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買鄂|澎湃正式啟動助力湖北農產品推廣月:農民們急尋銷路
4月1日,由澎湃新聞和趣頭條聯合發起的“買鄂”助力湖北農產品推廣月正式啟動,湖北日報和長江云作為戰略合作媒體平臺,通過圖文、視頻、直播等多種形式,呈現湖北農產品生產、流通和銷售場景,助力“菜園子”和“菜籃子”順利對接,助力湖北省農副產品銷售。
所謂“湖廣熟,天下足”,湖北是魚米之鄉,是全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優質糧油、蔬菜、水果、茶葉、水產等產業獨具特色,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武昌魚、潛江小龍蝦、洪湖蓮藕、隨州香菇、恩施玉露茶、孝感米酒、宜昌秭歸臍橙等農產品更是家喻戶曉。
然而,一場殘酷的疫情讓湖北省部分農副產品出現了積壓滯銷。
“往年春茶鮮葉芽尖都是60元一斤,現在也就40元一斤。村里有11家茶葉初制廠,目前只有3家開工。”湖北宜昌下轄縣級市宜都市潘家灣土家族鄉呂家坳村村支書管永強3月27日在接受澎湃新聞(www.kxwhcb.com)采訪時著急地說。
宜都市農業局分管茶葉的副局長李緒品也向澎湃新聞發出呼吁:“幫幫茶農們吧。”
不僅如此,在疫情期間,湖北的蓮藕、臍橙、雞蛋等一些農副產品滯銷。據湖北日報報道,漢川麻河鎮光明村村民周志成是一名蓮藕種植戶,規模種植了2600畝蓮藕,以往均銷往華南、西南等地。因為受疫情的影響,今年蓮藕還積壓在塘中。
而京山的蛋雞養殖戶、宜昌的柑橘種植戶、潛江的小龍蝦養殖戶都在著急為自己的農產品找銷路。
據湖北省農業農村廳發布的疫情期間“菜籃子”產品供貨信息顯示,自2月16日發布第一批農產品供貨信息以來,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已經累計發布了13個供貨信息通告,其中部分品類已更新至第二批、第三批,涉及農產品品種品類10多種,共發布生產銷售主體3148家。其中包含茶葉、小龍蝦、蔬菜、水果、種子等多種受疫情影響滯銷的農產品。
3月27日,“買鄂”愛心助農專區上線,除了已經爆紅的大米外,消費者還能以優惠的價格買到熱干面、潛江小龍蝦、武昌魚、秭歸臍橙等湖北特色農副產品,配合電商平臺發起的官方補貼活動,給了廣大消費者一個正大光明的囤貨理由。
隨著抗疫主戰場轉向“防輸入”,湖北在4月迎來全面“重啟”。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從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復對外交通,離漢人員憑湖北健康碼“綠碼”安全有序流動。
而對于一些消費者擔心的湖北農副產品的安全問題,專家也從科學角度給出了解答。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食品安全專家朱毅表示,新冠病毒穿不過農作物的細胞壁,農作物細胞膜上也沒有歡迎新冠病毒的受體。不用擔心動物病毒會感染植物,也別擔心植物病毒會感染動物。雖然新冠病毒確實可能附著在農作物表面、快遞包裝盒表面,但消費者不用擔心,湖北地區農產品從種植、采收、運輸各環節,都會認真把關,不給病毒可乘之機。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提醒消費者,若實在擔心快遞被病毒污染,可打開包裝并丟棄,然后在觸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前及時洗手。
目前,“買鄂”助力湖北農產品推廣月正式啟動,現已有湖北稻香米、武漢熱干面、麻辣小龍蝦、秭歸臍橙、西瓜紅紅薯、恩施富硒茶 、泡椒藕帶湖、新鮮綠殼翡翠雞蛋等約50種湖北農副產品上線,網友可放心下單、一鍵購買。后續還將持續更新更豐富的湖北農副產品上線電商專區銷售,供廣大網友選購。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