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心臟不好難長壽,最常見的“傷心”習慣,盡快改了吧
原創 羅思文 羅醫生健康說
本文編輯:Daisy
可以講我們所有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心臟在后面默默的支持,所以說“心臟”的健康與否和壽命是有一定關系的。
在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死亡占比是非常大的,所以平時我們一定要呵護好唯一的“心臟”,那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請看過來!
這些“傷心”因素要重視
①吸煙
煙草煙霧中含有4000多種化學物質,不論是主動吸煙還是被動吸煙,時間長了對動脈血管將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如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出現心律失常,甚至有可能導致心臟猝死。
香煙中還有尼古丁、一氧化碳,尼古丁會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
煙霧中的一氧化碳進入血液,使血液攜帶氧分的能力下降,加重心肌缺血。
它們多因素結合相互作用,所以這個“傷心”因素要重視。

②愛熬夜
近年來關于猝死的案例屢見不鮮,尤其是年輕人,沉迷于手機、電子游戲、工作等,沒有良好的作息習慣。
如果長此以往,會導致人體處于應激狀態,導致身體大量分泌腎上腺素,促使全身小血管、微血管痙攣收縮,使局部血液供應量減少,血管內血液流動減慢,出現栓塞。
嚴重會導致心梗發生,所以這個“傷心”因素也要重視。

③愛吃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食物主要是含飽和脂肪高的食品,比如常見的油炸類食物、蛋糕奶油類食物、肥肉、動物脂肪等,這些食物中多含反式飽和脂肪酸。
如果人體過多攝入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膽固醇增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研究發現,反式脂肪酸會增加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量。
而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所以這個“傷心”的因素要重視。

④高鹽
說通俗一點,就是重口味,喜歡多放些鹽,若放鹽放少了,反而會感覺沒有“味道”。
但高鹽飲食會增加患高血壓、動脈硬化等血管疾病。
如長期的高血壓,極易引起心臟代償性增大,那么時間長了,心臟的射血分數就容易下降,舒張、收縮功能受到損害。
注意了,除了日常的食用鹽,其中調味料中也含有鹽分。
比如味精、醬油、生抽、老抽、蠔油,還有各種瓶裝飲料也屬高鹽食品,所以這個“傷心”的因素也需要重視。
⑤這一點主要針對本身心臟功能不好的人群
即水分攝入過多。不知大家發現沒有,心內科經常會有一批老病人,那就是心功能不好引起心衰的人群,經常會半夜發作需緊急住院。
隨著病情的進展,住院次數越來越多,左心室的射血分數越來越低,可能躺在床上休息時都會感到呼吸困難、氣急等不適。
所以心衰的病人水分一定不能超標,一定要比正常人群少,因為本來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就不好,過多的水分攝入會加重心臟的負擔,誘發心衰發作。
而我們正常人心臟功能可以代償,不會有任何不適,所以如果是有心功能不好的人群這個“傷心”的因素一定要注意。
怎樣更好地預防心血管疾病
①膳食平衡
保護身體,做好養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步入中老年以后尤其需要注意,可以增加紅薯、玉米、燕麥等粗雜糧食品,葷素搭配,多素少葷。
減少動物脂肪(飽和脂肪酸)、咸鹽、精制糖、油脂的攝入量,多食用新鮮多味的食材。
②把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
注意了,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每日適當運動,從根本上保證每日熱量的正常代謝,預防肥胖。
溫度適宜時可以選擇室外活動,天氣寒涼建議可以偏向室內運動。
運動要依照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適度且適時,量力而行。
③戒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
不抽煙,不酗酒,拒絕晚睡熬夜,科學保護心臟。知道調節自己的情緒,保持情緒的穩定,
懂得放松自己,轉移注意力,時刻保持愉悅的心情也有益于心臟健康。
大總結
預防往往大于治療,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就要及時注意這些會傷心的危險因素,了解一些養生、保健措施,才可延年益壽!
-主編-
外科醫生,中國抗癌協會會員、中國科協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會員,在多個新媒體平臺發布多篇健康科普作品,認證知名健康博主,微博金V博主、“青云計劃獲獎者”、“健康真相官”。單條健康科普微博閱讀626萬,全網作品閱讀量超億次。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