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文旅女干部:戰“疫”戰“貧”都要贏

2020-03-18 14: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43歲的周翠霞是湖北省云夢縣為數不多的駐村扶貧女干部。新冠肺炎疫情襲來,扶貧工作隊轉為疫情防控工作隊,她和村干部、村民們,一起經歷著戰“疫”的難忘日子。

 

講述人:周翠霞

湖北省云夢縣文化和旅游局派駐

吳鋪鎮鄭店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

一開始,村民不知道新冠是啥

從2018年11月開始,我作為文化和旅游系統干部到鄭店村駐村扶貧。鄭店村有30戶貧困戶。一個村的貧困戶數超過20戶的話,扶貧工作隊按要求須配備3名隊員,實行每周五天四夜的工作作息制度。我和隊員們便租住農戶的房屋,當起了“住讀干部”。

駐村前,我橫下一條心: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是硬任務,“第一書記”重任在肩,是第一責任人,必須扎下根撲下身子,腳踏實地干,不然對不起群眾。

特別開心的是,靠著扶貧政策的落實,還有依靠縣文化和旅游局的力量制定個性化扶貧方案,30戶貧困戶2019年全部脫貧了。無論是五保戶、低保戶還是因病致貧的家庭,我積極幫助他們享受到各類扶助政策,推薦務工機會,我個人包保的5戶貧困戶率先脫貧。

鄉親們的日子好起來,致富奔小康的勁頭更足了,都想著可以過個好年了,家家置辦的年貨比往年明顯多了。

一開始,村民也沒有談“疫”色變,一是對新型冠狀病毒到底是個啥不了解;再就是在農村,平日里就注重防疫,提防著禽流感、“雞瘟”和“豬瘟”啥的。不過有一點大家伙兒是清楚的,不管啥疫情來了,生產生活一定受影響,嚴重的話,還會蒙受很大損失。

騎上電動車,最快速度趕回村

因為很長時間沒回家,又趕上春節,村干部說我們累了一年,催促我早點回家過年。我安排好了工作,臘月二十九(1月23日)下午回到家,見到了從深圳回來、3個月沒見的愛人。

次日,武漢封城消息傳來,心里咯噔一下——疫情形勢越來越嚴峻了。在家的日子,一顆心懸著,很忐忑,只能通過微信工作群關注村里的情況:村支書孫木清大年三十(1月24日)還在排查;部分村民沒認識到疫情的嚴重性,還在聚集、不帶口罩……我覺得自己在家呆著不像話,當地村干部承擔的壓力太大了,必須盡快回村。

大年初一(1月25日)晚上我接到了通知:第二天下午回村報到,所有扶貧工作隊轉為防控工作隊,駐村參與疫情防控。讓我欣慰的是,愛人很支持我。他說:“這個時候你們不上誰上呢?放心地去,我會照顧好家里的老老小小。”回村前,我帶上換洗的衣服和一些吃的,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我騎著電動車,以最快的速度往回趕。回村路上,我心里頭急呀,滿腦子的問題:村里會不會有人感染?趕上春節,怎么勸阻村民聚集走動?村民的生活物資怎么供應?脫貧戶會不會因“疫”致貧、因病返貧?……心里壓著大石頭。

回到村里,村支書孫木清見到我和扶貧隊員,說:“你們好不容易放兩天假,這么辛勞地又過來。”來不及寒暄,我建議必須盡快行動起來,做好分工,把防控工作落到實處。當務之急,是隨時觀察和掌握從武漢等地回來的村民的健康情況,宣傳疫情形勢和普及防疫知識,增強村民的自我防控意識。

守夜有什么好怕,我膽子大

鄭店村下轄8個村灣,還有3個小區在該村范圍內,合計總排查539戶,涉及1951人。其中,富麗佳園小區一位居民,臘月二十九從武漢開私家車回來,第二天經醫院檢查確診,隨后其家人也被送到定點酒店隔離。

我們立刻跟進處理后續事宜,對小區和樓棟進行封閉、消殺、張貼告示,提醒居民增強防控意識。當時只是戴著口罩,也沒想到怕,只想著要趕緊處理,沒穿防護服,當時也沒有防護服。

由于發現確診病例,村里的管控措施立馬升級——封村封路,24小時派人值守村出入口。2月1日,大家一起在卡口搭起帳篷,輪流值班,全天候值守。

孫木清說:“周書記是女同志,就不安排值夜班了。”我想,這節骨眼了,自己不能搞特殊,婉拒了書記的好意。我也被排進了值班表,每5天輪一次。

在帳篷里值夜班還是頭一次。2月7日,第一次值夜班,前半夜,大家一起在帳篷里討論和安排第二天的工作,一直到晚上10點多。后半夜,只剩我自己了,陪伴我的只有一盞燈、一臺取暖器和一張單人床。

