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周資訊 | 吃魚讓你的心血管更健康,但要注意烹飪方法
原創 鯨魚 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本周提要
吃魚讓你的心血管更健康,但要注意烹飪方法!
素食降低心血管代謝風險,要小心維生素不足!
地中海飲食能預防糖尿病,漂洋過海一樣有效!
-1-
吃魚讓你的心血管更健康,但要注意烹飪方法!
DOI: 10.1093/advances/nmaa029.
在家吃點啥真是叫人愁得不行,懶人如我就喜歡清蒸一條魚解決一頓飯。
最近《Advance in Nutrition》就發表了一篇傘式綜述,回顧了吃魚和各種慢性疾病之間的薈萃分析,發現吃魚多與各種心血管代謝疾病,甚至抑郁癥、肝癌的風險降低有關,但吃魚的時候也需要注意吃的種類和烹飪方法,以最大程度發揮吃魚的優勢。

這項研究納入了34項前瞻性隊列觀察研究的薈萃分析,涉及298項前瞻性隊列研究,評估了40種不同結局的匯總相對風險(SRR)。
研究分析的健康結果包括:各種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心力衰竭、房顫等);各種代謝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腹部肥胖、代謝綜合征等);各種癌癥(如乳腺癌、結直腸癌、前列腺癌、肺癌、肝癌等);此外也有研究涉及了抑郁癥、癡呆和阿爾茨海默病等。
結果發現,目前具有中等水平的證據表明,每天的魚類攝入量每增加100g:
全因死亡風險下降(SRR 0.92, 95%CI 0.87-0.97);
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下降(SRR 0.75, 95% CI 0.65-0.87);
冠心病風險下降(SRR 0.88, 95%CI 0.79-0.99);
心肌梗死風險下降(SRR 0.75, 95%CI 0.65-0.93);
卒中風險下降(SRR 0.86, 95%CI 0.75-0.99);
心力衰竭風險下降(SRR 0.80, 95%CI 0.67-0.95);
抑郁癥風險下降(SRR 0.88, 95%CI 0.79-0.98);
在所有癌癥中,吃魚與肝癌風險下降(SRR 0.65, 95%CI 0.48-0.87)有關,但和大多數癌癥的風險無關。
除了吃魚之外,研究還嘗試評估了不同種類的魚和不同的烹飪方式對于健康的影響。研究人員指出,油炸并不是一種好方法,吃油炸魚反而會增加心力衰竭的風險,削弱了吃魚的好處。歐美人可能更喜歡油炸等烹飪手段,而亞洲人則會選擇清蒸等方法。這一區別或許能夠解釋亞洲人吃魚吃得多還與降低炎癥性腸病以及肺癌風險下降有關。
表 1 吃魚和心血管代謝疾病風險



REF: Jayedi A, Shab-Bidar S. Fish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Chronic Disease: An Umbrella Review of Meta-Analyse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Mar 24]. Adv Nutr. 2020;nmaa029. doi:10.1093/advances/nmaa029.
-2-
素食降低心血管代謝風險,要小心維生素不足!
DOI: 10.1016/j.clnu.2020.02.037.
要是魚都不想吃了還能吃點啥,要不試試看吃素是個什么滋味?
最近《Clinical Nutrition》就發表了一篇傘式綜述回顧了吃素與各種健康結果之間的關系,發現素食能夠降低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和癌癥等一系列不良健康結果的風險。不過,素食者也需要注意缺乏維生素B12、鐵、鋅等營養物質的風險以及骨質疏松和骨折的風險。

這項研究共納入了 20 項針對觀察性研究和干預性研究的薈萃分析,其中 80% 的薈萃分析被認為具有中高水平的質量。研究涉及 34 項健康結果,被分為 7 組,包括脂代謝、一碳代謝、微量元素、肥胖、代謝炎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風險,癌癥風險、全因死亡風險。
研究中涉及的飲食被細分為 8 種,每種飲食都從水果、蔬菜、谷物與堅果、乳制品、雞蛋、魚和海產品、肉類攝入頻率以及煙酒攝入 6 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與混合飲食(omnivorous diet)相比,素食參與者的總膽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均有顯著的下降,改善了素食者的血脂譜。
與混合飲食相比,素食能夠降低不良的健康結果,包括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和癌癥等,其中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素食者(Seventh-day Adventists)的健康結果改善最為顯著,其他素食飲食則稍遜一籌。
素食飲食可能會阻止腸道微生物組向促炎表型變化,或可減輕系統性輕度炎癥和代謝功能障礙;基于動物的飲食中含有肉堿和膽堿,在代謝之后可能會形成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三甲胺(TMA)和三甲胺-N-氧化物(TMAO),從而造成心血管風險的上升。


