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界睡眠日 | 一生“睡渣”深似海,家有“夜哭郎”怎么辦?
原創 張芬、周佳麗、李佳燕 呼吸天使
你是否和我一樣,
曾無數次憧憬著生寶寶后的幸福生活?
我的寶寶吃的好睡得香,聰明伶俐,
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我,帶娃,健身,睡美容覺,
過著令人羨慕的辣媽生活。

每晚哄睡2小時,只睡10分鐘,一夜醒8次。
好不容易睡著,
為娘剛想躺下,”哇哇哇”的哭聲又傳來。


為了打好睡眠攻堅戰,一舉拿下睡渣,
頂著黑眼圈的學霸媽媽開始各種檢索,
中國知網,萬方,pubmed, BMJ…

有入睡困難、夜哭、夜驚,
讓我們來一一解讀。
入睡困難
入睡困難也是讓父母頭疼的問題,可出現于10~30%的孩子。入睡困難的孩子常同時伴有夜醒的問題,如不及時糾正,往往會遷延影響較長的時間,導致后期更多的睡眠障礙。
導致入睡困難的原因?
1、身體不舒服,肚子痛或者感冒鼻子不通,會影響到入睡。
2、精力特別旺盛,白天的活動量不夠,家長因為擔心孩子會磕磕碰碰,將孩子關在家里,孩子的精力無處發泄。
3、睡前看電視或者聽故事,睡前活動量特別大,造成太興奮。
4、家長沒有營造一個安睡舒適的睡眠環境,屋內燈光太亮,說話聲音很大,室內的溫度不適宜等。
5,平時沒有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作息時間不規律,父母沒有固定時間安排孩子何時喂奶,何時睡覺。
這些都會影響到孩子入睡...
那家長如何應對呢?
1、固定就寢的時間,每天按時將醒著的孩子放在床上,讓孩子準備睡覺。
2、引入“睡眠儀式”,讓孩子產生一種條件反射,每到父母進行這樣的“儀式”時,寶寶就意識到該睡覺了。比如睡前聽聽柔和的音樂,講短小的故事,但注意一定不能讓孩子興奮。
3、晚上最后一次喂奶一定要在22點以前,22點以后就不要再喂奶了,也不要再弄醒孩子了。
4,早上在孩子習慣的時間叫醒他,不讓他補覺。
夜哭
夜哭,多半是夜間睡眠不安的表現。
夜哭的原因?
在睡眠過程中出現啼哭,有生理原因也有心理原因,大致歸納為以下四點:
1、由于嬰幼兒睡眠的節律尚沒有形成,生物鐘比較紊亂,所以導致夜間容易醒過來哭鬧。
2、白天過于興奮或者委屈,聽了一些很驚險刺激的故事,導致了夜哭。
3、過飽或過饑,口渴尿床,內衣太緊太硬,都會導致軀體的不舒服,包括室內的溫度、空氣濕度不適合,都會導致夜哭。
4、胃腸道不適導致夜哭。
如何應對?
目前尚沒有解決嬰幼兒夜哭的速效辦法,推薦父母根據嬰幼兒的實際情況,采納忽視的方法。忽視的方法包括兩種,一種叫完全忽視,一種叫漸進忽視。
完全忽視的做法:
1、把孩子放到床上,跟她說晚安,然后離開。
2、如果哭了,檢查是否尿濕了或弄臟了衣被,或者有沒有其它需要處理的事情,然后把孩子安頓好,再次離開房間。
3、當孩子又開始哭時,你一定要忍住,讓孩子哭一段時間,哭累了自然就睡著了。
4、如果孩子深夜醒來,也按照上面的操作過程。
特別提醒:完全忽視需要父母正確地執行這四個步驟,需要有耐心和忍耐力,不要被哭聲屈服,一般在一周以內就可以看到效果。
漸進忽視的做法:
1、像往常一樣把孩子放到床上,如果他在晚上不睡或者哭鬧,讓他哭一段時間以后再進去安慰他。
2、當你到孩子身邊的時候,只給他一兩分鐘的安慰,然后就離開,不要一直呆到他不哭或者入睡才走出去。
3、下一次哭時,等他哭得時間更長一些再進去安慰他,逐步的延長時間,像這樣持續一個晚上或者連續幾個晚上,就會看到效果。
注意要點:在進行漸進忽視的過程中,頻繁的檢查可以幫助緩解父母的焦慮情緒,因為孩子不停的哭,你會擔心,那么父母頻繁的進去檢查,一方面解決了自己的焦慮,另一方面也不會因為孩子的哭而感到內疚,孩子也不會感到孤獨。漸進忽視僅適合于六個月以上的孩子。
夜驚
夜驚是一種戲劇性的并且讓照顧者為之沮喪苦惱的情況。孩子在發生夜驚的時候,往往會在睡夢中突然哭出聲來、尖叫、也有可能喃喃自語,說夢話,年長的還是還會出現夢游的等奇怪的行為,此種情況一般出現在入睡后1至2個小時內,持續幾分鐘到一個小時不等,醒來后孩子對此段經歷沒有任何記憶,而且讓父母感到絕望的是,當小朋友出現夜驚表現,就算你試圖要去安撫、哄抱或者喚醒他,往往也起不了多少效果。

