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地方鎮中心校-讓學生平穩度過學習“極點”
隨著天氣日漸溫暖,春風已開始拂過每一個學生的案頭。全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經連續多日保持在個位數,有些省份已經進入到清零攻堅戰中,全國上下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戰疫情的必勝信心開始顯示出朝陽般的希望。地方鎮中心校嚴格按照縣教體局的指示要求,繼續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線上教學。伴隨著線上教學進入第四周,地方鎮中心校多措并舉,著力讓學生平穩度過線上教學中的“極點”,保持學習專注度,為線上教學注入更強大的力量。

一、強化統籌指導,保持精準發力
本周,我校召開地方鎮中心校線上教學經驗交流視頻會,全鎮教師齊聚在鏡頭前,分享成功經驗,指出教學短板,尋找提升方法。會上,中心校副校長邵玉龍回顧了我校前期的線上教學工作,為全鎮教師指明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教研室各教研員針對前期線上教學巡查情況進行了通報,并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在線上教學中表現優異的教師還做了精彩的經驗介紹。會議的召開使全鎮教師進一步凝心聚力,總結工作方法,提升教學效率,為今后的線上教學開展振奮了精神。
中心校校長邱明、副校長邵玉龍、教研室教研員和完小校長采取“四不兩直”的調研方法,隨機進入部分班級的教學群,和學生們一同上課,實地查看教學準備和線上授課情況,及時化解教學難題,和教師們一起解決學困生輔導、教學重難點突破等問題。

二、深化學科建設,保證教學質量
隨著線上教學走向深入,各學科越發重視線上教學的實用性、科學性,更大力度地推動線上線下相結合,帶動全鎮任課教師全身心投入到線上教學中去。以前開展的“青藍工程”,現在變成帶動新老教師參與線上教學的催化劑,眾多青年教師利用自己所學,積極幫助老教師利用新技術、新思想開展線上教學。
教研室積極利用各學科教學群,推送教材、教輔資料,扎實教學內容。各學科明確要求,充分利用導學案、網絡備課,按照教學計劃展開教學。各教研員保持和各任課教師的緊密聯系,積極解決任課教師的實際問題,以“預講、預聽、先評、先改”帶動任課教師提升備課授課水平。同時,嚴格要求各任課教師上傳過程性材料,確保備課扎實,授課充實。

三、豐富教學手段,提升學習興趣
周初,全鎮小學生分批錯時及時領取到了新學期課本,讓學生在線上教學中有了實體依靠,有效壓縮了每天使用手機總時長,避免用眼疲勞。
在線上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教學方法逐漸顯現出來。很多家長已經復工復產,教師們就發起小調查,找出合適的時間開展課程。同時防疫知識科普小老師、數學小老師的活動、英語情景劇、語文小朗誦家、語文征文等活動開展的如火如荼,越來越多的教師采取定時直播、分批輔導、專項提升的線上教學思路,將直播與錄課、拔高與托底融合到一起,輔之以“家務小能手”、“小演說家”等實踐活動,讓線上教學更加豐富多彩。

四、營造積極氛圍,緊繃紀律之弦
中心校加大對日常考勤的監督力度,在每天八點之前線上簽到外,中心校采取隨機抽檢的方法,查看教師在線情況,保證教師離校不離教。同時,本周中心校更新了問卷調查內容,搜集的信息更加全面,對教師的評價更加立體、更加客觀。
面對一些不具備線上教學條件的學生,中心校積極摸排調查,尋找解決辦法,做到精準幫扶、不漏一人、不缺一項。各任課教師在教學之余,通過微信家長群、朋友圈轉發學生們的精彩表現,也在提升美篇的宣傳質量,不僅有圖片、有文字,更有了編輯的短視頻,讓美篇做的更美,讓主動學習的氛圍更加濃厚。

線上教學,盡管是疫情期間的權宜之計,救急之法,但也是對每一名學生、每一名教師和每一所學校的能力考驗,甚至是每一個面向未來的教育從業者都要探索的新技能,地方鎮中心校將繼續深入探索線上教學模式,借鑒先進學校的成功經驗,總結自身優秀做法,本著“一個也不能落下”的原則,扎扎實實的走好線上教學的每一步,讓線上教學擲地有聲開出更多智慧的花朵。
(李育霖 孫良辰)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