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原創動漫③ | 探尋傳染病的行蹤,病毒往哪兒跑?
原創 應急科普 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健康教育學”是研究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理論、方法和實踐的學科,是預防醫學專業的必修課程,本課程注重學科基本理論和實踐技能的融合,開展基于實踐能力培養的整合式教學,充分發揮高校健康科普教育堡壘作用。
作為公共衛生人才的后備力量,預防專業學生的健康教育能力是其必備的實踐能力之一。醫學科普與健康傳播是“健康教育學”課程的核心要素之一。本次疫情的發生,學院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科普機制,幫助學生乃至公眾更好得了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內部機制和外部影響。
事實上,應急科普指的是為了提高公眾應對處理突發事件的科學意識及能力所開展的各種科普工作,不僅包括突發事件發生過程中開展的應急科普工作,而且包括常態生活中為了提高公眾防范各種突發事件安全意識而開展的科技宣傳工作,是一項需要長期進行的事業。
本期推出《原創動漫:還原傳染病的真相-探尋傳染病的行蹤》。公共衛生學院預防專業學生結合課程實踐,發揮團隊的力量,助力新冠肺炎應急科普。

視頻|徐祎哲
繪圖|楊曉塵
指導|朱靜芬 陸唯怡
版面|張舒嫻
內容精選
探尋傳染病的行蹤
傳染病的病原體從傳染源到易感者的過程被稱為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傳播途徑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水平傳播,亦即人際間傳播的方式;而另一類便是垂直傳播,也被稱為母嬰傳播。水平傳播又可以被分為經空氣傳播(流感)、經水傳播(霍亂)、經食物傳播(如甲肝)、接觸傳播(如狂犬?。?、經媒介節肢動物傳播(如瘧疾)、經土壤傳播(如破傷風)、醫源性傳播。
作為感染必需的一環,傳播途徑對病毒的傳播至關重要,在無法及時確認傳染源或及時研制出疫苗的情況下,切斷傳播途徑可有效做到控制疫情。


直接傳播是指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不過,經飛沫傳播只能對近距離(1-2米內)的密切接觸者趁虛而入。


大可不必。避免與確診患者親密接觸,并勤洗手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即可。

能是能,但并非主要方式。
簡單來說:氣溶膠的本質是能夠懸浮在空中的微粒。相較于一般的空氣傳播來說,氣溶膠能懸浮得更久、飄得更遠。就好比走在路上聞到煙味,但身邊明明沒有人,這就是煙草燃燒后形成的幾百納米左右的顆粒的氣溶膠。

氣溶膠的傳播,要同時滿足密閉空間、較長時間、高濃度病毒三個條件。在極端條件下才有傳播的可能性,在通風良好的日常環境中,傳播的可能性很小,幾乎沒有氣溶膠感染風險。

所謂糞口傳播,不是說您好那口,人家指的是消化道傳播,也就是細菌、病毒等病原體通過糞便排出體外污染食物、水源或食具,易感者于進食時病原體通過口腔進入消化道而感染人體。
鐘南山院士也特別強調了需保持下水道的通暢,呼吁大家吸取SARS期間淘大花園的教訓。不過這教訓,可不是亂吃東西。2003年香港淘大花園E座發生321人感染SARS病毒,致死42人,就被認為極大可能性是排泄物通過污水管道導致的氣溶膠傳播。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官方微信訂閱號
郵箱:gwkjcb@shsmu.edu.cn
電話:63846590-776499
原標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科普系列科普系列四十四 | 原創動漫:還原傳染病的真相系列(第3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