那么到底是什么導致夜驚的發生的呢?
目前沒有明確能導致夜驚的原因,可能的原因包括睡眠不足,不規律的睡眠作息,發燒、疾病,藥物,睡時憋尿,在陌生的環境里睡覺,在嘈雜的環境睡覺以及壓力大。
夜驚發生我們來支招
1. 保證睡眠安全:在你家小朋友發生夜驚時,保證寶寶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具體措施參考2016年美國兒科協會安全睡眠指南中的ABC原則。
Alone: 寶寶應該始終擁有自己獨立的睡眠空間,提倡母嬰同室不同床,勿讓寶寶直接和大人一起睡在成人床上。
Back: 每次睡覺,包括小睡時,保證寶寶仰臥,避免趴著睡給給寶寶帶來安全隱患。
Crib: 不要將過多的毛毯,被子放在嬰兒床上,嬰兒床的床墊不能過度柔軟,不要使用床圍以減少安全隱患。


3. 引導你的孩子回床睡覺:當寶寶在夜驚發生時離開床位后,鼓勵其回歸正常睡眠,引導你的孩子慢慢回到自己的床。在引導的過程中如果小朋友反抗,不用太在意,繼續按照你的節奏幫助寶寶回床正常睡覺
4. 不要干預太多:當夜驚發生時,大多數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嘗試在發作期間安慰寶寶,讓他盡快恢復正常,實際上這是一個誤區,因為你這樣做的話,大多數的孩子只會變得更加煩躁。但是也不是什么也不做,當寶寶即將受到危險威脅的時候,你要立即采取措施保證寶寶的安全,即使反抗,也要堅持幫其排除安全隱患。

6. 保持規律的睡眠生物鐘:規律的作息能降低夜驚的發生率,幫助寶寶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
7. 不要在第二天討論夜驚這件事情:事發后,不要著重于與孩子討論夜驚時發生的情況,以免增加他們的壓力,但如果是小朋友自己提出的,家長需要合理解釋并引導。



張芬主管護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呼吸科護士長、主管護師,本科學歷。
張芬護士長參與2006年、2012年《兒科護理操作指南》編寫。曾獲上海市靜脈輸液比賽一等獎。2013年、2016年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優秀護士長。成功申報局級課題一項。
擅長:
慢病管理(哮喘兒童):開展疾病全周期護理,借助eHealth慢病管理模式,以患兒離院期間獲得全程健康服務的需求為導向,通過信息技術管理慢病患兒,開展延續護理,關注兒童慢病,提高生活質量。
科室特色護理:私人訂制 開展出院準備服務,用視頻宣教的形式在特殊病人出院宣教中應用,如居家霧化,居家儲物罐的使用、居家鼻飼、吸痰、鼻飼等視頻,目前共開展近100例,每位家長通過考核通過,方可出院,提高家長的照護技能保證照護質量,提高小朋友的生活質量,提高滿意度。
兒童霧化中心的管理與質控。
張靜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呼吸科副主任醫師。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