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臺灣戴口罩與買口罩|②那時還能坐公交逛臺中
原本計劃春節期間造訪臺灣中部高海拔茶區的作者,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滯留在臺中市若干天,因此親歷和體驗了疫情影響下臺灣社會的生活。上文結束時,作者登上了一艘從廈門直航臺中的客滾船,在8人標準間里選了一張靠角落的鋪位。
臺灣海峽
晚餐時間,臺灣友人熱情招呼我和他們一家3人一起點餐,我瞄了一眼廚房和服務員,他們均未佩戴口罩,便婉言推脫,以一塊帶上船的發糕代餐。當用完餐的旅客大部分離去,我擺開便攜茶席,拉下口罩,跟臺灣友人喝了一道云南帶下來的高山烏龍,松弛一下神經,一邊刷著進入公海水域后信號越來越弱的手機。
深夜入寢之前,我在船上老派的公共浴室沖了一個很舒服的熱水澡。

2020年1月21日晚,作者在航行于臺灣海峽的中遠之星客滾船餐廳喝茶。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臺中
清晨醒來,中遠之星已在臺中港口外的海面等候靠泊。上午八點半登岸,我在臺中港旅客服務中心通關。入境檢疫環節顯然有所加強,廣播和屏幕提示旅客應主動申報的身體病癥,正常通關無須填表和詢問,沒有額外的厲肅與緊張。我注意到,這次經過的兩道檢疫節點,工作人員都戴著口罩,但移民署、海關工作人員,以及出口處的港口警察也沒有戴口罩。

2020年1月22日上午,臺灣臺中港旅客服務中心,辦理入境的旅客不多。
因我的田野“報告人”兼師傅老茶司當天夜晚才能到達臺中,我們約定隔天下午才會合,于是我多出了一個半天的空當,正好可以探索和觀察這座完全陌生的城市。一位在沙坡尾開店的臺中友人在我出發前推薦了一列地標景觀:東海大學、自然科學博物館、歌劇院、美術館。在客船上遇到的臺中友人告知,這些地方基本上都分布臺灣大道兩側,并友情推薦他也常下榻的一家臺中車站旁的旅店,青年旅舍式的床位折合人民幣80元一晚。
從1月21日晚進入臺灣海峽開始,手機便沒有了信號,冷清的臺中港旅客服務中心內,門店都沒有營業,也看不到能提供ITaiwan免費網絡和地圖的旅游服務中心,我進入了資訊盲區。好在門口的廣場上有一趟終站就是臺中車站的310路公車,全臺灣悠游卡乘車可通用。在臺中市乘坐公車,凡不超過10公里均免費,超過10公里的最高收費10臺幣,折合人民幣2.3元。
310路公車的班次頗為密集,乘客不多,基本上都有位置坐。從昨天出門開始,我在人群較多的公共空間都戴著口罩,但看310路公車上上下下的乘客中,戴口罩者不到一成。臺灣原本可能是全世界最喜歡戴口罩的地方,以臺北的公共交通工具和大型公共場所為甚,以往的觀察大致是有將近一成人愛戴口罩。戴口罩的動因,一種是防止自己影響到他人,另一種是防止他人影響到自己,還有一種是二者兼備。
公車在臺灣大道上行駛了一個小時,我想,這會不會是環形線路坐過頭了。前面一站恰好到了東海大學,我按了下車鈴。其后,我還去了臺中車站申請免費上網和索取地圖,去中區商業街辦了手機上網套餐,在繼光街的素食小店用了午餐,去自然科學博物館轉了一圈。黃昏時,在著名茶飲料連鎖店春水堂的四維街創始店,與從廈門同船過來的臺中友人再次碰面,由這位連鎖銷售業達人帶著我逐一到舊臺中廳、舊臺中市役所、第四信用合作社銀行等舊建筑、文創園參觀,并體驗臺中伴手禮第一網紅店宮原眼科的人潮。
一天看下來,肉眼觀察戴口罩者不到5%,其中工作人員和店員基本上都不戴。除了吃午餐和在春水堂喝茶之外,我一整天都戴著黑酷的口罩,還換了兩次。

2020年1月22日上午,歷經時光洗禮而泛出設計與建筑光芒的東海大學,稀少的游人悠閑地穿行在校園,恍若外面的疫情并不存在。

2020年1月22日上午,在當地最重要的交通地標臺中車站,出入的人群中戴口罩者接近一成。車站工作人員都沒有戴口罩。

2020年1月22日下午,建成于1999年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熱帶植物園內,眾多參觀者中的一對年輕人。

