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交新貴哥倫布(上)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出色的航海家之一,他發現新大陸的事跡為人們所熟知。然而一直以來,人們對他的功過是非褒貶不一。
若是將他死后編就的傳奇,以及他出于個人目的的記錄打些折扣,還是有可能重建哥倫布海上探險之旅的一些原貌的。
以下內容,可能會推翻你對這位航海家的一貫想象。也許,傳統中那個堅定不移、目標明確的哥倫布并不盡準確。
我們希望通過不同的側面,還原那些隱藏在航海行為之下的野心,以及可能被忽視的哥倫布的“另一面”。

故弄玄虛者對哥倫布著迷
他們不愿相信顯而易見、無可爭辯的文獻
出于自己的偏見
編造他們自己想象的哥倫布
把哥倫布說成了猶太人、西班牙人
波蘭人、斯堪的納維亞人
甚至是蘇格蘭人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事實上,哥倫布的身份非常清楚
哥倫布出生在一個
鬧哄哄、生活艱苦的大家庭
他的父親是一個熱那亞紡織匠

如果不承認這樣的事實
就無法理解哥倫布
他成為探險家的原因
正是在于他渴望擺脫出身限制
獲得更多的社交機會
對于像哥倫布這樣雄心勃勃
渴望成為社交新貴的人來說
只有三條向上的階梯:
戰爭、教會以及海洋
航海是一個順理成章的選擇
特別是對于他這樣一個來自熱那亞的
航海社群的男孩更是如此

從事這一行業
工作和賺錢的機會都相當多
而且,海上的騎士浪漫主義
也激勵鼓舞著他
15世紀70年代,哥倫布在為一家
熱那亞商人采購糖的過程中
熟悉了地中海東部和非洲大西洋的水域
同時,哥倫布還經常會去圣港島
收集有關亨利王子世界的零星資料
那里,他遇到了他未來的妻子

在制定穿越西部大洋計劃之時
他已經了解到有關大西洋的兩個關鍵點:
在加那利群島所在的緯度有東風
向北有西風帶
這兩個因素使他的環球旅行成為可能
1486年前,除了一些不太可靠的資料外
沒有任何確切證據表明
哥倫布有什么航行計劃
和任何一個優秀的銷售員一樣
哥倫布會根據受眾的喜好隨時進行調整

對一些人,哥倫布建議尋找新的島嶼
對另外一些人,他建議尋找某古代文學
作品中猜測位于大西洋深處的“未知大陸”
而再對另外一些人,他則贊成
尋找通往中國及東方富庶貿易的捷徑
傳統中那個堅定不移、目標明確的
哥倫布并不盡準確
事實上,對哥倫布來說
他將去向哪里遠沒有
他是否能夠到達社會更高層重要
在哥倫布和有可能為其慷慨解囊的
王室贊助人,以及采取何種方式
跨越大西洋的談判中
哥倫布對貴族地位和豐厚回報
一直都是極力要求

然而,15世紀80年代末
他一直找不到資助卻也不僅僅
是因為他貪得無厭的要求
在多數專家看來,他所提出的目標
沒有一個值得投資
新的大西洋群島也許確實存在
但找到它的可能性似乎很小
古代地理學不認為有這樣的大陸存在
況且,船只穿越大西洋到達亞洲
在當時也完全不可能實現
從歐洲取道西行,亞洲實在是太遠了

那時沒有船只能夠承擔那樣的航行
在距亞洲還有千里萬里的時候
物資就會耗盡,飲用水也已發臭了
然而,15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
少數專家開始考慮
地球要比之前想象的小
馬丁·貝海姆是紐倫堡的宇宙學家
他在1492年制造了現存
世界上的最古老的地球儀
他是也有同樣的想法的人士之一

因此到1492年時,哥倫布
已一心一意地計劃前往中國的探險
且下定決心實現這一目標
他遍讀地理書籍
因為誤讀了大量數據
并曲解了另外的數據
他理解的世界是不可思議的小
至少比現實中的地球小了20%
他還爭論說傳統上人們對亞洲
向東擴展的范圍有所低估

他得出結論:“用若干天”就能
從西班牙航行至亞洲東部邊緣
于是,在許多失敗和一輪又一輪的推銷之后
他憑借西航至中國的計劃拿到了贊助
按計劃中途也許在日本
也就是被人們稱作“Cipangu”的地方停靠
馬可·波羅有所夸張,說那里
在中國之外深入海洋1500英里的地方

最終對哥倫布委以重任的
贊助人相信他嗎?
沒有文獻提到過,阿拉貢和卡斯提爾
國王費迪南德和王后伊莎貝拉
與哥倫布有一樣的想法
委任上說的是
“汪洋大海中的諸島嶼和諸大陸”
兩位君主給他帶上的信中含含糊糊
哥倫布一心想把這封信交給中國的統治者
當哥倫布的探險很明顯
不直接花國王、王后的錢時
似乎沒有理由不讓他出航
去試試看會發生些什么

哥倫布覲見國王斐迪南德與王后伊莎貝拉
決定經加那利群島航行
是哥倫布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這個選擇很簡單,當時大多數
世界地圖都把中國的重要港口廣州
繪制在群島的同一緯度上
但除此以外,還有另外一個
也許更重要的原因:風系的特點
加那利群島橫跨東北信風
在隨時可用的洋流之上

對于一個有足夠膽量敢于順風航行
或者有足夠知識知道
是在順風航行的航海家來說
仍有機會能在返航時找到合適的風
穿越整個信風走廊需要過人的勇氣
沒人知道它究竟有多寬
也沒人知道穿過它之后有些什么
這個讓人躍躍欲試的空間在地圖上
或是空白,或是裝點著想象中的島嶼
或是被一塊地理學家
想象中的未知大陸占據著
……
- 未完待續 -
本文內容摘編自《探路者——世界探險史》
《探路者——世界探險史》

本書榮獲“世界史學會圖書獎”
本書講述了人類從最初方圓百里的采集和狩獵,到萬里跋涉尋找新大陸,最后足跡遍至各個角落的探險歷史,也講述了伴隨著人類的探險而產生的文明的傳播和演化的歷史。
作者用歷史學家、人類學家、地理學家、考古學家的思維和分析方法,揭示了探路者充滿激情和幻想的動機,也為我們演繹了人類分分合合的史詩故事。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