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盜版《瘟疫公司》就是這種游戲,正倒逼蘋果商店查版號
文|張書樂
只要有錢的地方,就會有盜版。
哪怕是號稱對原創很重視、靠從版權中提成的應用界“首富”蘋果商店,也是如此。
上個月末,很多人哀嘆,連蘋果商店也變得不那么自由了,讓中小游戲公司、獨立游戲開發者沒了飯吃。

飯碗被端掉了?
緣起很簡單,蘋果AppStore開發者發現,當向應用商店提交游戲時,一則備注通知出現了:“根據中國法律,游戲需獲得由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總局頒布的批準文號。因此,請在2020年6月30日之前向我們提供您計劃在中國大陸發布的任何付費游戲或可提供App內購買項目的游戲的批準文號。”
這個關鍵點在“6月30日之前提供任何付費游戲或可提供App內購買項目的游戲的批準文號”的通知,標示著原來在未獲得版號,先上蘋果AppStore獲取收入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一些游戲開發者在知道這則通知后和貧道說的最多的一個意思就是——飯碗被端掉了,怎么辦?
貧道卻想說,確實是動了一部分人的奶酪,可被動奶酪的研發者們,你們不覺得自己的這份奶酪一直都做不大,是為什么嗎?

《瘟疫公司》和《疫情解藥》……
舉個例子,這次疫情,讓一款老游戲突然重獲新生。
2012年5月,英國游戲工作室NDEMIC CREATIONS開發的《瘟疫公司》對全球推行,其游戲設定,玩家向地球投放致命病毒,不斷修正病毒傳染性和抵抗力,來應對人類治愈疾病的能力,直到地球變成一片廢土。
游戲以傳播病毒的形式,向玩家們展現了病毒傳播的機制、途徑、原理等知識。
而在新冠肺炎發生之時,這款游戲再度躥紅,甚至一度進入付費榜首。而在2月末,有用戶發現,在中國區App Store商店搜索《瘟疫公司》已無法搜到游戲,而已經購買了游戲的在更新時,也會提醒“不再提供《Plague Inc.(瘟疫公司)》,開發人員已從App Store中移除此App”。
但另一方面,山寨游戲已經在蘋果商店成功上架,趕在蘋果新規出現、還沒貫徹執行,以及《瘟疫公司》下架之時。
據媒體報道稱,《瘟疫公司》下線之后,一款玩法和該游戲高度相似,但價值觀設定由攻陷地球變為解救地球的游戲闖入了公眾視野,這款游戲名為《疫情解藥》。但《疫情解藥》被指抄襲《瘟疫公司》,3月5日在App Store評分只有1.1,如此低的評分在游戲行業頗為罕見。
《疫情解藥》收費方式為按月訂購,原價為每月98元人民幣,促銷價為28元人民幣,較定價僅3元人民幣的《瘟疫公司》高出不少;其次,《疫情解藥》玩法、畫面與《瘟疫公司》高度相似,被玩家指責抄襲《瘟疫公司》。

無版號者,禁止通行
不過,除蘋果應用商店外,其他安卓平臺的應用商店大多沒有為《疫情解藥》這樣蹭熱點又山寨的游戲開綠燈。
據了解,由于該游戲沒有版號,硬核聯盟(華為、VIVO、OPPO、魅族、金立、酷派、聯想)渠道上沒有這款游戲。
換言之,版號這個“一刀切”,本身還是對于做原創的游戲從業者來說,其實是一個福音。早前,貧道就曾和游戲陀螺的黃淑妹、《科創板日報》記者戚夜云就此話題進行過討論,貧道以為:
有準備的游戲廠商,基本不會被影響和波及。只是,想通過測試的方式,無版號、不收費、先攬客、占先機的套路,不再有效。
對于游戲開發者來說,過去單純要應對蘋果規則,而現在則是要雙規并行。而且過去一些擦邊球式的行為將難以繼續。
特別是對于中小企業和普通開發者而言,過去蹭熱點的換皮游戲或山寨游戲,由于無法短期內難以拿下版號,將難以為繼,對于產業環境來說,也是一個利好。
通常,一些游戲公司喜歡玩的套路是“同一款游戲在修改UI、游戲名、角色等元素后,便可以“復制”出多款游戲同時蘋果商店上架。
據《南方都市報》2018年10月的統計發現,AppStore免費游戲暢銷榜, 有58個沒有版號或者說是“假版號”,這一現象被稱為“無證駕駛”。
當貧道和做游戲的朋友們說,你是希望好不容易做了個原創爆款,然后“無證駕駛”,結果在高速路上遇見一堆“無證駕駛”的碰瓷者;還是先慢一步,拿下版號然后上架,結果用版號這個殺器,為你爭取一個千里獨行的不短窗口期呢?
朋友們猶豫了一陣,都選擇了后者。
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游戲行業觀察者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