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如何判斷孩子遭受性侵?家長要留意7種行為

生命時報微信公眾號
2020-04-14 10:13
教育家 >
字號

4月9日,山東警方通報某企業高管鮑某某被指“性侵未成年養女”一事,讓「未成年人性侵害」再次成為輿論焦點。幾周前發生在韓國的“N號房事件”,也讓兒童色情犯罪行為引起大眾關注。

在性侵害發生前,總有人心存僥幸,覺得這只是少數的意外,但一系列數據告訴你:兒童性侵,可能就在我們身邊。

“女童保護”調研結果顯示,在2億多中國兒童里,可能有2500萬遭受過猥褻、性侵,最小只有幾個月大。不僅女童,大約每100個男孩里就有8個遭遇過侵害。

在憤怒、厭惡、失望之余,有一件事成了人們更關注的話題:怎樣讓孩子們遠離性侵害?

如果「性」在家長眼里是件難以啟齒的事,那么保護孩子們遠離性侵害也會變得愈加困難。《生命時報》邀請權威專家教會孩子和父母如何防范,并告訴所有人:性的背后,更需要有愛和尊重。

受訪專家: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著名預防犯罪專家 王大偉

中國兒童性教育專家 胡萍

北京林業大學性與性別研究所所長 方剛

兒童性侵犯已成為全球公害。美國、英國、瑞典、澳大利亞、波蘭等多國調查顯示,在中學生里,每20人就有1人受過性侵犯。

根據“女童保護”數據顯示,2018年公開報道的案例中,被性侵的兒童就達600多人

國際數據顯示,性侵受害者10個人中只有1個人會選擇報警,中國大陸的統計顯示嚴重性侵犯的報案率為7.3%。

“每一起性侵害報案背后,就可能有6起隱案。”王大偉指出,一些發生在中小學的猥褻案件都沒有被發現,因為許多孩子不知道這是犯罪,不敢告訴家長。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調查發現,性侵案中,熟人作案比例占68%,場所多在家庭和學校。美國一項調查也證實,大部分受害兒童是被認識和信任的人所侵犯的。

大多數性侵犯沒有使用暴力,而是以“給你檢查身體”或“我們來玩一個游戲”等誘騙孩子。

遺憾的是,被侵犯后,有些父母不相信孩子的話,認為孩子是在幻想或編造與人發生性接觸,從而讓更多性侵案石沉大海。

除了熟人作案,國內兒童遭受性侵犯的特點,主要還表現為被害人年齡越來越小,以下3個年齡段的孩子尤其要注意。

>>>>

學齡前

這個年齡抵御傷害能力小,防范意識薄弱。

王大偉曾做過一個試驗:給女孩紅紙,讓她們貼到玩具小熊身體不能被觸摸的部分,結果7歲以前的孩子大都貼到了鞋子和眼睛上。這說明他們并不知道私密的地方在哪里。

>>>>

小學三年級

由于開始上學,活動范圍比以前更大了,風險隨之升高。

>>>>

初中階段

已經逐步開始性發育,女孩性特征逐漸顯現,讓心態不端的人有了作案動機。

中國人對性諱莫如深,很少有家長懂得如何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知心姐姐》雜志社一項調查顯示,只有41%的學生表示“爸爸媽媽對我說過遇到性侵害時該怎么辦”。

什么是性侵犯?遇到“壞叔叔”對自己毛手毛腳怎么辦?如何辨別壞人?6分鐘兒童性教育視頻給你劃重點↓

一旦遭遇性侵害,要盡快冷靜下來,想辦法機智地離開。如果自身力量無法與侵害者抗衡,也沒有機會逃離,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要先順從罪犯,避免生命危險,被侵害后,要把這件事當作最重要的事立即告訴爸媽。

如何判斷孩子遭受性侵?

