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消息溯源?看區塊鏈平臺如何將權利交還個體
?Comunion 是一個去中心化組織(DAO)協作網絡,通過區塊鏈重構傳統的人才組織與交易形式,讓全球人力資源實現高效匹配,讓勞動價值像資本一樣自由流通、交易和積累。
通俗講,我們稱它為:下一代人才組織與交易網絡 。
如果你是區塊鏈小白,歡迎過來一起學習;如果你對區塊鏈一知半解,歡迎過來深入學習;如果你是區塊鏈大咖,歡迎過來共同研討。
Comunion 區塊鏈創業互助社區 旨在構建國內質量最高的區塊鏈資源共享社群,并且為大家營造高質量的區塊鏈技術交流環境。
現由 X平行線團隊提供 AMA 支持,本次是 Comunion - X訪談第 6 期線上活動,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帶來高質量的區塊鏈領域AMA分享,歡迎持續關注。
本次分享嘉賓是上海卓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高海逵

以下是分享內容:
我今天分享的題目是:基于區塊鏈的內容溯源平臺的可能性的探討。
我今天的分享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聚焦問題。第二個部分解決思路。第三個部分是基于區塊鏈的實現技術實現。
01聚焦問題
在問題部分,我想談三點。
第一點:信息獲取太容易吸引了寶貴的注意力資源,擠占了其它健康活動的時間。
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處于信息爆炸,或者說是信息泛濫的時代。
因為網絡的發達,智能終端的普及,我們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變得非常容易。信息太容易獲取也造成一些問題。我們花在手機上,電腦前邊時間有點兒太長。這些時間本來可以用在和家人朋友的聚會或者戶外等更加有意義的活動上面。
第二點,網上的內容質量良莠不齊,有很多低質重復的內容,甚至有些謠言肆意傳播,人們被引導錯誤的方向。
這一點有點兒太坑了,我花了大量的時間閱讀你的文章,結果被你帶到坑里面去了。
謠言也會給政府治理帶來巨大的挑戰,政府其實非常擔心民眾受謠言的蠱惑。
第三點,我們適應了被動的信息灌輸,而不是主動的從信息中汲取精神營養。
第三點是我想特別強調的。我們信息的獲取目前大多是被動的獲取,而不是主動地去獲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我們用抖音,用今日頭條,或者是其他的平臺,你看到的信息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信息,你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被影響,甚至被左右,被洗腦。你在不知不覺中喪失了從信息中主動獲取精神營養的能力。
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健康一定是身體和精神的雙重的健康。
大家對身體健康很重視,會有意識的去選擇健康的食品,遠離垃圾的食品。但是大家有沒有有意識的去規避一些影響精神健康的內容呢?
其實這些問題大家都心知肚明,我也不想花費太多的時間在這部分上面。那么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呢?

02解決思路
在第二部分,我會首先和大家探討一下解決問題的思路,這里面暫時不涉及到技術的部分。
剛才提到這些問題,其實大家都注意到了。很多組織、企業包括政府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并且也做了一些解決問題的嘗試。
比如微信就有一個公眾平臺的公眾號,里邊收集了所有已經辟謠的謠言。也有類似知乎這樣的平臺,它會對垃圾內容主動過濾。背后有一大幫編輯,還有審核的人員。
那么,這些解決問題的嘗試有用嗎?
我的回答是有用。
但是這些解決方案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他們都是中心化的解決方案。
所有中心化的解決方案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陷,這個共同的缺陷就是我們依賴于受信任的第三方。
但是,問題恰恰在于這個受信任的第三方,永遠可信任嗎?
假如這個“中心”告訴你這個東西是謠言,你是選擇相信呢,還是選擇不相信?
所以,我今天和大家探討的解決方案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解決方案。
這個解決方案有三個核心點。
第一點:從信息源頭入手,如果信息發布者可信,則信息大致可信。
從信息源頭入手,也就是所謂的內容溯源?;舅悸肥沁@樣子的,假如說這個內容發布者可信。那么他發布的內容大致可信。
那么,如何判斷那種發布者是否可信呢?
這個就是我們解決思路的第二點。
第二點:判斷內容發布者是否可信,最重要的依據就是他以前發布的內容的質量。
我們根據內容發布者以前發布的內容的質量去判斷這個內容發布者是否可信。如果(他以前fa不的內容)很多(后來證明)是謠言。那么這個內容發布者是不可信的。
第三點:個體自己判斷內容發布者可信,內容是否可信,不再依賴受信任的第三方。
第三點也是我想特別強調的一點,即:我們把判斷內容是否可信的權力(或者說責任)交還給個體。
平臺給個體提供可以判斷內容,以及內容發布者是否可信的事實依據。那么是否可信,完全由個體來判斷,不再依賴受信任的第三方。
有了這個解決問題的思路,如何使用基于區塊鏈技術來具體實現呢?
這個是我今天分享的第三個部分。

