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學者防疫調研|四川流動調查:跨省務工比例低,健康證有限額
為了解全國各地公共交通恢復情況,筆者所在的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課題組于2020年3月7日至3月8日,完成了一項涉及全國22省(直轄市、自治區,不含湖北)278縣(區縣)310個“零疫情村”交通物流恢復情況的調查。本文主要呈現四川省10市12個區(縣)的12個村(社區)的調查情況。
本次調查的10市分別為:宜賓市(翠屏區、敘州區和江安縣)、綿陽市、德陽市、南充市、樂山市、資陽市、雅安市、阿壩州、涼山州、巴中市。其中,涉及疫情防控低風險區8個(宜賓市翠屏區、宜賓市江安縣、樂山市犍為縣、雅安市石棉縣、德陽綿竹市、涼山州會理縣、阿壩州松潘縣),疫情防控中風險區4個(巴中市巴州區、宜賓市敘州區、南充市順慶區、資陽市安岳縣)。
四川省是全國勞動力流出大省,跨省勞動力流出1000萬人左右,省內勞動力流動約為2000萬人左右。四川省自2020年2月26日0時起,將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根據課題組調查情況來看,2月20日之后,四川省內公共交通、人員出行、人員流動等都逐步解封,省市縣內人員流動不受阻、且人員流動較多,但跨省人員流動比例仍然較低。
一、四川省人流、物流等相關情況
1、跨省務工人員比例較低
第一,村和小區逐步解封。從2月20日開始陸續解除封村,最晚的是在2月27日左右解除,如資陽安岳縣天寶鄉和巴中市巴州區。小區管控方面,除了一些有疑似病例的小區管控比較嚴格之外,大部分小區管控比較松,只需進出量體溫即可。部分地區的小區已恢復正常,進出沒有任何管控,如雅安石棉縣、綿陽北川縣。
第二,外出務工比例有所上升,但跨省外出務工比例不容樂觀。截至3月8日,調研所在的12個區縣農民工外出務工的比例不高,跨省外出務工的比例尤其低(不超過30%)。相對而言,市內(包括省內)務工的比例更高一些,且政府也傾向于動員農民工優先選擇在本市范圍內務工,因此很多地方政府加大了本地工業園區的招工力度。例如,四川省宜賓市總人口500萬左右,常年外出務工人口109萬左右,2月20號之前,宜賓市統計外出務工人口約為9萬人。2月20號之后,宜賓市政府積極加強本地工業園區招工規模,從3月8日數據看,在宜賓市工業園區務工的人員占全年外出務工人員的20%左右(這一比例超過往年的數據),政府鼓勵農民盡量在本地務工,盡量減少外出。
外出務工的基本條件是要辦理健康證,一些地方還要求要同時持有用工單位的用工證明才能外出(如綿陽北川縣)。辦理健康證相對比較簡單,由村里開證明,到鄉鎮或社區衛生院體檢,一般一天內即可完成,健康證明14天有效。但是也有一些地區辦理健康證明每天有名額限制,進而效率比較低,一定程度上成為農民工外出務工的阻力之一。例如,宜賓市江安縣規定每個村每天只能有8個名額可以辦理健康證明。
從調研來看,農民工跨省外出務工的出行方式以政府(或用工單位)包車和私家車出行為主,乘坐公共交通外出務工的農民工較少,一方面是因為跨省公共交通開通有限,另一方面是農民工自己也不愿意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宜賓市通過市農民工服務中心與外地政府或用工單位對接,由對方報用工需求,再由宜賓市農民工服務中心組織農民工外出,由對方單位派車來接,費用一般由雙方政府和用人單位共同負擔。若是自己乘坐公共交通外出務工的農民工,政府會給予一定的交通補貼。
在調研的12個區縣中,綿陽市北川縣對農民工跨省外出務工管理最嚴格。按當地規定,農民工在省內務工可以自行前往,但跨省外出務工的農民工必須要到縣里統一報備,由縣里統一安排,不能私自外流。
第三,市內公共交通恢復情況,跨市、跨省公共交通恢復有限。總體來看,四川省“村鎮—縣—市”范圍內的公共交通已于3月1日之后逐步恢復,乘坐公共交通需要測量體溫和戴口罩。部分地區公共交通的班次比較少。市內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人總體比較少。但跨市跨省公共交通恢復仍然不足,影響居民出行和勞動力流動。為了降低公共交通上感染的風險,四川省內跨市的公共交通一般都是間隔座位。例如,宜賓開往成都的高鐵,每排只能坐一個人(總共5個座位)。
