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線上讀書會|深入醫療體系最重要也最被忽略的護理世界

聚斯金德的時代寓言
時間:3月27日(周五)19:00-20:30
地點:思南經典誦讀會線上活動群
主講人:湯惟杰(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與當代德國文壇其他作家相比,帕特里克·聚斯金德(Patrick Süskind)文學創作的產量并不高,篇幅亦不大。但他的首部長篇小說《香水》,卻成為20世紀最暢銷的德語小說,在全球銷量逾千萬冊。本周五晚,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湯惟杰將與讀者分享上海譯文出版社新叢書“聚斯金德作品集”,揭開藏在個體命運背后的時代寓言與生命哲思。同時,我們將向讀者開放5個名額,請大家參與誦讀和分享。

林品推薦的“哈迷”必修書
時間:3月27日(周五)19:00
地點:淘寶直播間
主講人:林品(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講師)
作為北大中文系博士,林品著有《我的哈利·波特:哈7大猜想》等,設有豆瓣時間專欄課程《奇幻文學“四大名著”入門》。周五的直播,他將推薦“哈迷”必修書。

護士的故事:深入醫療體系最重要也最被忽略的護理世界——《護士的故事》分享會
時間:3月27日(周五)19:00-20:00
地點:文化客廳疫期線上活動群
主講人:王揚(譯者、書評人、策劃人)
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中,在一線的護士群體,是出現在新聞報道里的高頻詞,尤其受到關注。但我們對于護士的精神世界其實是陌生的。一個人一生所要面對的苦難日常與生死等哲學問題,都或多或少與護士產生關聯,由護士構成的整個護理世界也有著自己的哲學。護理是營造環境的技藝;護理是一種語言;護理是通往自由的路徑。3月27日,疫期特別策劃第六期,新京報·文化客廳聯合浦睿文化,邀請自由譯者、書評人王揚,深入醫療體系最重要也最被忽略的護理世界給大家講述護士的故事。

紫砂,蓋碗和茶杯的藝術
時間:3月27日(周五)19:00
地點:嗶哩嗶哩網站、愛奇藝視頻、西瓜視頻、喜馬拉雅、今日頭條
主講人:王愷(作家)
周五晚,陸家嘴讀書會邀請到《三聯生活周刊》前資深主筆、活字文化新媒體總監、作家王愷,在明前茶采摘的時節,為我們闡述蘊含在紫砂、蓋碗和茶杯里的藝術與文化。

春日恰好 江南問茶
時間:3月27日(周五)19:00
地點:單向空間天貓旗艦店、浙江文藝出版社天貓旗艦店
主講人:王旭峰(作家)
周五晚,王旭烽老師將和大家談茶,談茶人,談《茶人三部曲》。

金圣嘆為何砍《水滸》?
時間:3月27日(周五)20:00
地點:藏書閣讀書會微信群
主講人:楊天石(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3月27日晚,我們很榮幸能邀請到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楊天石研究員,他將為我們帶來“金圣嘆為何砍《水滸》?”主題分享。金圣嘆腰斬《水滸傳》是人們耳熟能詳的說法,自從金圣嘆推出他的貫華堂本《水滸傳》后,有近兩百年人們不知道世上還有一百回和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滸傳》。自鄭振鐸們挖掘出所謂全本《水滸傳》后,金圣嘆的七十回本《水滸傳》又很少有人見到其廬山真面目了。那么,金圣嘆的批評本《水滸傳》是不是被腰斬的?他為什么要腰斬《水滸傳》?七十回本的《水滸傳》和金圣嘆的批評究竟是什么樣子?他所批評的七十回本《水滸傳》究竟有沒有獨特的魅力?這些問題,相信讀者在聽完中國文史名家楊天石教授的講座后,有個明晰的答案,也會由衷地佩服金圣嘆的膽識和才華。

不可替代的她——文學藝術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時間:3月27(周五)20:00-21:00
地點:大方讀者微信群
主講人:張宇凌(藝術史研究者)
3月國際女性月,中信大方邀請了四位女性創作者來到大方讀者群,講述她們理解的女性之間的關系,分享她們喜愛的女性議題文藝作品,也期待她們聊聊各自生命中那個“不可替代的她”。周五晚,和張宇凌一起聊聊藝術作品中的“她”。
博物館與書店的營銷突圍:當下經濟、科技環境下非營利性文化機構的營銷思路
時間:3月28日(周六)
地點:美博社群、騰訊會議直播
主講人:沈辛成(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助理教授)
為什么一線城市少書店,多博物館?而二線城市則反之?文化如何生長?文化如何變現?博物館的舊式營銷有哪些弊端?在當下經濟、科技環境下博物館的新式營銷策略有哪些?對于普羅大眾,博物館背后的運營機制、理念初衷是什么?我們又如何和博物館一起傳播文化?美妝博物館文化智庫論壇有幸邀請到博物館學和科技史學者沈辛成老師做客美妝博物館為我們分享。