2020年1月22日黃昏,淡季時才不用提前訂位的春水堂人文茶館,茶品一般,顧客盈門。

2020年1月22日晚,臺中人氣最旺的伴手禮店之一春水堂,滾動的購物人潮中,有不少都操著中國大陸口音,我是其中鮮有的戴口罩者。
當日(1月22日),臺灣“內政部移民署”發布公告,禁止武漢旅游團入境,湖北省居民已出簽的入境許可也予以延后來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通報,中國大陸境外國家和地區已確診9例,皆有武漢旅游史。指揮中心表示,將持續針對醫療院所的感染管制預作規劃和演練,并自當日開始釋出“衛生服務部”庫存,配送100萬片外科口罩至超商的物流中心,交由超商上架售賣。
臺灣“經濟部”表示,臺灣外科口罩生產供應正常,能滿足需求,民眾毋需恐慌搶購囤積。“工業局“逐一與口罩主要生產廠商保持聯系,春節期間視需求可配合生產。目前臺灣產能為外科口罩每日188萬片,最高可達244萬片,平時外科口罩的每日需求為普通消費者50萬片,醫療院所80萬片,另外“衛生福利部”目前儲備有4500萬片。N95口罩每日產能10萬片,最多12萬片。臺灣主要超商7-Eleven、全家、萊富爾、OK等目前零售口罩品相多元、存量充足。
一名在武漢已出現發燒等癥狀的臺商,21日服用退燒藥乘飛機返臺,未向入境檢疫人員告知自身癥狀和旅游史,并于22日前往高雄舞廳消費,全程未戴口罩。
1月23日,我從臺中車站漫步到臺中公園,在上午的陽光下,用便攜茶具泡了一壺茶。中午,退了旅店的房間,乘坐公車兜兜轉轉,再拉著行李箱走了一個老式住宅街區,遠遠看到正在過馬路的老茶司。
別過兩周,我問我的報告人,“你都沒有戴口罩嗎?” 老茶司說,沒有聽說需要戴口罩啊,上了飛機后也沒有口罩戴,就不戴了。
傍晚時分,老茶司約了幾位三十年前的茶業界朋友吃飯,還有一位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幫他辦理進入中國內陸手續的旅行社老板。對我而言,這是一次田野的機會,于是我戴著口罩也跟老茶司去了一家海產檔,摘下口罩喝酒、吃海鮮、做記錄。酒足飯飽,我看前輩們在商量下一場,心中暗暗叫苦,卻又不舍浪費再來一次田野的機會,于是硬著頭皮又跟去了一家九十年代風格的視聽歌唱店,在陪酒老姐數量兩倍于客人的包廂里,呆了4個小時。
老茶司友情安排我就近在友人家中借宿,獨享一個房間,讓我節省了一大筆住宿費。本因夜歸打攪覺得不好意思,不料按開門鈴后發現里面很熱鬧,有兩個房間各開一桌麻將,客廳還有閑坐著抽煙喝茶的牌友,原來這還是一處家庭麻將館。大家自然不會戴口罩打牌。在風險和花錢之間,我還是選擇了不花錢,只是進出兩個公用的衛生間時,要更加注意清潔,諸如不放毛巾洗漱用品,以及墊張紙巾拉門把手。

2020年1月23日上午,臺中地標湖心亭,戴口罩的游覽者已明顯增多。

2020年1月23日下午,臺中市西屯區某民居街區,我與不戴口罩的老茶司會合。

2020年1月23日晚,臺中市西屯區,一家生意興隆的街邊海產排檔。

2020年1月23日午夜,臺中市中區,一家老式的視聽歌唱店,消費的客人稀少,喝酒唱歌近距離無防護。
當日(1月23日),因武漢自上午10時起全面停止公共交通營運,顯示疫情有持續擴大跡象,臺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將疫情等級提升至第二級,改由“衛生福利部”陳時中部長擔任指揮官。對目前停留在武漢的臺商,將一一追管,主動關懷。指揮中心通告,民眾無需特意至8家新型冠狀病毒指定醫院就醫,在各個醫療院所就醫時,只要經醫生判斷符合通報條件,即會采檢送樣至定點機構。昨日去高雄舞廳消費的那位武漢返回臺商,當日因再次發燒就診時被確診。
臺灣“經濟部”1月23日發布公告,自明日起為期1個月,對N95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活性碳口罩實行出口管制。
臺灣華航、華信和大陸東航、南航即日起停飛全部武漢直航班機。
1月24日,農歷除夕,上午我去找老茶司,請他親手沖泡和講評一道梨山茶,如同在他云南茶場時每天的功課。
在云南茶場也聽老茶司說過,每年一度回臺灣過年時,最重要的程序便是到臺中漁港采購除夕全家圍爐的海鮮。今天終于有機會,跟著去探究這處老茶司與故鄉的連接,也是我在過去的論文中曾經提及的歷史港口。
從臺中老市區到梧棲觀光漁港,要坐1個多少時的公車。沿途上下的乘客中,戴口罩的比例明顯增加,其中外籍人士幾乎全都有戴。在臺灣工作和生活的南亞國家人士數量不少,幾乎每趟乘客稍多的公車上,都能看到這些外籍人士的身影。
梧棲是臺中最重要的漁港,魚市場內外人潮滾滾,但戴口罩的比例非常低,老茶司一路都沒有戴口罩。
除夕夜,我在老茶司家參加每年一度的大家庭圍爐,其后泡茶聊天。我第一次對這樣的茶席擔心起飛沫傳播的問題。


2020年1月24日下午,臺中市清水區,梧棲觀光漁港魚市場里外的人群。
當日(1月24日),臺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確診2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個案,皆為21日入境,有武漢旅游或居住史,其中第3例就是22日去高雄舞廳消費的那位武漢返回臺商。指揮中心公布呼吁,如在該時段,有在該舞廳出入的民眾,應盡快撥打防疫專線聯絡。另外自即日起,機場港埠口岸針對中國大陸和香港、澳門旅客,啟動發放“防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旅客入境健康聲明卡”機制。
指揮中心宣布,從即日起至2月底,將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的適用病例,放寬為發燒或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評估診斷者,不分國籍。指揮中心還提醒,自武漢地區進入臺灣的無癥狀民眾應避免外出,如需外出應戴口罩,自中國大陸其他地區進入臺灣的無癥狀民眾,也應避免至人口密集場所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如需要去者應戴口罩。
(作者許路系生產技術史學者與社會學者。未完待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