03基于區塊鏈的實現技術實現
區塊鏈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平臺,非常適合提供去中心化的解決方案。
區塊鏈可以說是 一個眾多技術的集合,它提供了很多可以馬上拿來使用的工具箱。
今天的分享因為時間的限制,我只想談我認為最重要的三點。
第一點是基于非對稱加密 PKI 的身份系統。
非對稱加密有一對密鑰私鑰和公鑰,公鑰可以作為身份。當然,有人覺得公鑰用起來不太方便。那么可以借鑒比特幣的做法,把公鑰轉換為地址。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是一個真正去中心化的身份系統。也就是說,你的公鑰不是別人給你分配的。你的私鑰,公鑰還有地址,都是你本地生成的。算法可以保證你生成的私鑰,公鑰,還有地址是唯一的(不會和別人沖突)。那么,基于非對稱加密的身份系統有什么好處呢?
第一個好處是無法偽造。
通俗一點兒講,假如你說你是白巖松,你想假借白巖松的名義去發布一個內容。但是對不起,你沒法做到這一點。你沒有白巖松的私鑰,你只有白巖松的私鑰以后,你才可以白巖松的名義發布內容。
但是白巖松自己的私鑰不可能給你。
第二點好處是你對你發布過的內容是無法否認。
假如某個內容,你用你的私鑰簽名過。那只能是你發布的這個內容,不可能是別人發布的內容。
這個身份系統的這些特性是其成為內容溯源系統的一個最重要的,最基礎的模塊。另外,我還需要補充一點,這個身份系統可以選擇匿名,或者實名。
因為這個身份的核心是一對密鑰,所以你可以匿名的(僅僅用密鑰)去發布一些內容。
第三點,內容哈希的發布上鏈,并實現發布和驗證兩大核心功能。
發布內容相當于將內容的哈希發布在區塊鏈上邊。哈希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函數,任何內容,不管它的長度是零,100個字節還是幾百兆,甚至更長,經過哈希運算以后,都會得到一個固定長度的哈希值。
不同的內容,經過哈希運算以后會得到不同的哈希值。內容和哈希可以說是一一對應的關系,所以哈希還有一個叫法,叫數字摘要。
我們把哈希存儲在區塊鏈上邊,就相當于把內容存儲在區塊鏈上邊。這個不是準確的說法,因為畢竟內容本身沒有在區塊鏈上邊。
內容本身不上鏈是因為有很多原因,第一個的話是內容有可能會很長。假如內容本身上鏈的話,會讓區塊鏈這個數據結構變得非常非常龐大,會增加(膨脹)的非常快。
另外,區塊鏈的核心主要實現兩個最基本的功能。第一個是內容發布,第二個是內容的檢驗。
驗證是指我想知道這個內容是由誰發布?什么時間發布?區塊鏈的核心功能就這兩個,這個也是從架構設計進行考慮的。
因為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系統,去中心化的系統不適合做特別復雜的邏輯。拿比特幣作為例子,比特幣其實實現的功能非常簡單,只有轉賬交易。
功能越簡單,系統可靠性越高。這樣區塊鏈核心和其它外圍系統形成完成生態。剛才談到,區塊鏈的核心只完成兩大核心功能,一個就是內容的發布,另外一個的話是內容的驗證。
那么其他的功能是由外圍系統來實現的,這樣可以保證整個系統是一個非常靈活的系統。外圍系統包括內容的存儲、檢索等。這樣的話,區塊鏈的核心平臺,加上外圍系統會形成一個非常完整的生態。
當然,區塊鏈的具體實現是非常非常復雜的。上邊談這三點是我認為最關鍵,最基礎的三點。
如果大家對區塊鏈實現這個平臺有更多的興趣,可以回頭和我聯系。
上面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也希望有志同道合的,對這個項目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和我聯系,可以探討各種合作的可能性。
上海卓鏈是一家專注于區塊鏈技術的創業公司,公司提供區塊鏈相關的咨詢培訓,軟件開發外包還有自有平臺運營。公司注冊在上海,還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所以持續尋求資金和運營方面的合作。歡迎垂詢。