頭一次覺得夜里有那么靜。我想,夜里更不能馬虎懈怠,任何動靜都不能放過,根本沒有睡意。好在一夜下來,沒出什么狀況。后來,村干部問我怕不怕,我說“有什么好怕的,我膽子大”。

▲  周翠霞在村灣宣傳防疫(00:25)
在村灣里防疫宣傳、入戶排查,我和大家走街串巷,提著大喇叭宣傳普及防護知識,嗓子很快就啞了,其間,也會遇到一些狀況。

有村民說:“我沒口罩,你不讓我出去,我也買不到呀!”我知道,無理取鬧的少,大多數村民確實有困難。我就拿出自己的口罩送給他們,好在之前準備了一些,加上發下來的口罩,能幫一個是一個吧,自己盡量省著用。

2月13日,我在卡口執勤時,遇到了患糖尿病的村民滕遠輝。

“每天用的藥快沒了,我得去買藥。”他臉上滿是焦急,說著話就往外闖。

“疫情期間,不能出去。”執勤隊員斬釘截鐵地說。

“你們怎么不通人情?我是去買藥,救命的藥!”滕遠輝有些急了,看我在,轉臉對我說,“周書記,您通融通融行嗎?我真的是去買藥。”

我心里盤算著:讓他出去肯定不行,一是不允許,再就是萬一出去感染了就麻煩了。往上報,等藥配送過來,怕是來不及,影響用。群眾的困難總得解決啊!

想到這里,我對他說:“我明白您說的。不過規定如此,只能執行。您先回去,我們來想辦法。”

 “那麻煩快點,等著用呢!” 滕遠輝有些不情愿地回去了。

實行最嚴格的管控措施以來,出行受限,一般藥店也不開門,怎么樣盡快搞到藥呢?我想起在附近工作的縣文化和旅游局的宣傳車,馬上聯系帶我專程去了一趟縣城醫院買藥。縣醫院收治了新冠肺炎感染病人,這時候去醫院,感染風險太大。不過,面對群眾需求,我也顧不了那么多了。

當我把藥送到滕遠輝手上,他感動地說:“周書記真是好干部,心里裝著咱們呢!”質樸的村民懂得感恩,但我知道自己做的還不夠。

走訪困難戶,他們更需要關心

▲  周翠霞入戶登記居民藥品需求并測量體溫

除了上門測體溫,掌握鄉親們的健康狀況,走訪了解大伙兒的思想動態、生活需求,特別是主動關心生活困難的群眾,也是做好扶貧工作的需要。

2月15日,我在村灣走訪,來到獨居的楊貴珍婆婆家。

老人家拉著我說:“周書記,年前來不及準備,現在家里快沒菜吃了。”

聽到這話,我忍不住鼻子有點酸,她讓我想起了我的奶奶。

“我那里還有點吃的,我盡快給您送過來,以后您再缺什么,和我說啊。”第二天,我把單位送來慰問自己的臘魚、臘肉送到楊婆婆家。

楊婆婆十分感動,拿出她攢的20個土雞蛋,遞給我說:“你們干工作辛苦,拿回去補補。”

我堅決不要,老人家硬塞過來。“那我用錢買您的吧,我們不能拿群眾的東西。”我說。

見我要掏錢,她有些生氣地說:“你們老說扶貧干部要跟群眾心貼心,這怎么就例外啦?”拗不過她,我只能先接了過來,想著再補償給老人家,后來又專程帶了水果去探望了她。

就在我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的時候,噩耗傳來。

“姐姐,孩子他爸……走了!我和兩個孩子可怎么活啊!”2月22日晚,和弟弟在深圳創業打拼的弟媳打來電話,告訴我弟弟去世了。這個消息如晴天霹靂——他才40歲啊!想不到去年10月我去看望病重的他,竟成了永別。

弟媳在電話那頭不停地哭,我當時整個人傻掉了。我掛了電話,大哭起來,除了悲傷、難過,還有愧疚、無奈。駐村以來,跟家人相聚的時間少了太多,更別說照顧他們,疫情之下,我都不能趕去送他最后一程。

村干部和扶貧隊員們都來寬慰我。扶貧隊員倪麗瓊摟著我幫我寬心,怕我想不開。這一刻,我只能選擇振作。

2月27日,再次入戶測量體溫時,我來到夫妻二人都患有精神疾病的一家。屋里,家里上高三的兒子正在窗前的書桌上復習。

看他認真的樣子,我像是見到了自己的孩子,心疼得不得了,就想著能幫點什么。后來工作間隙,我把自己的一些辦公用品和從家里帶來的吃的送給了孩子。一家人不住地謝我。我心里希望這孩子今年能考上個好大學。

▲  周翠霞(中)在村灣走訪

恢復下地,很快又要大干一場

2月底春耕在即,村民們著急農事,按照防疫工作要求,要減少聚集,還不能下地干活。村民有了情緒:耽誤了時間,今年一年可怎么辦?

其實,我心里也著急:去年已經脫貧了,今年是鞏固階段,是必須完成脫貧攻堅目標的一年。再返貧可咋辦?

