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們武漢見|一座城市及其幸福的可能

2018年9月,漢陽墨水湖公園,專心練太極的老人。

2018年9月,漢陽墨水湖公園,湖邊的環衛工人。

2018年7月,漢口江灘,大手牽小手。
家人在漢陽墨水湖邊的桃花島上找了一間公寓給我,他們的辦公室就在不遠處,偶爾見面也很方便。夏天搬進去以后,天氣晴好的清晨和傍晚,我會獨自去湖邊綠道漫步,一個來回接近兩小時。這是一塊面積30平方公里的淺水湖泊,有著科學的開發節奏和綠化規劃,空氣清新,吸引了很多鳥類在這里安家,來這里早晚鍛煉和跑步的人很多。作為百湖之城,武漢大大小小的湖泊有166個,墨水湖只是其中之一。長江穿城而過,這片土地上植被豐茂,自然資源豐富,對比一線城市,在生活方式上確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2018年7月,漢口江灘,寶寶玩得很開心。

2018年7月,漢口江灘,坐等長大。

2018年7月,漢口江灘,喝杯啤酒泡個腳。

2018年7月,漢口江灘,湖邊的成年人。
我很喜歡散步,時間充裕的時候,會嘗試遠距離徒步,順道看看沿途的風景,總有一些新的發現。試過從漢陽桃花島步行去漢口火車站,直線距離十多公里,步行2小時也就到了;或者走長江大橋至武昌方向,路過閱馬場去沿江大道坐輪渡,到江漢路步行街繼續散步,精神好的時候會步行至長江二橋,然后走武昌沿江大道回來。遠距離徒步和置身于人海,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緩解生活在城市的焦慮,身體極度疲憊但精神相對放松,睡眠質量則會得到明顯提升。

2018年9月,漢口江漢路,曬個太陽理個發。

2018年9月,漢口江漢路,席地而坐每一天。

2018年,漢口江漢路步行街上的白頭偕老。
當你試著用雙腳去丈量這座城市,武漢的廣博就一點一點顯露出來了。大街小巷包容著五湖四海的來客,江漢路永遠有摩肩接踵、熙來攘往的人流,可能因為過于宜居又有一種濃郁的煙火氣;夏日傍晚的江灘,大人和孩子成群結隊泡在岸邊的堤壩上戲水、聊天,在橘色落日的映照下,畫面靜謐又溫馨,一種強烈的幸福感撲面而來。長江以一種難以形容的磅礴和遼闊橫陳在眼前,氣貫山河,人在此刻顯得特別微渺,各種人世間的煩亂和不安似乎瞬間熄滅。

2018年9月,漢陽墨水湖公園,天朗氣清的墨水湖。

2018年9月,漢陽墨水湖公園,清晨在湖邊垂釣的人。

2018年7月,武昌閱馬場,遠觀黃鶴樓。
置業總給人一種可以安定下來的感覺,我在家人的建議下四處看房子,大人們單純地希望能趁早趕上趟兒。但現階段我的很多思考主要是接下來如何跟隨心意,用一種理想的方式生活。武漢宗教建筑挺多的,道教有長春觀,佛教有歸元寺、鐵佛寺、棲隱寺、龍華寺、寶通寺、古德寺、蓮溪寺、卓刀泉寺等。時間寬裕的時候,我常會去各個寺廟轉轉,一待就是半天。廟里的僧人很慈悲,偶爾邀請我一起吃齋飯。寺院里好像有一種清涼的磁場,待在那里,人的內心特別靜定,有強烈的歸屬感,期望得到深度凈化。

2018年7月,武昌寶通寺里的新建筑。

2018年7月,武昌寶通寺,第二十四簽“大吉”。

2018年7月,武昌龍華寺,止步于龍華寺客堂“三生有幸”。
城市里也有令人心碎的故事。
有一次我坐在公交車上,看到一個青年人在站臺上陪父親等車,老人看上去生了重病,一手拿著CT報告單,一手用脖子上掛的毛巾拭淚,我猜想老人是因自己生病給兒子帶來了負擔而難過。青年安慰他不要操心錢的事,說會想到辦法的,讓老人回家等消息。目睹這一切的我,坐在空蕩蕩的公交車上瞬間崩潰,青年看上去才剛剛踏入社會。
寒冷的雨雪天,沿街商鋪屋檐下有鋪著一床被子蜷縮在街頭露宿的工人;大年三十,有裹著棉被睡在四處漏風的石頭建筑縫隙里的人,搭一塊塑料布就是屋檐。
我回到了武漢,回到了原本不該離開的土地上,讓一切從頭開始。人生就是這樣,有很多迷茫、彷徨和無助的時刻,希望通過記錄這座城市和生活在這里可愛的人們,為暗夜里獨自行路的人,帶來點點星光,也照亮自己前行的路。

2019年2月,漢口江漢路,以天為被地為席。

2018年12月,漢口江漢路,街頭臨時的家。
(作者小滿是福系自由職業者。“我們武漢見”專欄用影像記錄武漢日常和普通人的故事,不定期更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