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邏輯到真相:高善文自述新書背后的故事
文 | 高善文
拙著《經濟運行的真相》近日面市,引來一些朋友的關心和問候。閑聊之際,敘及一些陳年舊事,歲月風云,與書稿內容多少相關,由此提筆成文,聊為一記,或助談興。
Part.1
一頓早飯
2018年元月初,隆冬的華盛頓異常寒冷,一場大雪過后,房頂上、路邊、樹下都堆著厚厚的積雪。大清早,街上少有人影,偶爾的行人也都行色匆匆,呼著白氣。在馬薩諸塞大街接近林肯公寓的一間酒店的餐廳里,桌上的咖啡冒著熱氣,空氣里飄散著舒緩的輕音樂。我與幾個朋友圍桌而坐,一邊等餐,一邊閑聊著這次華府拜訪的見聞和感受。
坐在我對面的帥哥有一頭卷曲的長發,厚厚的眼鏡片后面,雙目炯炯有神。他一邊搖頭苦笑,一邊感嘆:“這次拜訪的氣氛太詭異了,真是前所未見。美方對中國的抱怨特別多,態度很不友好。”
“也許我們這次遇到的美方官員都是政治任命吧!他們應該不是技術官員,可能也不熟悉對華交往”,旁邊的美女秀眉微蹙,一邊補充,一邊試探性地解釋。
作為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訪美代表團的成員,我們早到華盛頓幾天,已經先行領教過這次華盛頓對華政策圈子的異常氣氛。同桌的友人來自另外一個訪美團隊,剛抵華府,正在閑聊對美國國務院的拜訪情況。我們彼此很早就熟識。

2018年1月, CF40專家團拜訪伯南克。左起:高善文、哈繼銘、黃益平、伯南克

2018年1月, CF40專家團拜訪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
我在心底里又仔細回顧和比較了一下這幾年隨團拜訪白宮、商務部等各類政府機構和華府智庫的情景,對于他們這次的感受很有共鳴。我笑了笑,沒有接這個話茬,心底里疑惑重重:這次美國人葫蘆里到底打算賣什么藥呢?一位美國學者前兩天的話在我耳邊久久回響:“華盛頓圈子里對華政策的大辯論已經結束,新的共識已經成形......”
幾個月之后,中美貿易摩擦正式爆發。
帶著這次訪問的見聞和思考,在貿易摩擦引發社會強烈關注的背景下,我做了幾場演講,并形成了收錄于本書的《國際貿易摩擦的由來和前景》一文,其中的文字后來經過了出版社的仔細斟酌和編輯。這些演講和文字,當時引發了不少網絡圍觀。
Part.2
從邏輯到真相
《經濟運行的邏輯》是2013年出的,與這本書相距差不多有7年時間了。這兩本書的內容主要來自過往的研究報告,算是敝帚自珍,對于旁人未必有很大的價值。
《經濟運行的邏輯》重點放在分析思路和框架的介紹,側重邏輯過程,所使用的證據主要是為了支持和驗證分析框架,其中的資產重估理論曾經廣受關注,被許多人認為是一個分析流動性的框架,一直是這么多年來我們用來觀察和分析金融市場的基本工具之一。
股票市場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流動性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但有些時候流動性的影響成為主導市場的因素,這時用資產重估理論來看問題就很簡便和順手。
這本書當年大賣,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在2013年5月面市的時候,剛好趕上當時的“錢荒”。“錢荒”是一個標準的流動性危機,我們當時基于資產重估理論對其成因和發展提出了一些基本判斷,引發市場較大共鳴,也引起一些財經媒體和政策研究者的注意,甚至引來一些陌生小妹的拜訪請求。
2018年我們對當時的去杠桿政策提出一些批評,不少人認為我們是某些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差不多就是“黑嘴”,也完全不同意我們對局面的分析。實際上,當時的情況從資產重估理論來看,其趨勢和危險是一目了然的,后來的發展也證明我們的看法是正確的。
《經濟運行的真相》重點放在對一些重要的宏觀問題的發掘和梳理上,側重揭示這些問題的真相,邏輯和證據是服務于理清經濟現象的。書名比較清楚地顯示了兩者的區別。
我們在2010年討論了2011-2020年長期經濟增速的下降趨勢,并估計了其水平,當時這個報告受到很多批評,主要認為我們對長期趨勢的看法過于悲觀;現在可以用實際數據去驗證這些估算。幸運的是中性假設下的估算結果與實際數據趨勢相當接近。
我們在2010年的時候還推算了2011-2015年一般消費物價的平均水平,解釋了其中樞上升的邏輯,還用了一個感性的比喻來表達結論,即“上升的地平線”。央行的幾個年輕官員當時對這個想法十分不以為然。
我們在2016年用歷史數據驗證了這一當時的推算,顯示實際結果與推算結論是一致的。
