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九龍坡區工業企業復工率100% 工業產能利用率超90%

慶鈴生產線,焊接機器人在自動焊接輕卡駕駛室。

一名工人在隆鑫通用的通機生產線上忙碌。

在和友堿胺實業有限公司,中控室里工人們正通過控制系統操作生產。
3月19日,重慶慶鈴專用車公司交付一批慶鈴達咖四驅方艙負壓救護車,這批救護車是慶鈴復產后交付的首批負壓救護車。筆者了解到,九龍坡區經信委以快達產、保重點、穩節奏的行動措施,推動全區工業企業有序復工,實現了規上工業企業一周內全部復產,重點配套企業全面復工。目前,九龍坡區工業企業復工率100%,規上工業企業產能利用率恢復至90%以上。
快達產:以“產業鏈”為主線
九龍坡區以“產業鏈”為主線,同步批準龍頭企業和配套企業系統復工,杜絕“掉鏈”現象,2月18日,慶鈴集團復工,目前員工返崗率達到97%,產能恢復到85%以上,每天生產整車200臺左右。“可以說,產量恢復到了正常水平。”慶鈴集團綜合運營管理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得到疫情消息后,慶鈴集團提前對零部件進行了儲備,因此,復工后慶鈴馬力全開,立即投入到生產中。才交付的慶鈴達咖四驅方艙負壓救護車,就是在復工后20天時間里加班加點生產出來的。
由于疫情影響,部分汽車專業市場還沒有營業,慶鈴集團將銷售重點放在專業改裝車市場上,同時加快研發生產新產品。慶鈴集團綜合運營管理部相關負責人表示,3月底,慶鈴集團將推出2X+寬體輕卡和4X+中重卡兩款新車,今年有信心有條件實現全年正增長。
據介紹,在推動規上工業企業的復工復產中,全區以“產業鏈”為主線,同步批準龍頭企業和配套企業系統復工,杜絕“掉鏈”現象。“我們在全區有二三十家配套企業,區經信委等部門通過溝通協調,加快辦理配套企業復工手續等方式,這些配套企業都陸續復工了,保障了我們的生產需求。”慶鈴集團綜合運營管理部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慶鈴有3家子公司在區外,九龍坡區通過發函協調,2月27日,慶鈴的17家子公司全部獲批復產。
在復工初期,隆鑫通用通機事業部遇到復工率不高,零部件保供能力不足的問題。區經信委和九龍園區管委會從2月初就開始對復工復產準備工作進行指導,幫助協調下游供應鏈企業的復工復產。“截止到3月20日,隆鑫通用通機事業部的產能已基本恢復正常水平。”隆鑫通用通機事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保重點:特事特辦促生產
采取邊復工邊檢查、先檢查后備案等特事特辦,第一時間恢復了2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正常生產,“正值春耕時節,我們加大了產能,以保障農業春耕需求。”位于銅罐驛鎮的重慶和友堿胺實業有限公司,700余名員工全部返崗,日產氮肥近800噸。該公司副總經理張自鵬告訴筆者,平時公司氮肥生產量日均600噸,但由于春耕需求大,公司通過新增新設備及優化工藝指標,來提高產量,以滿足需求。據統計,和友堿胺的氮肥及純堿生產同比增長31.2%。
位于陶家鎮的重慶雙胞胎飼料有限公司也全力投入到生產中。“公司根據疫情影響,對產品生產方式進行優化,真正實現了訂單式生產,客戶通過微信平臺下單后,公司進行生產,大大解決了以往客戶來到公司購買某種類型產品沒有庫存等問題,同時實行精細化管理,工作效率提升了三倍。”該公司負責人胡運財告訴筆者。
筆者了解到,2月,重慶雙胞胎飼料有限公司生產豬飼料8200余噸,確保了周邊12個區縣的豬糧正常供應。此外,紅蜻蜓植物油、重糧人和米業等糧食加工企業產量增長40.5%。
據了解,疫情發生以來,全區將“防疫物資”“民生保障”“涉農加工”“重大項目”列為重點生產企業名單,采取邊復工邊檢查、先檢查后備案等特事特辦,第一時間按照市場要求恢復了2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正常生產。
“復工復產初期,我們遇到了原材料運輸問題,多虧了區經信委和銅罐驛鎮等部門多方協調,才讓我們及時收到了用于生產的原材料。”和友堿胺副總經理張自鵬說。
穩節奏:分批分類有序復工
九龍坡區規上工業企業返崗員工54983人、返崗率98.5%,據了解,全區根據轄區疫情和經濟形勢綜合評估后,采取“分批分類”有序復工的方式,及時調整企業復工時間節點,企業復工復產時間較全市平均延長2周,以防止倉促上馬后停工現象發生。
此外,全區通過梳理規上工業企業復產用工需求,助力解決返崗難、復產難問題。針對企業用工難,發動園區鎮街通過市、區主流媒體平臺、招聘平臺向社會發布5000余個崗位,幫扶對接實現就地就業和自主擇業。截至目前,全區規上工業企業返崗員工54983人、返崗率98.5%;采礦、制造、水電氣生產供應等三大工業門類累計復工企業2134家,返崗員工85642人、返崗率94.1%。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