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抗疫日記丨我們病區幾乎每天都有人出院,團結一致爭取最后的勝利
文丨鮑君志(上海市中醫醫院、國家中醫醫療隊隊員)
轉眼來武漢抗疫一個月了,這一個月對我來說很特殊,是不同以往的日子。其實今年對中國人來說,都是不同以往的日子。 當我們到達機場那一刻,就明白了這里是疫區。除了機場的工作人員,就只能看到我們的身影了。原來這就是逆行者。 當晚來武漢的時候,下起了雪。坐在大巴車上,看著床窗外的雪,我的心不能平靜。馬路上沒有其他的車輛,只有皚皚白雪靜靜地躺在馬路兩旁,還有那燈火通明的城市夜燈,我在想以前的武漢是什么樣子的呢?也是車水馬龍,也是街市如晝,也是華燈初上。此時車上其他隊員的手機微信聲音此起彼伏,打破了這寧靜,都在和家里人報平安吧。我這次來沒有和父母說,我怕她們擔心,我也怕自己在說出那一句決定的時候,我會自己先哽咽。我坐在車上,在想這條路的盡頭是什么?是艱難嗎?我已經做好思想準備,就是來戰斗的。只是希望疫情一定要控制住,這才是我最大的擔憂。
之后的幾天我們都是忙忙碌碌,忙著培訓,忙著準備病房。一切要靠我們自己動手,上上下下搬物資,前前后后張羅著,手上也是磨破了好幾處地方,發現隊伍里女同胞都是女漢子,我真心為我們自己點贊!終于一切工作步入了正軌,萬事開頭難。感染三科五病區正式開始收病人了。記得第一次進隔離病房的時候,穿防護服穿了很久,小伙伴穿完防護服之后都給對方細細檢查,互相加油打氣。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連著幾天進倉之后,勒得額頭和后腦勺都有血腫,幾天都不能平著睡,趴著睡覺。后來穿戴次數多了,也漸漸好轉了。 穿著防護服,體力消耗是成倍地,有時簡單地幫病人打水,發飯都會氣喘吁吁,病人都很理解,“你們慢點,姑娘。”給靜脈輸液時,防護鏡會起霧,增加了不少難度,時間也多出平常的一倍時間。病人也會在一旁鼓勵,“姑娘,別怕,隨便扎。”那多不好意思啊,盡量做到一針見血。
進入隔離病房的時候,我們的病人和之前遇到的病人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不僅要照顧她們的起居生活,更要照顧她們的心理。試想,當病人看到我們這身裝備,都會覺得自己得了嚴重的病,心情大都很焦慮。之前我碰到一個病人,因有基礎毛病,住了三個禮拜還沒出院,家里還有小孩,心情特別焦慮。我們每次進病房做治療時,她都會跟我們說家里的情況。我跟她說:阿姨,你想不想早點回家和家人團聚?她紅著眼睛點了點頭。那就好好地保持心情,心情好是最好的免疫力,你現在不能出院,是因為你有基礎毛病,不是你現在這個毛病有多嚴重,而是新病舊病一起治。治好了,我們送你回家,請相信我們。拍了拍她的肩膀,她跟我比了個勝利的手勢,這時候我深深體會到這次疫情帶給每個家庭的震動,她們在隔離,家人親人都不在身邊,只要我們在身邊,而又不僅僅我們在身邊。我們一起加油,爭取最后的勝利!
最后我想說的是這個阿姨已經前幾天就出院了。永遠記得出院那天阿姨的笑容,非常燦爛。走之前說,中醫很管用,謝謝你們醫護人員。我覺得她那天很美,這種笑容會越來越多的。 每天都會關注疫情新聞,疫情控制住了,也是啊,我們一個病區幾乎每天都有人出院。真心覺得很受鼓舞,士氣大增。但這個時候也是疫情防控最關鍵的時候,更需要我們團結一致,發揚吃苦耐勞精神。 這幾天坐班車,沿途都是花在開放,樹在招展。小伙伴們也開始哼起了小歌,隔著座說說笑笑,春天已經來了!我們一起要好好守住這來之不易的春天。 其實我此刻心情很難平靜,我們這一行人是帶著愛和責任來的武漢,我們也同時收到很多人的愛。這是我之前的人生沒有體驗到過的。我要感謝的人很多,感謝社會的關愛,感謝單位領導同事的關懷,感謝所有在抗疫一線工作的人員,感謝我親愛的祖國。大災大難前,我發現我們中國人如此團結,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付出,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著, 冬天從這里奪去的,春天會交還給你,現是驚蟄后,我們在等那春雷,平地一聲雷陣響,春回大地,等那好消息,相信那天很快到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