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制定好的手術方案是一成不變的嗎?
原創 王佳孜醫生 孫成彥功能神外

佑寶,男,4歲,在當地醫院29周順產,出生低體重,產后啼哭聲響亮,無明顯窒息缺氧表現,住保溫箱期間有黃疸,接受過藍光治療。
17月齡,孩子尚不能獨自站立,在南京確診為腦癱,進行早期康復干預。
22月齡,可在矯形器的輔助下行走,但姿勢異常,后來以居家康復為主,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雙下肢肌張力逐漸升高,肢體運動靈活度漸漸下降,于是家長又帶孩子去嘗試肉毒素治療(相信不少家長給孩子打過肉毒素),剛開始接受肉毒素治療,肌張力確實有一定程度的緩解,但是時間久了,肌張力慢慢又會反彈,導致孩子的癥狀反反復復。
家人當時帶孩子來面診,孫成彥教授查體發現:
孩子雙上肢精細運動稍差,雙下肢肌力3級,肌張力3級,雙側膝反射、跟腱反射亢進,膝關節輕度屈曲,雙足呈馬蹄內翻畸形,雙側跟腱攣縮約3cm,踝關節背伸活動受限。
▲佑寶手術前
于是給他制定了治療方案:建議先行腰部FSPR手術,再進行雙下肢肌力肌張力調整手術
按照既定方案,2019年11月,我們團隊給孩子做了腰部FSPR手術,孩子術后效果尤為明顯——肢體痙攣狀態得到解除,雙側踝關節背伸較之前活動度大了很多,下肢的各個關節變得靈活了,效果出乎我們的意料。
▲佑寶手術后步態
非常有意思的是,如果按照方案,孩子下一步應繼續做下肢的肌力肌張力調整手術,但腰部FSPR手術后隨著肢體肌張力的下降,孩子足踝的靈活性已明顯改善,考慮到他雙下肢尚未形成固定畸形(只是跟腱稍為有些緊),最終,我們決定暫不給孩子做下肢的肌力肌張力調整手術,先康復觀察一段時間,如果通過康復就能改善,小朋友就可以少開一刀,免受一些痛苦。
孩子手術后在我們中心接受了短期的康復治療,疫情期間,一直按照我們康復師制定的遠程居家康復方案在堅持。近期家長反饋:孩子術前雙腿并攏無法下蹲、跑步踮腳,現在,可以輕松蹲起,勾腳輕松很多,跑起來也不容易摔倒了。
目前,孩子恢復得很好——能夠單腿支撐站立、上下臺階、行走、跑跳,各方面基本上接近正常的小朋友。
▲如今佑寶單腿支撐、行走接近常人
END
原標題:《每周壹案丨制定好的手術方案是一成不變的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