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起底代扣黑洞⑤|易寶支付八千條投訴纏身,有法院稱其涉犯罪
近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連續披露了第三方支付機構代扣業務中存在的亂象,在第三方支付機構“四要素無短驗裸扣”盛行之下,持卡人的資金面臨“盜扣”、“套路扣”的風險。而在代扣訴訟中,持卡人舉證困難,維權乏力。
澎湃新聞發現,福建福州鼓樓區法院2019年6月25日裁定的一起扣款民事糾紛中,該院審理認為,被告易寶支付已經涉嫌詐騙犯罪,遂駁回原告索賠21.5萬元的起訴,將該案移送公安。
易寶支付創始人曾公開稱,易寶在第三方支付市場排名前十。不過,澎湃新聞注意到,因易寶支付未落實特約商戶實名制、違反相關清算規定等多個管理法規,數年內累計被監管機構罰沒6388余萬元。
此外,法院判決的一起代扣詐騙案中,也出現犯罪分子通過易寶支付作案的情節。而在網絡投訴平臺,對易寶支付共有8000多條投訴,內容主要是為非法平臺提供服務及為惡意扣費APP提供扣款通道等。
莫名被扣21.5萬,訴至法院
2019年7月11日公布在裁判文書網的上述裁定書顯示,原告張某時年76歲,居住在福州市鼓樓區。
2018年9月,他從建設銀行打印尾號為40的儲蓄卡交易明細清單時發現,他的銀行卡分別于2018年4月的4日、9日、11日、23日分5筆共被扣款21.5萬元,每筆扣款數萬元不等。款項經易寶支付轉入了“易寶支付特約商戶”。
張某表示他不存在這些莫名其妙的“消費”,他當即向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加洋支行提出追查該款去向。銀行客服反饋,這5筆款項系由易寶公司收單,僅告知收款商戶為福州鼎盛嘉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鼎盛公司)。張某向易寶公司調取消費憑據,易寶公司表示無法提供。
張某遂將鼎盛公司和易寶支付訴至法院,要求賠償21.5萬元及同期利息損失。
裁定書顯示,福州鼎盛嘉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蔣雪琴,住所地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湖東路191號通聯大廈9層902室-1。
天眼查數據顯示,鼎盛公司存在三次經營異常。其中,2018年7月、12月被福州市鼓樓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兩次認定為: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
2019年1月21日,天涯社區的天涯日報App上有一網名“長弓先生”的網友,講述了和上述裁定書相同的內容。并稱,“年已76歲,老病纏身。21.5萬元是平生的積蓄,不只是養老金,更是救命錢。”
這名網友稱,從銀行獲知資金去向流水后,他“并不知道,也從未在鼎盛公司有過任何‘消費’”。為討說法,他甚至親自到該公司的注冊地“追款”。結果,“該公司早己不復存在。據同樓層門店的人說,前兩三年該公司就已不知去向。”隨后他聯系易寶客服,“但易寶說他們不跟商戶合作了,聯系不上該商戶,該商戶被警方控制了,被司法協查了,叫我報警。”
在該帖子中,“長弓先生”還稱,據其不完全統計,他只是圈子里130個受害人之一,有60人的1400多萬元資金,被易寶“支付”給福州鼎盛嘉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新聞檢索聚投訴發現,在該平臺上,涉及鼎盛公司的無故扣款投訴,自2018年至2019年有十多起,大部分都涉及易寶支付。其中,不少受害人和張某一樣通過易寶支付被扣款數萬元,有的稱易寶支付為虛擬盤平臺提供服務,有的稱易寶支付為非法平臺提供通道。其中一起投訴中,投訴者同樣稱,“易寶公司說鼎盛公司已被警方控制了,被司法協查了,建議報警。”
易寶支付在該平臺中回復,“該投訴我公司已收到,煩請主動聯系我司客服熱線400-1500-800,感謝您對易寶的支持!”隨后申請“結案”該投訴。聚投訴平臺顯示,該投訴的最終處理結果是:投訴者支付的9.79萬元退回了50%,但投訴者拒絕了易寶支付的“結案”申請。