然而,疫情當前,我能做的只有耐心勸解,和村民們天天磨嘴皮子。實在沒辦法,我說了一個可能并不合適的“善意謊言”:“你們下地被發現的話,我工資就都扣完了。”

聽到這話,村民們哈哈一笑,不說話了。我知道,他們“為了我”不會再下地了。

好在中央及時召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讓人備受鼓舞。會議指出,必須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堅決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

3月7日,我們接到消息,無“疫”村的農業合作社可以開展農業生產啦!目前,村里除一例已治愈的輸入性新冠肺炎患者外,無一例新增病例。不過,還是要做好各項安全防護,包括向村委會申請和報備;下地的人,要戴口罩、佩戴紅袖章;防疫人員要巡邏,避免人員聚集,等等。

心里踏實了,可以有序恢復生產了,不過,接下來工作會更加繁瑣,一定更加細致、考慮更加周全。我盤算著:

抓緊生產,鞏固脫貧成果,怎么才能把錯過的時間搶回來?把損失彌補回來?

要減少聚集、避免接觸,種子、化肥這些生產資料,一定不能讓村民們自己去購買,肯定要代購回來,再分給他們,怎么去推進和落實?

外出打工是不少村民的收入來源,如今暫時不能外出,家里沒有多少田的人,怎么辦?能不能對接用工企業,介紹他們就近打工?怎么保障他們的健康安全?

前幾天,53歲的單身漢楊富國來找我,只見他一臉的郁悶和著急。

楊富國是我包保的貧困戶,前兩年得了場重病,治病花了一大筆錢,日子一下子緊巴起來。后來,他靠著在海南的建筑工地打小工,賺了點辛苦錢才算脫了貧。

既然包保,就得負責到底。楊富國平時人不在村里,我電話聯絡了解情況,每次聽他說身體挺好,工地上包吃包住攢下多少多少錢,我打心眼里替他高興。去年臘月,楊富國從海南回來過年。我帶著米、油和慰問金,專門去探望了他。他當時還對我說:“今年情況還可以,能過個好年嘍!”最近一次上門測體溫,也沒見他有啥情緒。

“周書記,現在哪兒也去不了,打不了工,沒錢掙,日子不好過呀!”楊富國說。

“再熬一熬,挺過這段時間,我幫你就近找份工,你也不用再往海南跑了。”我給他打氣。

一番交流開導下,他的情緒才平復一些:“也只能在家呆著了,等這煩人的疫情過去了,再想出路。”

我也替他著急,畢竟他一個人打工過日子,雖然“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不過脫貧基礎弱,眼下沒了生活來源,不能讓他因疫情返貧了。我想,這段時間,自己雖然不負責楊富國所在村灣的防疫工作,跟他見面少了,但也得關注他的思想動態,省得他憋著煩惱、胡思亂想。

目前,快聽到戰“疫”勝利的號角聲了,不能有絲毫懈怠馬虎和松松勁的心理。扶貧干部重任在肩,既要戰“疫”,又要戰“貧”。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也將到來,又到了大干一場的時候。

記者手記

采訪周翠霞,并不順利。她太忙了,每次匆匆聊上幾句,她就去忙村里的事了。多日斷斷續續交流,慢慢了解到她工作和生活的基本面貌。

村民千萬別感染了,困難群眾的生活受疫情影響怎么辦,好不容易脫貧的不能再返貧……作為文旅人、扶貧隊長、防控隊長,她心里裝的太多了。當然,她也是妻子、母親、姐姐,家人和家庭突然的變故讓她牽腸掛肚、陷入巨大悲痛。顧大家還是顧小家,疫情之下難兩全,她選擇了前者。

戰“疫”又戰“貧”,這兩道必做題,必須交出滿意答卷;這兩場攻堅戰,必須堅決打贏。決戰贏得決勝是一份榮光,更意味著使命擔當。

像周翠霞一樣,包括文旅系統干部在內的無數戰“疫”人、扶貧人,不畏艱難、扎根基層,依靠群眾、服務群眾。無論平時,還是“戰時”,他們拉得出來、頂得上去,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脫貧攻堅戰,默默奉獻著、拼搏著。

此刻,除了致敬,更有祝福,更要奮進!

(作者: 瞿祥濤     來源:文旅中國)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脱县| 时尚| 新蔡县| 柘城县| 垦利县| 勃利县| 三都| 绥宁县| 武功县| 嘉义县| 吴江市| 永定县| 阳谷县| 石城县| 南昌县| 绥化市| 东城区| 南漳县| 星子县| 通辽市| 农安县| 敖汉旗| 静宁县| 中卫市| 江川县| 虹口区| 安宁市| 区。| 兴化市| 卢龙县| 塔城市| 凯里市| 仁化县| 威海市| 梨树县| 雷山县| 山东省| 固阳县| 鹰潭市| 象山县| 苍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