守望相助 擁抱春天——大型文學朗誦視頻直播
時間:3月28日(周六)14:30
地點:人民文學出版社官方抖音
嘉賓:曹文軒(作家)、魯敏(作家)、陸天明(作家)、高洪雷(作家)、李少君(詩人、《詩刊》雜志社主編)、路內(作家)、葛亮(作家)、于芳(演播藝術家)、李野墨(演播藝術家)、平安(歌手)等
在經歷了寒冬之后,在經歷了前一段的緊張和彷徨之后,我們終于迎來了春暖花開的日子。春天是萬物生長、生機勃勃的日子,它讓我們重新燃起對生活的熱望。春天,也是人民文學出版社成立的季節——今年3月28日,就是人民文學出版社成立69周年紀念日。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人民文學出版社聯合中廣聯合會有聲閱讀委員會、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等單位,特邀于芳、李野墨、平安等17位著名演播藝術家,曹文軒、魯敏、陸天明等11位知名作家,利用抖音平臺,為大家奉上一場文學朗讀活動。我們希望用文學的力量,浸潤人心、照亮黑暗,我們希望用文學的力量鼓舞人心、共同前行。

有閑階級論
時間:3月28日(周六)19:00
地點:一時瓣課線上微信群
主講人:安德烈大叔(編劇)
《有閑階級論》是凡勃倫于1899年出版的首部著作,也是制度經濟學的開山之作,這本書一經問世便立刻引起轟動,當時的知識分子人手一冊成為時尚。百年前凡勃倫對“有閑階級”的洞察,能為今天的我們提供哪些思考?3月28日,一時瓣課特邀安德烈大叔來到第7場云讀書會,分享《有閑階級論》的閱讀感悟,聊聊“炫富”現象背后的經濟學原理。

宋瓷——優雅文明的物證
時間:3月28日(周六)19:00-21:00
地點:騰訊直播
主講人:許晟(學者、獨立藝術策展人、藝術評論家)
《遇見宋瓷》一書是藝術評論家許晟對頂尖宋瓷片做的一份“審美報告”。本周六晚,許晟老師將在騰訊直播介紹他的圖書和瓷片。

書房:聽大俠講讀書、藏書的樂趣
時間:3月28日(周六)19:30-21:00
地點:騰訊會議
主講人:胡洪俠(媒體人、專欄作家、《晶報》總編輯)
愛書愛閱讀之人,都有一排書架、一方書房,這就是個人世界的主要構成,天地間的精神住所。如果書房有四季晝夜,那么屬于它的時間是夜晚,書房的燈知道你愛書的心。

巴黎到紐約——西方現代藝術中心爭奪戰
時間:3月28日(周六)20:00
地點:深渡藝術公開課線上直播
主講人:曹星原(文化學者、全球美術史專家)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歐洲大陸滿目瘡痍。風雨飄搖的巴黎,已然不復往日榮光。而大洋彼岸的紐約,正在以新藝術中心的形象崛起。為幫助大家開啟西方現當代藝術演變的研究之門,深渡藝術特別連線在美著名文化學者、藝術史研究專家曹星原女士,為大家帶來首場深渡藝術公開課!
從抽水馬桶到人工智能——人類和技術到底誰聽誰的
時間:3月29日(周日)11:00
地點:706灣區小伙伴微信群
主講人:沈辛成(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助理教授)
抽水馬桶的出現并不是歷史的必然,它是多個經濟、社會、科技、環境因素共同促成的結果,它的誕生是歷史的產物,也可以隨歷史的進程改變而被取代、替換,但是我們卻被它所象征的潔凈和便利“套牢”,賦予了其并不具備的必然性。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人工智能領域,人工智能同樣也是歷史的造物,同樣也是多種因素共同促成的結果,然而它一旦上位,就很難被取代。我們貪圖更爽快的內容,更快捷的交換,更省力的出行,更安全的環境,正在不斷“出賣”我們的信息和私隱來換取這些。這并不只是犧牲掉上個世紀的隱私觀這么簡單,人和機器的關系早在T-800從未來到來之前就早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永遠的大教堂——余中先教授談《巴黎圣母院》
時間:3月29日(周日)14:30-16:00
地點:人文讀書聲直播、當當網當讀直播、京東直播
主講人:余中先(法國文學翻譯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教授)
人民文學出版社社慶系列針對外國文學愛好者的活動第二場,邀請到著名的法國文學翻譯家余中先教授,談談經典作品《巴黎圣母院》。

從3000年的視野看,大瘟疫如何改變歷史的走向?
時間:4月1日(周三)20:00-21:00
地點:中信讀書會線上直播
主講人:余新忠(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暨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英才教授”、博士生導師)
《瘟疫與人》是一代史學大師威廉·麥克尼爾揭示傳染病如何深度塑造人類歷史的著作,縱橫3000年歷史,反思疾病與人的競爭、博弈與平衡。4月1日晚,該書譯者、醫療史專家余新忠將結合當前全球疫情,深度解讀這部經典之作,并與讀者互動答疑。

劇變:如何應對個人與國家命運的轉折點
時間:4月2日(周四)20:00-21:00
地點:中信讀書會線上直播
主講人:姚錦祥(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劇變》是普利策獎得主賈雷德·戴蒙德的全新力作,是一本危機應對之書。個人與國家如何應對危機,實現劇變?4月2日晚,姚錦祥將在直播間為讀者做主題分享,互動答疑。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