法院認為易寶支付涉嫌犯罪
鼓樓法院裁定書顯示,張某認為,易寶公司與鼎盛公司在扣劃資金行為方面存在過錯,給其造成了財產損失,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根據有關規定,易寶公司對鼎盛公司主體及經營的合法性應當依法承擔審查義務,且應對支付主體進行風險提示及建立風險警示制度,但易寶公司未履行相應法律義務,為鼎盛公司提供網絡支付業務服務;亦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和技術手段對鼎盛公司的交易情況進行檢查,未發現可能存在的轉接支付接口風險,易寶公司網絡支付業務相關系統設施技術未符合或未持續符合國家金融行業標準和相關信息安全管理要求,導致張某財產巨大損失。
福州鼓樓法院經審查認為,易寶公司在經營過程中違規提供支付結算服務,侵犯他人財產權利,且數額巨大,已涉嫌犯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一條規定,本案糾紛應依法移送公安部門處理。遂依法裁定駁回張某的起訴。
對于易寶支付被法院認定涉嫌犯罪一事,澎湃新聞近日多次聯系易寶支付公關人員,對方回應稱,二審維持了原判。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亞律師介紹,第三方支付機構涉嫌詐騙犯罪主要有兩種情形,一是利用其代扣牌照直接進行詐騙,另一種是明知商戶通過代扣手段進行詐騙或其他違反犯罪活動,仍參與、組織、幫助、教唆等,構成與商戶的共同犯罪。
易寶支付官網顯示,其成立于2003年8月,總部位于北京,在上海、廣東、江蘇、福建、廣西、天津、云南、四川、浙江、山東、陜西等設有30家分公司。2011年5月,獲得首批央行頒發的支付牌照,并于2016年首批成功續展;2013年10月,獲得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的跨境支付業務許可證。
據易寶支付創始人唐彬公開講話,“在易觀2018年第三方支付行業的最新的排名中,易寶支付名列第五,并在航空旅游、行政教育、新零售等多個支付垂直領域中已經取得了較高的占有率和先發優勢。”業務產品包括網上在線支付、信用卡無卡支付、POS支付、一鍵支付等。
累計被罰6388萬,遭到大量投訴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的代扣詐騙案中,易寶支付和寶付、中金、易聯等支付機構一起,為犯罪分子所利用,成為獲取非法利益的工具。其中,在湖南蘆溪法院2019年10月判決的王宇、賴水明等17人信用卡詐騙案中,犯罪分子通過易寶支付非法扣款2191次,金額1726余萬元。
在黑貓投訴和聚投訴等投訴平臺,有大量指稱易寶支付為網貸平臺和惡意扣費類APP提供支付通道的投訴。
截止3月24日,在黑貓投訴平臺,針對易寶支付的投訴共1051條,已回復的1026條,已完成848條。聚投訴關于易寶支付的投訴量7179條,解決率82.6%,并有3個投訴專題,其中包括“易寶支付為香港華譽環亞黑平臺提供支付通道,要求退換被騙資金”、“錢被轉入虛假購物網站,易寶支付提供支付通道”等。
這些年來,監管部門對支付機構違規行為進行處罰時,易寶支付收到的罰單也頗為引人注意。2014年9月,易寶支付因“未落實特約商戶實名制、交易監測不到位、風險事件處理不力”,被央行處罰,并停止其全國范圍內接入新商戶,撤離7省的收單業務。
2016年8月18日,易寶支付因違反相關清算規定,被處以罰款5296.1萬元,成為當年央行對支付機構的最大罰單。2019年以來,易寶支付又被罰款三次,分別因“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報送可疑交易報告”,及“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期間存在超限額購付匯的違法行為”,而被央行、央行杭州中心支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外匯管理部處罰。
2014年9月至2019年2月,易寶支付累計被處罰9次,罰沒合計6388萬余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