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球城市觀察︱新冠疫情下,多國啟用“得來速”病毒檢測點
或許你試過麥當勞或星巴克的“得來速”(Drive-thru)餐廳,開車進入,人無需下車,通過車窗就能完成點餐、付費和取餐,即停即走。最近,多國套用了這種模式,用于檢測新型冠狀病毒。
在醫院和社區衛生中心等檢測機構之外,增設得來速式檢測站可以分擔壓力,“一人一車”也能降低因人員聚集造成的感染風險。
最早嘗試這種模式的是韓國,目前首爾、大邱、高陽、仁川等城市已陸續啟用了數十個得來速檢測站。
路透社報道了高陽市的一處監測站,它位于一處公共停車場,2月26日正式啟用,首日就檢測了384人。前來檢測的人需要填寫問卷,內容包括身體狀況以及旅行經歷,比如是否出現流感癥狀,是否于近期到訪過大邱市(韓國疫情的集中暴發地),是否與新天地教會有關等等。
檢測者不需要下車,由身穿防護服的醫務人員通過車窗對口腔和鼻腔取樣,接著開車回家等待結果。樣本被迅速送往臨近的實驗室進行檢驗,三天內檢測結果會通過短信發送給檢測者。
嶺南大學醫學中心副主任Seo Wan Seok醫生在接受《南華早報》采訪時表示,得來速可以加快檢測速度,減少傳染,有助于控制病毒擴散。

韓國之后,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等多個國家也相繼啟用了得來速檢測點。
英國的首個站點于2月上線,位于愛丁堡。但英國的檢測點并非對所有人開放,檢測者需要事先撥打111熱線聯系NHS(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在確定有需求后才能前往得來速檢驗。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務中心于3月6日設立了一處檢測站。它由三個臨時帳篷組成,用來放置消毒用品、手套、防護服,以及保存鼻咽拭子。一天結束,樣本被送至華盛頓大學的實驗室進行檢測。每天該站可以檢測40至50人,初期只面向本校雇員及學生,后來擴大范圍,面向消防、救護等應急人員、養老院的護工,出現癥狀的普通市民也可以提前預約。
但看起來省時高效的得來速已經出現了問題,比如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一處站點,由于沒能提前考慮好容量,一時涌入的車輛大排長龍。據其官方聲明顯示,3月11日開放首日該站檢測了160人,平均等候時間為84分鐘,第二天涌入了500輛車,有人甚至提早四小時排隊。此后該站宣布限流。
得來速檢測站的容量既來自站點本身的接待能力,也取決于配套的實驗室,每天能有多少樣本獲得檢驗。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檢測量最大的仍然是韓國。截至3月15日,韓國共確診了8086例新冠病例,死亡人數72人。
據統計,如今韓國每天可以檢測超過1萬例。包括醫院、地方診所、社區中心、得來速檢測站等在內,全韓國有數百個檢測點,大部分是免費的。對于老人和無法出門的人,醫務人員會進行上門檢測。
此外,韓國已特批四家公司生產能夠檢測新冠病毒的試劑盒,每周能夠生產約1.4萬個試劑盒。為加快檢測效率,韓國調動了96間公立和私立實驗室投入檢測。
最早獲得試劑盒臨時生產許可的公司是Kogene Biotech,2月4日通過“應急使用許可制度”(Emergency Usage Approval)獲批。該制度是中東呼吸綜合癥Mers的“遺產”,2015年Mers在韓國暴發,當時試劑盒未能及時投入使用,這被認為加劇了病毒擴散。
此后韓國確立了“應急使用許可制度”。當韓國宣布進入傳染病緊急狀態時,如果國內尚未有獲批的試劑盒,相關部門將加快審批進程,發放臨時性的許可證,允許一些廠商加快生產并投入使用。
新冠疫情期間,韓國陸續有42個廠家提交了64種不同的檢測試劑。目前除Kogene Biotech之外,另三家分別是Seegene、SolGent和Sd Biosensor。其生產的試劑盒也已向亞洲、歐洲和中東等地的35個國家出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