研究人員指出,素食雖然好處多多,但也有一些問題。比如素食可能會帶來維生素B12、鐵、鋅等營養物質缺乏的問題,對于孕婦和哺乳期婦女需要特別注意。此外,骨質疏松以及相關的骨折風險也值得素食者留心。
REF: Oussalah A, Levy J, Berthezène C, Alpers DH, Guéant JL. Health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vegetarian diets: An umbrella re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Mar 11]. Clin Nutr. 2020;S0261-5614(20)30101-1. doi:10.1016/j.clnu.2020.02.037.
-3-
地中海飲食能預防糖尿病,漂洋過海一樣有效!
DOI: 10.1038/s41387-020-0113-x.
中國菜吃多了想換換口味?歐洲現在是去不了,想辦法在餐桌上暢游地中海吧!
最近《Nutrition and Diabetes》就發表了一項漂洋過海的研究分析了地中海飲食與美國人2型糖尿病風險之間的關系,發現這一飲食模式從歐洲來到美國之后依然有效。
那么多人吃下來都說好,那我們不如在自己家里也試試,讓中國人的胃也體驗一下異域風情。

這項來自美國的動脈粥樣硬化風險前瞻性隊列研究納入了超過 1 萬名社區參與者。參與者在研究開始時均無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癌癥,在隨訪期間報告了平均飲食攝入量。研究人員根據其報告計算了地中海飲食評分(aMed)。
這一評分系統涉及總蔬菜、總水果、全谷物、堅果、豆類、魚以及單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的比例(MUFA:SFA)等指標,紅肉和加工肉類攝入量較少以及女性攝入酒精5-15 g/天和男性攝入酒精 10-25g /天均可得分。這一評分的總分為 9 分,得分越高說明飲食模式越傾向于地中海飲食。

研究評估了這一 aMED 評分與糖尿病風險之間的關系,在中位隨訪22年之后,共出現了 4024 例糖尿病患者。
分析發現,較高的aMed評分與糖尿病風險較低有關,最高的 1/5 人群的風險較最高的 1/5 下降了 17%(HR 0.83, 95%CI 0.73-0.94);評分每提高 1 分,相應的糖尿病風險就下降 4%(HR 0.96, 95%CI 0.95-0.98)。
不同體質量指數(BMI)的人群從地中海飲食中獲得的好處不盡相同。體重正常的人群中,aMED 得分每提高 1 分,相應的糖尿病風險就下降 6%(HR 0.94, 95%CI 0.91-0.98);而在超重人群中這一風險的降幅縮窄到了 3%(HR 0.97, 95%CI 0.94-0.98);在肥胖人群中,aMED 得分提高并不能帶來 2 型糖尿病風險的下降(HR 0.98, 95%CI 0.95-1.01),所以,這些人群想要降低2型糖尿病的風險可能先要減肥。

研究人員指出,在美國人中增加水果、蔬菜、全谷物、豆類、堅果和魚類的飲食方式以及適度的酒精攝入與較低的糖尿病風險相關。
對于中國人而言,選擇這一飲食模式中推薦的食物還是比較容易做到,雖然并不能把每頓飯都做得富有地中海風情,但如果想要換換口味倒是可以試試!
REF: O'Connor LE, Hu EA, Steffen LM, Selvin E, Rebholz CM. Adherence to a Mediterranean-style eating pattern and risk of diabetes in a U.S.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Nutr Diabetes. 2020;10(1):8. Published 2020 Mar 20. doi:10.1038/s41387-020-0113-x.
推薦閱讀
沙拉換成炒青菜也可?適合中國人的「地中海飲食」全面解讀來了!

請注明:【投稿】醫院+科室+姓名
稿費豐厚,欲投從速!
來稿須為原創,其他不予考慮
小編微信:binlan55200
本文首發丨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本文作者丨鯨魚
審核 | 主治醫師 徐乃佳
責任編輯丨梁慧楠
文章已于修改
原標題:《吃魚讓你的心血管更健康,但要注意烹飪方法! | 一周資訊》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