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防同事也要“防家人”,孕媽媽如何安全度過疫情期?
原創 彩虹貓66 付虹大夫
作者:付虹



在后續治療過程中,連續兩次采集徐女士的標本進行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顯示陰性。
2月15日,徐女士和女兒順利出院。
徐女士是如何被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的?

早在1月21日,公公與婆婆曾在高速路上搭乘順路車前往湖北省鄖西縣索要務工欠款,在鄖西縣住了一晚。

但是,在返回家中后,二人不僅未按要求進行隔離,還隱瞞了去湖北的行程。公公出現發熱癥狀后,也沒有和家人嚴格隔離,拖了一周不去看病,只是自己買藥吃。直到2月4日被確診后,方才吐露真相。
陜西檢察院通報稱,王某和張某隱瞞前往湖北經歷。1月21日王某與張某前往湖北討工錢并留宿,1月22日返回丹鳳。
在排查詢問和就診中,二人一直不承認有湖北旅居史,導致其家屬和12名醫護人員成為密切接觸者。警方對二人以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偵查。
備受全球矚目也傳染到很多國家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肺炎,也讓很多孕媽媽擔驚害怕。但是學習正確的知識,做好科學的防護,孕媽媽就可以樂觀、積極的應對疫情。
一、孕媽媽如何預防新型肺炎?

1. 不要前往疫區,不要接觸感染患者。包括家人在內,如果有過疫區、確診病例接觸史的,無論有沒有發病,都應該做好隔離工作,切勿隱瞞疫區接觸史及病情。
2. 注意個人衛生,孕產婦的毛巾、浴巾、餐具、寢具等生活用品單獨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3. 均衡營養,適度運動,保證充足睡眠。
4. 少聚會、不去密閉地方。
5. 出門戴口罩,回家勤洗手。

7. 做好自我健康監測。注意每日測量體溫、體重變化,有無呼吸道感染癥狀,定期監測胎動。
8. 孕期出現異常情況如頭暈、視物不清、心慌氣短、陰道流血或流液、異常腹痛、胎動異常等,或有分娩征兆,應及時就醫。不要因為恐懼、擔憂而延誤病情。
9. 盡量減少不必要就診次數,如需產檢應提前預約。盡量選擇沒有發熱門診的醫院進行產檢。

11. 就診時,主動告訴醫生自己是否到過疫區、是否發熱、以及咳嗽等感冒癥狀。
12. 有其他產科緊急情況時到產科急診,特殊情況,聽從醫院工作人員指引。
13. 孕媽媽出現鼻塞、咽部不適等輕癥時,如果14天內沒有疫情高發地區旅行史、居住史或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密切接觸史,無發熱、可暫時居家觀察,充分休息,每日監測體溫并自行觀察癥狀輕重變化。
14. 如果孕媽媽14天內有疫情高發地區旅行史、居住史,或有確診冠狀病毒感染的病人有密切接觸史,根據要求居家或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
孕媽媽觀察期間需同時密切關注自身癥狀及監測胎動。如果出現可疑癥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惡心嘔吐、腹瀉、結膜炎、肌肉酸痛等,不要驚慌,立即與社區管理人員或醫學觀察人員聯系,準確告知自身健康狀況,及時就醫。
15. 目前沒有預防的藥物,不要聽信謠傳。
二、孕媽媽的疑問:
1. 孕媽媽發熱,是不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一旦出現持續發熱、呼吸困難,發熱超過38度或腹瀉等任何一個癥狀,應立即停止在家自我隔離,及時到醫院就診。
2. 孕媽媽感染了新冠病毒,會傳染寶寶嗎?

3. 孕媽媽感染了新冠病毒,要馬上終止妊娠嗎?
回答:終止妊娠時機取決于該孕產婦疾病嚴重程度、孕周及胎兒宮內狀況,由多學科共同討論,本著孕婦安全優先的原則綜合判斷。
輕型或普通型COVID-19孕婦,妊娠<34周,無終止妊娠的其他醫學指征,可在嚴密監測下繼續妊娠。重型或危重型COVID-19孕婦,應積極終止妊娠。
4. 孕媽媽感染了新冠病毒,必須剖宮產嗎?

5. 孕媽媽感染了新冠病毒,還能母乳喂養寶寶嗎?
回答:避免母嬰早期接觸,不主張母乳喂養,進行不少于14 天的醫學觀察。建議母親定期擠出乳汁,保證泌乳,直到排除或治愈2019-nCoV 感染后方可母乳喂養。有條件者對新生兒進行病毒核酸檢測。對有癥狀的新生兒進行相應的治療。
面對疫情的預防,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曾經說過:“防火防盜防同事”,但是付虹醫生想說的是,防同事也要“防家人”!

原標題:《防同事也要“防家人”!36周孕媽媽被這樣的公婆感染新冠肺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