Q&A
Q1:新聞這個行業屬于中心化的組織架構,中心化的組織在某些場景下容易造假,即使它有很強大的組織背書,例如本次疫情各大新聞平臺都有出現假新聞。
在這領域內區塊鏈技術是否能解決部分問題?
A1:提問題的這個小伙伴,首先把中心化的系統的弊端指出來了。但是區塊鏈是否能夠解決假新聞的問題?這是一個非常 tricky 的問題。
首先,新聞的真假是由誰來判斷?另外,什么事件判斷是假新聞。
所以與其讓區塊鏈平臺解決假新聞的問題,我倒是更愿意換一個解決問題的角度:我把判斷真假新聞的權利交還給個體。
由個體根據內容發布平臺,或者內容發布者的 可信度去判斷新聞的可行性。其實去中心化的平臺,或者說是區塊鏈,也無法承諾所有的新聞,都不是假新聞。
但是他強調的是個體的判斷能力,這個其實和我們今天我今天所做的分享是非常有關系,其實我們這個平臺有點兒像內容的淘寶平臺。
你可以把內容比作商品。內容發布者以前發布的內容比做店小二以前的交易。
就像我們對店小二的信任一樣,我們根據內容發布者以前的內容,去判斷內容發布者是否可信。就像你信任的店小二,有時候有可能也會賣假貨一樣。
但是他有一次的這樣的行為,就會極大地影響他的信譽度。所以我們通過這種方式降低假新聞的發生的概率。但是,無法100%的保證,所有的都不是假新聞
Q2:互聯網現在已經發展地較為充分,產業互聯網日趨成熟,那么互聯網的下一步如何與區塊鏈更有機的結合?
所謂的 Web3.0 和 價值互聯網 如何更好的發展下去?
A2:互聯網和區塊鏈之間的關系,我先談一下我的理解。
互聯網其實是一個可以理解為一個通訊的基礎設施,它解決的是分布在地球任何 角落的兩個終端互通的問題。
區塊鏈目前為止,最起碼目前為止還是需要基于 互聯網這個基礎設施去運行的。
區塊鏈的每一個節點,其實都是一個都有一個IP地址。他還是需要繼續互聯網的基礎設施進行互相連通的。
這里邊提到 Web3.0 還有價值互聯網很多都是市場術語,本身內涵就不是特別清晰。
我認為互聯網和區塊鏈關注關注點可能不太一樣。互聯網,首先它是一個通訊基礎設施,關注點是信息的共享信息的分享。
區塊鏈呢,它是實現的,是一個價值傳遞。理論上來講,他可以離開互聯網而存在,但是現在互聯網是現存的最方便的一個通訊基礎設施。
如果你把價值互聯網當做區塊鏈的一個同義詞的話,我們應當關注于區塊鏈的最核心的特點,比如說他是去中心公開的,不可篡改的,可追溯的這些特點。
然后尋找可能的應用,需要說明的是去中心化系統和中心化系統相比較的話,它是有自己的劣勢的。
首先,它的效率不高。共識機制達成共識需要時間。比如說比特幣網絡,每生成一個區塊需要十分鐘左右的時間。
所以,不是說區塊鏈系統比傳統的中心化的系統要更優越,中心化系統和去中心化系統各有自各有自己的應用場景。
去中心化系統適合這種 中心所扮演的角色不再被信任,比如說公益組織。公益也需要公開,可追溯。
那么區塊鏈就有可能在這里找到很好的應用。房地產中介也是大家長時間比較詬病的一個領域,那么去中心化系統,還有區塊鏈,是否在這個領域里面可以得到應用?
去中心化系統或者說是區塊鏈,其實有很多應用場景,Web3.0 具體內涵其實我不是理解的特別準確。所以我也沒法去在這里邊,然后給出特別有價值的信息。
Q3:您剛才提到的區塊鏈可以脫離互聯網,這應該如何理解呢?
A3: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區塊鏈用互聯網僅僅是利用。互聯網的通訊功能。假如有一天,區塊鏈能夠脫離?;ヂ摼W解決節點之間的通訊問題的話。那么區塊鏈就可以離開互聯網而存在。
其實現在已經有些人在嘗試。不用傳統的互聯網解決節點之間的通訊問題。但是這是一個非常小眾的領域。
自由討論
K:區塊鏈只是一種技術,問題本身才是問題,例如新聞 的證偽問題 本身就不是問題,如果都是真的,世界該多無趣。
如果到技術層面,如果有作弊動機,并且有作弊的空間,那么 是否是區塊鏈都會作弊?
所以,我認為 區塊鏈只適用于解決 一些 零知識證明類的分配性問題,而不是 實用性問題,畢竟分配機制 才是 實用性的基礎。
Q:其實涉及到實用性問題,區塊鏈完全有作弊的動機和空間。
K: 區塊鏈是協調C基文明的信用機制,而不是硅基文明,因為硅基文明的信用機制已經被C基協調了。
這里還有一個是成本的 balance ,在這個基礎上,可以有錦上添花 但不是必然的雪中送炭。
20世紀最偉大 的哲學家之一 :維特根斯坦的 哲學啟蒙,就是通過一個問題:如果撒謊對人有利,為什么要說實話?這個命題的反面 我認為就是區塊鏈的 實用領域。
Q:其實說白了,區塊鏈只是一項技術,就算這項技術再牛,也不可能完全顛覆當前人類制定的規則。
就好比去中心化一樣,注定只能在某些領域適用,早起野蠻時代是去中心化的,歷史發展到如今,不可能因為一項技術如何。
反過來看,為什么區塊鏈又這么有影響,就是人們看到了顛覆一些規則的可能,這也許是區塊鏈的魅力吧。
G:是的,不要神話區塊鏈技術,同時不要低估它的影響。
第一個就是國家對貨幣發行權的壟斷,這個潛在的影響,無論如何不能低估。另外,區塊鏈包含的 去中心思想,潛在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但是一切還在發展變化中,需要觀察。


微信公眾號:X平行線
官方網站 : xamas.io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