在城市房價、產能過剩、影子銀行、貿易摩擦等領域,我們都試圖解釋這些題目的真相(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提出預測,并基于后來的證據進行驗證。盡管不是所有預測的檢驗都收錄在書中,早期的一些判斷也曾經出現很大偏差,幸運的是,回頭看,多數預測結果與后來的事實倒也接近。
Part.3
從大水漫灌到惡意做空
可讀性和趣味性是這次編選文章時的一個考慮角度和篩選標準。實際上日常工作中,為了與專業背景和教育經歷各異的投資人溝通,我們也需要重視行文上的可讀性。
2016年初,不少城市的房價開始上漲,引起社會關注。在一個內部研討會上,有位房地產業界的資深專家提出一個與眾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這與大力度反腐有關系,原因是反腐所到之處,開發商紛紛減少拿地,一段時間以后供應下降,房價出現上漲。
這個邏輯以前大家從不曾聽聞,但又覺得似乎能說得通。盡管這未必會是主要原因,但至少是一個有趣的視角。
會后,我們專門收集有關數據驗證了這一邏輯,發現它居然真的是對的。這個報告,就收錄在書的相關部分。
我們日常的思考方式中,有兩個方法深入人心,一個是類比法,一個是陰謀論。面對陌生的現象和抽象的事物,我們習慣于用生活中樸素的經驗、鮮活的事例來類比。生動的比喻常常引發強烈的共鳴和廣泛的傳播。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可以幫助我們直觀、快速地理解陌生的現象,缺點當然是不準確,甚至會產生嚴重的扭曲和誤解。
例如我們一談論貨幣政策松動就說“放水”,一說大城市房價漲這么高就說是因為貨幣政策“大水漫灌”。這么比喻當然有一定道理,但如果我們的思考停留在類比上,這其實會妨礙我們對經濟真相更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再有就是陰謀論。這種方法的解釋能力超強,影響力巨大,在事后幾乎沒有它解釋不了的社會現象。陰謀論的解釋過程常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可讀性非常強,很受歡迎。
比如說,股市一旦出現異常波動,就有分析說這是有人在“惡意做空”,是某些境外敵對勢力“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甚至扯到歐洲某些古老的、已經衰落的金融家族。
有位業界長者曾經與我討論此事,他問道“我們如何區分哪些是善意做空,哪些是惡意做空?”。后來他進一步解釋說,惡意做空就是交易員臉上堆著猙獰的笑容,一邊用力地敲打鍵盤,一邊惡狠狠地叫喊“去死吧!”。
其實做多、做空都是市場價格發現的過程,不必與道德判斷和陰謀分析聯系起來。如果有人操縱市場,那監管機構完全可以查處,現在政府也鼓勵內部人“吹哨”。至于說有人在“下一盤很大的棋”,那就更加低估政府的應對水平了。
討論這些背景,我們想說的是,除了類比論和陰謀論之外,基于合理的經濟邏輯和可靠的經驗數據,我們對于許多經濟現象可以獲得更客觀、更深入、也更令人信服的解釋。我們一直在向這個方向努力,在此過程中對經濟真相有所揭示。
Part.4
提高分析能力“永遠在路上”
1990年代初,差不多三十年前,我還在北大讀書的時候,有次錢穎一教授從美國回來,當時他還沒有現在這么大的名氣。他拿著簡歷找到北大經濟學院,希望給在校研究生開門短期課程,內容應該是新制度經濟學專題之類。他的課程吸引了很多學生,教室常常爆滿,我幾乎每次都盡力擠到前排去聽。
他給我們展示了許多新的經濟思想和分析技術,比如“檸檬”市場模型(即二手車市場模型)、產品差別化定價策略等。在信息不對稱條件下,這些對人的經濟行為和相互博弈過程的分析和洞察令我們眼界大開,也見識和體驗了數學和邏輯推演在經濟分析過程中的巨大作用。
下課后,他還常自掏腰包,請我們吃飯聊天,這短暫地改善了我們當時頗為困苦的生活條件。
課上課下,他常建議我們有機會盡量去讀一讀“原始文獻”,并給我們開列了一個文章清單。懷揣著將信將疑的心思,我嘗試性地去北大圖書館找來一些英文文獻。剛開始的閱讀經驗是很不好的,有術語方面的、英語語言和文化方面的、數學工具方面的等諸多困難,也缺乏人一起討論釋疑,但慢慢地,我開始覺得有一些收獲,開始有一些在教科書和課堂上所無法獲得的體悟和經驗。
后來碩士論文選題是資本資產定價理論,當時的一些原始文獻在北大圖書館找不到,我就專門跑到北京圖書館(即現在的國家圖書館)去查找,每次都要用去一整天,盡管很辛苦,但閱讀過程帶來了思想上很大的啟迪和持久的快樂,所以還是愿意堅持下去,并慢慢地形成了習慣。這中間我偶爾發現有本英文雜志很有趣,它的語言幽默中帶著嘲諷,對經濟時事的評論客觀而有深度,于是開始有意識地尋找和閱讀,后來經濟條件改善后就持續訂閱,迄今堅持超過二十五年了。這本雜志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國《經濟學人》。