除了孩子主動告知外,家長可留意以下7種異常行為。

1.突然出現有性特征的行為:如突然觸摸自己或其他人的身體。

2.突然出現恐懼感:如害怕某些人。

3.性格突然變化:從文靜到好斗,從愛出去玩到孤僻、安靜。

4.沖動性行為:如突然欺凌弱小。

5.睡眠失調。

6.飲食沒有規律:頻繁受到性侵犯的女孩可能會暴飲暴食,希望自己不再具有吸引力。

7.生理變化:如生殖器區域的疼痛、瘀傷,無法解釋的傷口或擦傷,身體上不尋常的痕跡。

確認孩子遭受性侵后,王大偉建議要及時進行三大救助。

生理救助

即趕緊帶孩子去看醫生,治療性侵犯造成的生理傷害,檢查是否感染性病,防止懷孕;月經已來潮的女孩要找婦產科醫生采取緊急避孕措施。

法律救助

如果發生了性行為,在保留好所有的證據之前,別洗澡。證據包括毛發、精斑、抓痕、體液、現場遺留物等,以便懲治犯罪,不要尋求私下和解賠償。

如果有可能,手機收集錄音,也能作為很有效的證據使用。

在詢問孩子時可能會發現侵害人是熟人、親戚,此時不要瞻前顧后,怕傷和氣,一定要報警并協助抓獲犯罪者。

心理救助

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幫助。胡萍指出,性侵犯對兒童造成的不僅是身體上的傷害,還會有嚴重的心理創傷。

作為家人,不責備是底線,被害者在此時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依靠和理解。 要讓孩子信任自己,并且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堅定不移的保護者,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

家長對孩子心理的關注,不一定僅表現在語言上,有時可能給孩子一個親切的眼神,對孩子生活的關注,都會讓孩子感覺到你在關心他。

第一件事,要讓孩子學會區分好和壞的身體接觸。

生活中,親友會用身體接觸來表達對孩子的喜愛,這是好的接觸;

如果在身體接觸時,某些部位(手、生殖器)在孩子隱私部位反復觸摸或者摩擦,就是壞的接觸,要立即離開這個人,并把事情告訴父母。

同時要告訴孩子,如果是醫生在給你做檢查時需要觸碰這些部位、且有爸爸媽媽在現場,這屬于安全觸碰。

第二件事,結合已有案件教會孩子什么是性侵害。

如把孩子帶到隱秘地方,叫孩子脫下衣服或褲子,摸孩子的胸部或生殖器部位,或者讓孩子摸他的身體等。

家長要有意識地用具體事例培養孩子的防范意識。有的家長擔心,把這些可怕的事講給孩子聽,會使孩子不信任社會。

其實,告訴孩子謹慎防范等同于打疫苗,讓孩子知道,周圍除了鮮花,也有大灰狼。

除了日常的性教育,家長還要不斷地、重復性地告訴孩子一些自我保護的“守則”,可以最大限度地幫助孩子遠離性侵。

1.放學早回家。

2.父母不在場,不和陌生人說話。

3.不跟陌生人出去。

4.不給陌生人開門。

5.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

6.男孩女孩獨處一室不要超過30分鐘。

7.慎坐順風車。

8.心中小秘密要告訴媽媽。

9.盡量不獨自走夜路,走夜路帶上尖叫報警器。

10.絕對不去賓館開房。

11.對熟人也要警惕。

12.遇人尾隨走到路對面去。

13.女生學一點自衛術(用兩個手指去戳侵害者兩眼,猛抬膝蓋頂對方襠部)。

14.生命第一,財產第二。

15.拒絕危險品、毒品。

16.面對侵害可以不遵守諾言。

17.對壞人可以不講真話。

18.緊急避險,果斷逃生。

什么是尖叫報警器?

如遇到壞人尾隨記住5點:1.夜間行路,面向三十度行走,即略側身行走。2.三步一回頭,及時觀察后邊。3.發現可疑陌生人尾隨,走到馬路對面去。4.可疑陌生人尾隨,再走回來。5. 喊一二三,立刻跑走。

希望有一天,當孩子問「我從哪里來」的時候,得到的答案不是敷衍,而是認真的講解。

希望有一天,當性侵犯受害者鼓起勇氣面對他人時,能得到溫暖的、援助的手。

敢于說不,永遠也不會太遲!

(原題為《孩子離性侵犯有多遠?這7個跡象需要父母留意》)

    責任編輯:徐笛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巴嘎旗| 阿荣旗| 万年县| 阳东县| 平度市| 镇平县| 泰和县| 游戏| 伊春市| 时尚| 高邑县| 托里县| 苍南县| 新绛县| 日喀则市| 南郑县| 建瓯市| 潢川县| 台中县| 高唐县| 郯城县| 北安市| 崇明县| 原阳县| 环江| 吴旗县| 华安县| 松阳县| 安丘市| 高雄市| 琼结县| 福鼎市| 成武县| 佛坪县| 自贡市| 松滋市| 会昌县| 铜山县| 林口县| 运城市| 康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