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買鄂|澎湃發起買鄂半月,湖北農戶:銷量增加也收獲了人情味
疫情期間,正值湖北春茶上市,小洲的茶葉店鋪一度面臨關店風險,不過,他很快看到了轉機。
“如果不是政府和媒體對我們開展助農活動,很多茶商都堅持不下去。”在加入澎湃新聞聯合電商平臺推出的湖北農產品專區后,小洲的店鋪銷量明顯上漲,“可以說這些訂單支撐我們熬過這個寒冬。”
為助力湖北農副產品打開銷路,澎湃新聞(www.kxwhcb.com)3月27日發起“‘買鄂’助力湖北農產品推廣月”活動,與趣頭條、京東、淘寶、拼多多、蘇寧易購等電商、資訊平臺聯手,為湖北農副產品搭建從宣傳到購買的無縫對接平臺。
活動啟動后,澎湃新聞通過全媒體矩陣給湖北滯銷產品“牽線搭橋”,半個月以來,效果顯著。

銷量增長,也收獲了人情味
在“買鄂”推廣月活動中感受到變化的不止小洲。
“此前兩個月我們銷量基本是0,沒想到突然迎來一個爆發。”希源水果生鮮旗艦店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他的店鋪在加入“買鄂”湖北農產品電商專區后,銷量不僅快速提升,目前同期銷量甚至高于去年。
他介紹稱,春季是湖北秭歸倫晚橙的上市季節,往年采摘期都在二月底或三月初,今年受疫情影響,不僅錯過了最佳上市期,且由于物流不通、銷售受阻,不少果農的橙子都爛在了樹上。
“原本以為今年會虧損很嚴重,但特別感謝電商平臺和媒體對我們進行的幫助。”該負責人稱,隨著4月初“買鄂”助農活動開展,倫晚橙的銷量迅速增長,如今店鋪每日線上訂單能穩定達到1-3萬單,超過去年同期訂單量,“目前增長的訂單能夠基本彌補我們過去兩個月的虧損”。
在澎湃新聞與趣頭條4月1日合作推出的“買鄂”助力湖北農產品推廣月電商專區【點擊進入專區】,主營湖北京山大米的綠之豐旗艦店,也感受到了“助農活動”拉動的巨大消費動力。該店負責人盧燕說,自“買鄂”專區啟動以來,店鋪整體銷量翻了一倍多,同時也得到了不少外地客戶的支持。
“原本消費者對湖北產品會有些抵觸心理,即使物流通了,產品銷量也上不去。” 盧燕說,疫情期間因產地在湖北,線上銷售的大米退貨率一度達到30%。但后經媒體不斷宣傳、專家出面“科普”,不僅讓消費者對湖北大米更放心,還有許多消費者為支持湖北商家而專門購買大米。
她介紹稱,目前銷量在“助農”活動的帶動下快速提升,比去年正常時期已經同比增長25%,“我們在收貨產品銷量的同時,也收獲了更多的人情味,非常感動”。
半個月來,多家電商“湖北貨”成交量大漲
半個月來,除了與電商平臺共同推出電商專區,澎湃新聞還通過全媒體矩陣,鼓勵全國用戶“買買買”,刊發湖北農副產品宣傳報道數十篇,為湖北農產品拉流量,并積極與更多電商平臺聯合助力“買鄂”。
4月1日,澎湃新聞與京東共同推出“買光湖北貨”活動,當日湖北特色商品成交額環比3月日均增長超過了109%,其中湖北大米增長193%,洪湖藕帶、武漢熱干面增長幅度超過100%。4月2日,澎湃新聞再次與京東合作設立“買鄂 京心助農尋味湖北”銷售專區【點擊進入專區】,消費者在京東App搜索“京東助農”即可進入該專區。
澎湃新聞還聯合拼多多同步推出“為湖北拼單”活動【點擊進入專區】,截止至4月9日中午12點,拼多多平臺“湖北拼單”和“為湖北拼單”兩個關鍵詞搜索量已超過1.9億次,僅通過關鍵詞搜索帶動的成交量,已超過1200萬單,平臺累計銷售湖北農副產品總額超過4.5億元。
4月8日,澎湃新聞聯合淘寶開設愛心助農湖北農產品專區【點擊進入專區】,為湖北農副產品銷售活動再接力,消費者在淘寶搜索“澎湃買鄂”,即可進入該專區。自4月8日以來,淘寶愛心助農銷售湖北農貨的數量持續走高,截至4月15日,累計銷售湖北農貨食品已超過1.5萬噸。
4月9日,蘇寧易購“買鄂”荊楚優品大會加入澎湃新聞“買鄂”活動,并開設銷售專區【點擊進入專區】。當日蘇寧超市中湖北商戶的線上銷售額同比增長139%,訂單同比增長43%。4月13日,付款金額已同比去年增長1395%,訂單數同比增長75%。
澎湃新聞與趣頭條合作的“買鄂”電商專區,湖北商家在4月上半月的農副產品日均銷售量,環比3月增長233%。
目前,“買鄂”活動仍在全力推進中,秭歸倫晚橙、恩施茶、洪湖蓮藕、潛江小龍蝦、武昌魚、孝感米酒……越來越多的“鄂貨”上線“買鄂”專區,在消費者買得安心、吃得放心的同時,也為待銷的湖北農副產品打開銷路,助力湖北商家“回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