2、物流暢通
在省內各地卡口取消之后,物流方面基本沒有限制,比較暢通。外地車輛(包括重點疫區車輛)也可以進入本地,對于外地車輛主要是加強對司機的身體狀況監測。如果司機是住在社區,則由社區排查檢測;如果是入住工地,則由工地負責檢測體溫。只要司機能夠提供出發地開具的健康證明,到本地后無需再次隔離14天。
市縣范圍內的店鋪大約三分之二已經正常開業,餐飲業除外。
本地工業園區復工比例較高,且政府鼓勵農民優先在本地就業。例如,資陽安岳縣工業園區有70多家鞋廠,可容納5000多人就業,復工率達到82%。
3、快遞逐步恢復
從調研的10個市12個區(縣)12個村(小區)的情況來看,除阿壩州松潘縣之外,3月8日快遞企業已經逐步恢復。前期大部分快遞只能送到鄉鎮或小區門口,后期隨著村和小區解封之后,很多地方快遞都能直接送到村莊或小區里。阿壩州3月8日快遞業務還沒有恢復,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一是當地人少;二是比較偏遠;三是當地天氣總體不好,經常下雪,不方便快遞運輸。
二、影響勞動力流動的卡點在哪里?
從調研來看,隨著四川省內連續幾天無新增病例,相關疫情防控措施有所緩解,群眾的擔憂也逐漸降低。市縣范圍內基本已經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但是,勞動力外出務工(尤其是跨省外出務工)仍然受阻,外出務工的比例仍然不容樂觀,對農民的經濟收入造成直接影響。根據課題組的調研,當前影響勞動力跨省流動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跨省公共交通恢復有限,勞動力跨省流動受阻。根據課題組的調研,當前勞動力外流主要依賴于政府或用工單位包車以及私家車出行的方式,乘坐公共交通外出務工的比例相對較低。并且,為了降低感染風險,公共交通多采取間隔座位的方式,每個班次載客量有限,減緩了農民工外出的進程。
第二,部分地區勞動力跨省流動的條件設置較高,導致很多農民工無法外出。當前四川省內農民工外出普遍要求要有健康證明,但一些地區人為限制每天辦理健康證明的名額,降低了辦理效率。此外,一些地區要求勞動力外出必須要有用工單位開具的用工證明,這也導致那些還沒有明確用工單位的勞動力無法外出。
第三,沿海發達地區企業復工復產有限,降低了農民工外出務工的比例,有相當一部分農民工都在家等用工單位的通知。
第四,農民工對流入地的防控政策不清楚,擔心到了打工地方無法順利入住和工作,因此很多農民工還持觀望態度。
三、暢通人口流動的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課題組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進一步加大跨省跨市公共交通恢復力度,提高人口流動效率。政府和用工單位包車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降低人口流動過程中的感染風險,但協調成本較高、協調難度較大,總體效率比較低。而私車出行的方式只限于有車的農民工,很多農民工沒有私家車,無法采用這種方式。部分農民工采取包車的方式前往用工地點,但成本較高,大部分農民工不愿意選擇這種方式。因此,在做好風險防控的基礎上,政府要進一步加大跨省跨市公共交通的恢復,讓農民工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地到用工地點。
第二,市縣政府要進一步做好各地疫情防控和復工政策的宣傳工作,降低農民工外出務工的心理顧慮。課題組調研發現,很多農民工對務工地點的疫情防控政策和復工政策不是很了解,或者即使通過網上了解了,但也不敢保證信息的真實性,進而導致很多農民工暫時不敢外出?;诖?,政府要增強農民工外出務工的信心,打消他們的心理顧慮。
第三,進一步加強沿海發達地區企業的復工復產,增加就業機會,這是推動農民工外出務工的根本舉措。
第四,進一步提升辦理健康證明的效率。只要是身體狀況沒有異常的農民工,當地政府應該盡快給其辦理健康證明,不能人為設置名額限制等約束條件。
(作者李永萍系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助理研究員;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