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抗疫日記丨說過一個都不能少,整整齊齊回家我們做到了
文丨唐吉云
249名華山最美逆行者結束隔離,至此所有支援武漢華山人全部歸位
4月14日下午,期許已久的團圓,終于在春花燦爛之時如約而至。
“今天是個好日子,終于等到英雄們回家啦!”華山醫院丁強院長激動地說。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汪志明副院長、華山醫院黨委鄒和建書記、徐文東、耿道穎、靳建平副院長、伍蓉副書記、周海平總會計師,以及各職能處室負責人來到隊員們定點隔離酒店門前,緊緊相擁、互致祝福和感謝,共話這個來之不易的久別重逢。

下午1點,上海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駐委紀檢組組長路新暢,市醫政醫管處徐奕麗副處長一行來到酒店迎接隊員們回家。2點,在丁院長的主持下,召開了一個簡短而熱烈的歡迎儀式。

“向各位領導匯報,華山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一縱隊、三縱隊、四縱隊249名隊員今天都在這里,解除隔離,每一位都非常健康!精神飽滿!”華山醫院副院長、華山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總指揮馬昕教授擲地有聲。“感謝來自國家、上海市、復旦大學、華山醫院的各位領導長期以來的關懷備至,感謝社會各界的慷慨相助,我們在武漢拼搏之際,不僅擁有了堅實的大后方,也解了思鄉之情,嘗了上海之味。剛剛得知今、明兩天恰好是丁院長、鄒書記的生日,讓我們以家人的名義,共慶團圓,一起唱首生日歌!”

鄒和建書記衷心感謝所有支援武漢的四個縱隊共計273位華山人:隊員們用實際行動充分展現了華山醫院這座擁有113年歷史的中國紅十字會直屬醫院的人道、博愛、奉獻精神。付出的背后,是所有人的牽掛:“全國、全上海各級黨政領導都非常關心和支持著我們。今天能夠打贏這場戰爭,是無數力量匯聚而成的結果。孫春蘭副總理兩次連線我們華山醫院醫療隊,為大家在武漢做出的努力與取得的出色成績點贊。上海市委李強書記走訪了華山醫院,關心抗疫英雄們的情況。隊伍里有24位90后黨員一起給李強書記寫了一封信。很快李強書記給我們回信了,信中說,為華山醫院涌現出這么多年輕黨員而自豪!”聽聞不少隊員們想立馬回醫院上班,鄒書記說:“不著急上班!多陪陪孩子,照顧老人,擁抱愛人,醫院永遠是你們最可靠的港灣!”

醫學院汪志明副院長也曾在2008年汶川震后第一批帶隊開拔,深入重災區執行醫療救援任務。作為一名奮戰了30多年的“華山老兵”,面對著新一代華山“戰士”,他感觸良多:“當疫情來臨,當國家需要,青春的你們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今天,代表復旦大學、代表上海醫學院,向各位英雄致以誠摯的感謝。作為一個‘老兵’,我向年輕的各位刀鋒戰士,敬禮!”

終于接到了所有的英雄,丁強院長感慨不已:“這段時間,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機,搜尋你們的消息;每天晚上打開電視,就是看你們熟悉的身影、聽你們熟悉的聲音;每天醫院召開抗疫專題會,第一項要討論的就是支援武漢的情況。今天,你們都回來了,我心里的石頭終于落地了!”
曾經的一幕幕,所有華山人都銘記在心:大年夜,首批4位華山英雄在萬家團圓之際逆行武漢;4天后,第二批4位逆行英雄出發;2月4日,馬昕副院長在華山大道揮舞著黨旗、隊旗,帶領46名隊員整裝上車;2月9日呼吸科李圣青主任在誓師大會鏗鏘有力:“保證完成任務,215人全部帶回!”;2月16日4名ICU增援隊員出征武漢。
仿佛和出征時一樣豪情萬丈,如今依然列隊整齊,全體華山人高喊著:“華山,加油!華山,加油!同志們回家啦!回家!”



在一輛輛接送英雄回家的車前,鄒和建書記等院領導們一一與隊員握手、擁抱,看著大家踏上上汽大眾提供的專車,向著家人溫暖懷抱出發!
曾經參與過汶川地震救援和援藏等醫療戰役的夏敬文醫生,在援鄂期間父親因病去世。今天,醫院為夏醫生設計了獨一份的回家方案,丁強院長、伍蓉副書記一行一路護送英雄回到位于嘉定馬陸鎮的家中,感謝夏醫生的母親培養了這么優秀的兒子,也感謝家人為國家、為大家的支持與付出。得知夏醫生要回來的消息,小區居民們夾道歡迎、送上鮮花,為英雄接風洗塵。


終于回到家人懷抱的隊員們在微信群里報著平安與感動,他們說:在武漢抗疫歲月將是一輩子最難忘、也最值得驕傲的珍貴回憶。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