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童朝暉:無癥狀感染者實際上也要隔離起來
童朝暉:大家知道新冠肺炎有部分人叫無癥狀感染者,就是沒有癥狀。因為他接觸了感染者,查核酸是陽性,但是不發燒、不咳嗽、不咳痰,這部分患者實際上也要隔離起來,就看這部分無癥狀的感染者是不是真正的無癥狀,因為有一部分是在潛伏期,癥狀還沒出來,但是通過化驗,通過CT。如果是一部分人成為確診病例,我們通過CT,通過進一步的表現,可以篩選出來。
還有一部分人,癥狀不明顯,可能是真正的患者,但是他不發燒,也不咳嗽、不咳痰。但是查CT,肺里有影子,這部分人屬于真正的確診病例,也不屬于無癥狀感染者。所以我們通過隔離、觀察,做相應的化驗與CT影像,把真正的確診病例甄別出來,把他按照確診病例來處理。剩下的就是隔離,比如說隔離14天,從頭到尾沒有癥狀,也不咳嗽、不咳痰,CT也是正常的,我們再復查兩次核酸是陰性,這樣的話就可以解除隔離。實際上這部分病人是屬于無癥狀的,我們現在是這樣處理的。
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進入3月以來,每天都有100到150例重癥患者轉為輕癥患者,對于重癥患者如何進行治療呢?
童朝暉:重癥患者按照這樣的標準治療比較順利的話,大部分患者通過吸氧、休息、補充水電質平衡、加強營養,再就是用抗病毒藥進行對癥處理,順利的話一般三周之內可以出院。
當然也有少部分情況,通過上面的治療,病情沒有得到控制,有一部分轉為危重癥,可能就要進一步的治療,比如呼吸支持。有的合并細菌感染,加強細菌感染,若變成危重癥的時候,就要轉到ICU治療,包括呼吸支持、無創通氣、有創通氣,包括臟器保護、營養支持等等更高級的生命支持以及更高級的臟器保護的手段,順利的話可能需要的治療時間會更長。
童朝暉曾在德國埃森大學醫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學成后他第一時間回到祖國。
童朝暉:我當年到德國留學,出去的目的也沒想留在德國。當然我想這輩子怎么都要出國留學,一個是長長見識,第二是學點真本領回來。學完之后我是回來,一個是我的職業作為醫生決定我應該回來,第二我想回來之后還是應該更好地服務祖國,服務咱們自己的老百姓與人民。
記者:這是您當時作為醫生的初衷?
童朝暉:對。
童朝暉是湖北人,曾就讀于武漢大學,本次來到湖北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治療,內心很復雜。談到參與新冠疫情防控治療的感受,童朝暉這樣說道。
童朝暉:在平時,我們醫護工作者為老百姓服務,沒覺得我們的工作有多么神圣與偉大,我們只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實際上,我們這些平凡的醫務工作者在國家有難的時候,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就像解放軍戰士一樣,能夠勇敢地站出來,而且能夠擔當,為國家出力,為國家作出貢獻。
所以,我經常跟醫護人員聊天,我們醫務人員就是在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一樣,我們到前線,肯定難免有一些受傷,比如說感染,難免也會有一些其他的事情發生。但是我們都是義無反顧,就像一群勇敢的解放軍部隊一樣,我們醫護人員就像戰士一樣往上沖,不怕流血犧牲,為祖國擔當、承擔責任。
(原題為《視頻 | 無癥狀感染者如何處理?專訪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童朝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