養成了一種邊偷看電視邊用扇子在后面扇風降溫的習慣。
在電子時代徹底征服這個世界之前,90年代還殘存著人們的一些浪漫的習慣——同學之間的小紙條,遠離家鄉的信件,深夜枕邊的廣播,歪歪扭扭的字體中幼稚的情書。即便當時最熱烈的相處,如今看起來也那么古典和含蓄。
正是因為那種含蓄,讓很多事情更有韻味,在繞圈中,時間被人為的減緩,生命無形的加長。更有趣的是這種緩慢感不斷地被出現的新鮮事物沖擊著,在匱乏剛剛有所緩解的時代,所有的東西都是新的,世界仿佛加速向著每個人撲面而來,就如以200邁的速度走著月球太空步一般。
兩股不同方向,不同速度的力量,拉扯著本就變動不居的思想,一冷一熱,一快一慢,一現代一陳舊,在力量的漩渦中,塑造出了姿態各異的靈魂,可能有的扭曲,有的畸形,但遠比如今千篇一律來的更加有趣。
“讓青春吹動著你的長發,讓它牽引你的夢。”這一夢,就是三十年,路邊的桃花笑著春風,海棠嬌艷依舊,往復的節氣,刻下了不同的音軌,每當意識的看門人睡著,心里面就會唱起歲月的歌。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