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東副省級城市經濟競速:濟南沖刺萬億,青島增速目標7%
作為山東經濟的“帶頭人”,濟南、青島兩座副省級城市經濟實力的對比尤為引人關注。
4月13日,山東省委機關報《大眾日報》發布消息,2020年是“重點工作攻堅年”。為把山東省委、省政府部署向深處、向細處、向實處扎實推進,以公開促落實、促規范、促服務,現將16市2020年重點任務、完成時限、責任人予以公布,歡迎社會各界監督。
這意味著,包括濟南、青島在內的山東16市要告訴大家今年要干啥、怎么干。同時,現在立下目標,如果今年實現不了,也勢必會很尷尬。
那么,這兩座副省級城市都立下了哪些目標呢?
濟南:深入實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計劃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梳理發現,濟南市有20項重點任務公開承諾事項,其中有12項是由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二人共同擔任責任人。
這20項重點任務公開承諾事項中提到了不少大事,建設國家中心城市、GDP邁過1萬億元門檻、機場擴建、軌道交通、留住大學畢業生……
具體來看,濟南市承諾,“深入實施《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動計劃》,推動濟南都市圈一體化發展,不斷提升城市能級,提高綜合承載能力,增強輻射引領作用”,該承諾的時間安排是“12月底取得階段性成效并長期堅持”。
同時,“加快打造區域性經濟中心。充分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國家北方地區總部經濟基地,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現經濟穩定健康發展,地區國民生產總值邁過1萬億元門檻”的完成時間是12月底。
在城市配套方面,濟南市提出,“提升省會城市功能品質,加快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軌道交通二期等重大工程。積極推進5G、充電樁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該承諾的時間安排是“12月底取得顯著成效并長期堅持”。
在“雙招雙引”方面,濟南市提出,“推進‘雙招雙引’提升,開展精準招商,打造人才集聚高地,新簽約工業項目200個以上,新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1000人以上。新留濟大學畢業生11萬人以上。”
青島:引領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
和濟南一樣,青島市也是20項重點任務公開承諾事項,其中有4項是由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孟凡利二人共同擔任責任人。
宏觀經濟是市委書記、市長二人共同主抓的重點任務。青島市承諾“精準服務和保障企業復工復產,確保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責任人是王清憲和孟凡利。
與濟南不同的是,青島還點名提出對重點企業的支持。青島市承諾,“支持海爾、海信等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集聚整合全球要素資源,加快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
在人才戰略方面,青島市承諾,“精準引進科學家及科研型、創新型、實用型人才和創業團隊,全年引進聚集各類人才24萬以上,建設籌集人才住房10萬套以上”,該事項要在12月底完成。
在區域戰略方面,青島市承諾,“發揮中心城市龍頭作用,引領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發揮港口門戶城市優勢,主動融入和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
去年濟南、青島差距縮小
去年,濟南GDP增速高于青島,兩市差距縮小。
2月17日,青島公布全市經濟運行情況,2019年青島市生產總值以11741.31億元領跑全省,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5%。
2月18日,濟南公布全市經濟運行情況,2019濟南市生產總值為9443.4億元,在省內排名第二,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0%。
另據《齊魯周刊》報道,濟南近幾年的首位度在逐步提升,其中2017年濟南“首位度”為0.65,2018年為0.64,2019年為0.8。城市首位度所代表的是這個城市在所屬省域的經濟實力和地位,在中國,衡量一個省會城市“首位度”,計算方法是“省會城市”除以“非省會城市中GDP最大的城市”來觀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