九十年代末我到五道口(即現在的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讀博士,周小川行長是我的論文導師。他不忙的時候會請我們到銀行的小食堂吃飯,席間大家輪流談談手頭的研究工作,他會穿插評論,提出一些指導意見。
那時我正在集中閱讀一些貨幣傳導方面的文獻,當輪到我發言的時候,我就重點談了談當時讀文獻的一些認知和困惑。他認真地聽完后沒有立即說話,沉默了一下后,他環視四周,逐字逐句緩慢地說:“在你們這些同學中間,高善文以后是能夠做出一些東西的!”。他的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鼓舞,更堅定了我以后要多讀文獻的想法。
2007-08年的時候,我受邀在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上寫一點專欄,當時讀者的一些評論都認為我的文章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2008年我有次在深交所演講,結束后一個“海龜”官員一再對我說,你這可是“美式中文”呀。
實際上這主要是長期閱讀英文資料在專業領域和思考習慣方面形成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細心的讀者多少會注意到這一點,甚至在遣詞造句中看到《經濟學人》雜志文風的影子。

作者簡介
高善文,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學術委員,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獨立董事,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北京大學北京金融校友會副會長。
高善文博士專注于追蹤、分析和預測中國宏觀經濟走勢,研判宏觀經濟政策走向,并以此為基礎分析資本市場受到的影響。他在中國通貨膨脹形成機制、產能周期波動和資產價格變化等領域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并建立起獨立的邏輯分析體系。著有暢銷書《經濟運行的邏輯》,該書詳細介紹了他的經濟分析體系和思路。
高善文博士為北京大學理學學士(1988—1992)、經濟學碩士(1992—1995)、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現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博士(1999—2005)。他曾先后在光大證券(2003—2007)和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1995—2002)工作,2007年加入安信證券。
推薦語
《經濟運行的真相》以科學方法論為基礎,腳踏實地研究中國經濟問題,以廣闊的視野和生動流暢的文筆,向讀者簡明地講述了復雜的中國故事。
——金中夏 IMF中國執行董事
從講故事開始,把歷史案例和經濟周期緊密結合在一起,運用合理的邏輯進行推演和預測,讓未來成為過去的重復,于是乎經濟運行的真相浮出水面。善文果然擅文!
——張曉慧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
關于中國經濟的走勢與真相,不僅中國人關心,大多數別國的企業、投資者與政府也關心。21世紀以來,中國已是世界經濟增長率尤為重要的貢獻者,一方面中國的增速放緩令許多國家擔心,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因為在多維度上的結構轉型較快,而系統數據缺失又讓許多人看花了眼。要把經濟運行的真相講得明明白白真不容易。如果要在業界找經濟學家高手,很難找到比高博士更高之手、更善于文的人了。這本書中的文章不僅讓讀者很快看到一些重要經濟現象背后的邏輯,而且常常由于高博幽默的語言在會心一笑之中得到了思考的促進。如果你要了解業界高手如何理解經濟運行的真相、如果你要學習如何生動地去描述經濟運行中的問題與答案,這都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魏尚進 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