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老年性癡呆,越來越沉重的話題
原創 王曉平 同仁醫院 常笑健康


“癡呆”是醫生用來形容大腦功能全面減退的醫學術語,它包括許多表現,例如反復詢問和重復同一個問題,不能辨別方向,容易迷路,忘記熟人和日期,不講衛生,穿著古怪,好發脾氣等。癡呆的病人日漸喪失各種能力。
引起癡呆的原因很多,有些原因是可以糾正的,有些就不能。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老年性癡呆和血管性癡呆。血管性癡呆往往是由于腦部血管多處發生小梗塞所引起的。有的癡呆患者則同時合并這兩種原因。
那什么是阿爾茨海默病呢?老年性癡呆又叫阿爾茨海默病,是引起老年人癡呆的最主要疾病。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記憶的過程會比年輕人稍慢,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很多人認為自己只是隨著年齡的增加出現健忘而已,記性不好不等于癡呆。
但是,醫學家們認為,記性不好、記憶力減退往往是老年性癡呆的最早的表現,因此我們必須對老年出現的記憶力減退引起足夠的重視。
如出現以下一些記憶力減退現象,可能提示癡呆,應及時就醫。
1.記憶力喪失,特別是近事記憶。記不起剛發生過的事情,似乎事情已完全消失,即使經過提醒也記不起。
2.對周圍環境喪失了判斷能力,如不知道年、月、日,不知季節變化,不知身在何處,有時甚至找不到回家的路。
3.對記憶力下降毫無煩惱,思維越來越遲鈍,言語越來越貧乏,反應遲緩。
4.對記憶力下降的情況,沒有求醫的愿望。
哪些人容易患阿爾茨海默病呢?
(1)60歲以、上的老年人:年齡越大,患病的可能性越大
(2)有家族史的人
(3)女性
(4)其他:教育水平低、有腦外傷史、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情況也可增加發病的危險。
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表現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慢性疾病,而且起病比較隱匿,容易被患者家屬忽視。
其早期癥狀主要是記憶力減退,尤其是對剛剛經歷過的事情特別容易忘記;學習新東西的能力減退;不能用適當的語言表達;情緒大幅度波動;性格改變。病人對日常生活活動越來越感到困難(如不會計算收支,外出迷路,不能記住物件放在哪里等)。
雖然早期階段的病情不會妨礙病人的社交活動,但是老年人一旦出現這些早期表現,家人應特別注意。

1.治療能改善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2.治療能減緩病人功能衰退的進程
3.治療能改善患者預后
4.治療能幫助患者更長時間保持自我
5.治療能減少護理人員負擔
耽誤早期診斷的三大誤區:
誤區一:“老糊涂”是正常現象,是衰老的自然過程。
誤區二:對阿爾茨海默病束手無策。
誤區三:年老必然記憶力差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
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物主要分為兩大類:改善阿爾茨海默病的癥狀或延緩病情發展的藥物和治療。
行為障礙的藥物服藥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1.陪護者應監督病人的服藥情況。
2.不要完全相信病人說已服過藥了,必須看見他準時吃了藥,而且保證劑量正確。
3.把藥放在安全的地方,以免病人誤服過量藥物。
4.除了藥物治療外,護理也是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心理護理:
1.回憶往事:是鼓勵病人不斷思維的好方法。
2.增進交流:與病人交談時,應盡量心平氣和。對于病人的提問,應給予簡單明了而又認真得回答,不要過于繁瑣,更不要敷衍了事。
3.言語溫柔:不要和病人發生爭執,不要一味堅持自己的觀點。
消除憂慮:
病人會反復問同一個問題。
1.應弄清楚他為什么會這樣并消除他的擔憂。
2.融入現實:讓病人適當看看電視,多帶病人出去轉轉,逛逛公園,讓老人的頭腦和視野也能與時代同步
聯系醫生:
定期和醫生聯系,及時取得醫生的指導。
行為照料:
能夠幫助病人照顧自己或從事簡單的家務、延緩大腦衰退、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延緩病情進展。
飲食起居:
主要調整好病人日常生活的生物鐘,安排好一天的作息規律,飲食規律,定時大小便、起床,避免白天睡覺、夜間吵鬧。
午睡時間不宜過長,晚飯后最好先散散步,看看電視,讓病人做力所能及的事,盡可能使病人保持生活自理能力。
體育鍛煉:
1.運動方式:因人而異,可散步、打太極、慢跑等
2.運動的量:應掌握運動量的大小,循序漸進。
3.時間地點:最好在清晨的公園、操場、海濱、林蔭大道等氧氣充足的地方,一日之內可運動1—2小時,分2---3次為好。
4.持之以恒:健腦強身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運動不僅是身體的鍛煉,也是意志和毅力的鍛煉。
5.準備活動:十分重要,可逐漸提高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
6.醫務監督:在運動過程中要有專人陪護,若感不適及時停止活動,適當休息,必要時尋求醫生幫助。

幫助病人逐漸適應自己的居住環境。
康復訓練:
應盡早全面地進行康復訓練,包括記憶訓練、思維訓練、注意力和集中力訓練、視覺障礙訓練和語言功能訓練等。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安排和護理
應該如何?
1.做好一個護理者
2.控制病人外出活動
3.創造安全的空間,避免傷害
4.去除容易引起病人摔倒的危險因素
1.將危險物品放置在病人不能拿到的地方
2.妥善處理火爐和家用電器
3.將淋浴器的溫度調整至37攝氏度以下,以免燙傷
4.在浴室安裝可抓的扶欄,并在浴缸和淋浴器下放置防滑墊
5.拆除廁所和臥室的門鎖在生活都安排就緒后,對阿爾茨海默病病人的護理便成為其生活中最主要的部分。

王曉平
上海交通大學醫院附屬同仁醫院
神經內科 科室主任
主任醫師 醫學博士后 博士生導師
簡介:1985年畢業于安徽醫科大學,先后拿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博士后及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博士后學位,任交大醫學院博士生導師 (神經病學;中西醫結合)和南京醫大神經科博士生導師/教授。上海國際醫學中心神經內科會診專家。中國卒中學會(CSA)的移動醫學分會委員,教育部學位與博士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同行專家,世界(帕金森病)運動障礙協會(MDS Membership)會員,中國中藥協會腦病治療專業委員會全國副主任委員,中國國際健康促進會(華夏)全國神經科委員,CDMA帕金森全國委員 ,中國老年協會認知障礙ACDC委員,上海醫學會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下屬兩個專家委員會委員,1996年就發表第一篇SCI的文章,作為主要作者發表國內核心雜志論文99篇,參加學術專著撰寫7部。臨床研究成果多次在國際會議《世界神經病學大會 2009 》和《世界帕金森和運動障礙大會2011》發言交流。
擅長:腦血管病、頭痛、肝豆狀核變性、帕金森病、耳鳴與腦鳴,神經痛封閉,癲癇,睡眠、記憶障礙等神經系統疑難疾病的治療。
原標題:《老年性癡呆,越來越沉重的話題》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