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戰重癥|援漢重癥醫師的50天:時常落淚,哭完再和死神搶人
第一次進隔離病區時,李月喜全副武裝:口罩、防護服、護目鏡,包裹得嚴嚴實實。他當時感覺有些頭暈、視線模糊,像是“被病毒嚇住了”,呆坐了一會才緩過來勁。想到病人,他毅然推開了門。
32歲的李月喜,是河南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成員、河南大學淮河醫院ICU醫生。截至3月17日,他已在武漢抗疫一線奮戰50天。

作為重癥醫學科醫師,李月喜見慣生離死別,自認已是“鐵石心腸”。但在武漢,卻常忍不住落淚。最初,面對重癥患者的離去,李月喜感到無力,甚至對自己產生懷疑。隨著越來越多重癥患者轉輕、出院,李月喜明白:大家的每一分努力,都為患者戰勝病毒贏得時間和希望。
戰疫勝利在望。李月喜說,等回到河南開封,他要好好陪陪愛人和兒子,喝碗羊肉湯,吃碗芥菜肉,還有胡辣湯、蔥油餅……
曾對自己產生懷疑
1月26日,河南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抵達武漢,經過兩天培訓后,進駐武漢市第四醫院。該院ICU床位有限,只能收治少部分危重癥患者。因此,雖是重癥醫學科醫生,李月喜被安排在11樓病區。
最初,病區幾乎全是重癥患者。
李月喜和同事負責治療管護,做重癥患者量化表、查房、調整醫囑、復查咽拭子,領著患者復查CT。病區里沒有常用血氣分析儀和有創呼吸機,ICU的床位、機器也是超負荷運轉,他們只能想盡辦法用好吸氧面罩、高流量吸氧機和無創呼吸機,改善患者氧合,幫助患者挺過缺氧期。
他們最不愿看到的,是極盡努力之后,患者的氧合、血壓卻越來越差,以至于最后只能做心肺復蘇,幫患者再堅持堅持。
沒有特效藥,甚至專家推薦藥物也緊缺。有時,李月喜和同事竭盡所能,卻無法把控治療效果,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滋味,甚至產生懷疑,覺得自己很無用。然而,靜下心仔細想想,也有不少患者治愈,自己的每一分努力,都在為患者戰勝疾病贏得時間和希望,這便是價值。
身為重癥學醫師,李月喜自認已是“鐵石心腸”。但在武漢,他卻哭過很多次。“我不忍心告知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一個身懷六甲的愛人,他的父親、她的丈夫,已經離開了他們。”
有時,是一個人躲起來抽泣,有時,是在同事或患者面前流淚。他覺得,哭泣并不可怕,也不可恥,可以釋放壓力,緩解不良情緒。“哭完了,擦干眼淚,吃好、喝好、睡好,繼續和病毒賽跑,和死神搶人!”
2月16日,河南大學淮河醫院26名醫護在原本兩個病區的基礎上,新接一層病區。李月喜感覺,隨著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和方艙醫院啟用十多天,抗疫大戰進入沖鋒階段,情況越來越好。
在李月喜看來,重癥患者出院,是對一個醫生辛勤付出的最好回報。
他在2月22日的日記中寫道:“病區患者都在好轉,重癥、危重癥患者變成輕癥,痊愈出院患者也越來越多,心情晴朗很多。”
看著自己全副武裝的照片,李月喜想起剛進醫學院時,總希望早點穿上白大褂。現在,從里到外,洗手衣、白大衣、防護服、隔離衣全在身上,他前所未有地覺得這些衣服如此之重:它承載著醫護人員的夢想和追求,也承載著大家的期望,更承載著萬千生命。

病區患者心理壓力都很大,李月喜總是鼓勵他們。
“飯要多吃一些,營養好了,抵抗力才好,病才能早點好”,“雖然沒有特效藥,但現在用的這些藥都是能起作用的”、“不用害怕,現在已經治好很多人了,你也好好配合,很快就出院了”。
營養支持治療是所有治療的基礎。在李月喜看來,評估重癥患者的營養狀況、胃腸道功能,選擇合適的營養支持方案、合適的喂養途徑,進行營養元素、微量元素、電解質補充,保證內環境穩定,非常重要。
在抗疫中,李月喜也收獲許多感動。
查房時,李月喜曾碰到一位老先生,問他是河南哪里人,他說是開封的。
老先生說:“你是開封淮河醫院的吧?我在開封當過兵,開封是我的第二故鄉,謝謝你,開封的老鄉。”老先生伸出手,很快又縮了回去:“忘了,這是傳染病,你趕緊出去吧,我沒事。”
那一瞬間,李月喜的眼眶濕了。
還有位25歲患者,是武漢市第四醫院手術室醫生。查房時,李月喜問他怎么感染上的,他說防護用品不完備,不小心感染上了,馬上要出院,等過完兩周隔離期,他還要回來。
李月喜說,經常有患者感謝他們。“你們來得真及時”“我們已經好多了”“如果在家撐著,后果都不敢想,謝謝你們來給我們看病”。
現在的武漢,路上行人還是很少,沿街店鋪也還沒開張。但路邊已經泛綠的草地、花壇里的小花、樹上發出的新芽,都提醒著人們,春天已經來了。李月喜相信,病毒不久就會被打倒,武漢也會恢復往日繁華。
那時,李月喜要脫掉防護服,回到開封,回歸平淡生活。回去之前,他還想去踏踏長江大橋,看看黃鶴樓……
據央視消息,3月17日,41支國家醫療隊3675人將踏上返程。這批醫務人員在武漢期間共支援當地14所方艙醫院、7所定點醫院。
3月17日,李月喜告訴澎湃新聞,目前他還未接到相關消息。
工作這些年,幾乎每個節日、家人生日,身為ICU醫生的李月喜總是有工作。家里有個習慣,在他下夜班或周末時提前過節。過節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吃。“等回到開封,我要喝碗老白的羊肉湯,吃碗芥菜肉,還有胡辣湯、蔥油餅……”他笑著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